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伴随着雄安新区规划设计和大规模建设的有序推进,测绘成果数据分发和使用日益频繁,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针对雄安新区测绘成果在分发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本文基于数字水印技术、安全控制技术设计和实现了雄安新区测绘成果服务安全防控系统,主要包括测绘成果申领审批子系统、测绘成果数字水印子系统、测绘成果安全控制子系统和线上授权分发...  相似文献   
22.
23.
本文根据波与介质相互作用的一套全MHD方程组,计算了无碰撞阿尔文波波能密度W和波能耗散项E_m,在太阳过渡区和内冕大气中随高度的分布。 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温度、密度偏低的大气,在过渡区底部几十甚至几百公里范围内,无碰撞阿尔文波的耗散引起的对大气的加热可超过热传导的贡献。从而说明这种阿尔文波的加热似乎是引起温度、密度偏低的大气(例如冕洞大气)在过渡区中温度陡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太阳射电IV型爆发U形谱的产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质子耀斑爆发相期间太阳射电Ⅳ型爆发U形谱的形成机制:U形谱系由Ⅳ_μ塑爆发频谱和Ⅳ_dm型爆发频谱两部分组成,舞一爆发的频谱是由非热电子(l00keV2McV)的迥转-同步加速辐射和热电子的迥转共振吸收所产生;这种非热电子,与质子是在爆发相期间同时受到加速的。在取爆发源体积为圆柱体的近似下,对1972年8月7日的Ⅳ_μ型爆发和Ⅳ_dm型爆发的射电流量密度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同观测结果比较符合。从Ⅳ_μ型爆发到Ⅳ_dm型爆发的偏振旋向反转是由于两个源中磁力线的反向平行所引起的。文中还讨论子Ⅳ型爆发U形谱同质子事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本文根据1980年2月至1989年11月期间SMM卫星的硬X射线暴观测和GOER卫星珠卫星际质子积分流量Fp观测,证认出48个共同样品,统计发现HXR暴的寿命TD,峰值记数率Fx和爆发期间射的总光子数C的对数值,与行星际质子积分流量(初归一到耀斑本地)值Fp的对数值之间,均具有特别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中以logFp与logC的线性关系的最好,其拟合方程是logFp=-6.04+0.538logC,相  相似文献   
26.
GIS下的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与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均衡布局是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可达性能够有效评价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均衡性与合理性。以场所入口为供给点应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服务半径的可达性值的分布,确定3000 m为北京已建成避难场所的适宜服务距离。分析3000 m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图,可得结论,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还不能满足城区居民避难需求,避难人数缺口大,且布局不够均衡、合理,首都功能核心区及其周边可达性好,而边远区域则完全享受不到避难服务,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公平性较差。  相似文献   
27.
针对GIS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群建设的方案,从而推动GIS专业课程的全面优化与整合,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8.
针对GIS专业测绘遥感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测绘遥感课程群的解决方案及监督保障措施,从而推动GIS专业测绘遥感类课程的全面优化与整合,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9.
5629活动区是个壮观的耀斑产生区,。在一个中等面积的黑子群里产生五个特大爆发,其中一个伴有GOES飞船观测以来最大的X射线爆。除8月15日大爆发外(见图1—5),它们在时间轮廓上均呈现多峰结构,其峰值流量谱的极值均落在15400MHz,意味着是一系列硬谱,估计微波源下界磁场已超过1000高斯。由  相似文献   
30.
周爱华  傅其骏 《天文学报》1996,37(2):212-220
本文分析了1993年10月2日07:39:40-07:41:00UT时段太阳产生的一个多脉冲微波暴的观测,认为它是由多个脉冲爆发叠加在一个慢变爆发背景上组成的.根据谱分析和利用我们的日冕磁场诊断公式[1],第一次获得了一个爆发源区的磁场强度和高能电子的信息,其主要结果是:(1)脉冲爆发分量在光薄部分的射电谱指数的平均值比慢变爆发背景的值小1,即前者的谱比后者的硬.在19.6GHz上的亮度温度前者比后者高6倍.(2)从脉冲爆发分量和慢变爆发背景分量推断的源区磁场平均值分别为158和531高斯,且发现在爆发期间,慢变暴源区磁场强度随时间圣马鞍形变化,在极大相的值比脉冲相和下降相低约50%(3)产生脉冲暴分量的高能电子的柱密度NL和数密度N(>E0)分别为慢变暴分量的4%和8%,但它们所携带的能流和发射系数要比慢变爆发分量的值高1倍和8倍!表明这两种爆发成份可能分别来自能谱不同的两群电子在不同爆发源区的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