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1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对豆荚状铬铁矿床成因的认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周美付 《矿床地质》1994,13(3):242-249
文章提出豆荚状铬铁矿床不是上地幔局部溶融后的残余物,而是亏损地幔又经部分溶融形成的溶体发生液相不混溶,导致硅酸盐岩浆和富铬矿浆的形成。当比重不同高度分馏的溶体在上升过程发生了分离,轻熔体上升侵入于岩浆房、重熔体和铬铁矿浆,就地堆积或贯入围岩形成豆荚状铬铁矿床。豆荚状铬铁矿的伴生围岩纯橄岩,不是高度亏损的上地幔残余,可能是与铬铁矿浆伴随的一种硅酸盐熔体 。与大量纯橄岩脉伴随的基性岩、超基性岩脉,也属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铬铁矿的铂族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美付  白文吉 《矿物学报》1994,14(2):157-163
用NiS溶解和Te沉淀方法富集铂族元素(PGE),制成镍扣,再溶解于浓HCl中,使PGE和Te一起沉淀。制备的样品溶液在ELAN-50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上分析PGE。中国铬铁矿矿石,包括蛇绿岩套中的豆荚状铬铁矿床、非层状侵入体铬铁矿,计13个矿床(化)样品,其PGE模式表明,主要呈RU正异常模式,个别不同模式是由母岩不同以及铂族元素矿化叠加引起的。铬铁矿的PGE模式不取决于铬铁矿的化学成分,而取决于其母岩性质以及形成温度和铂族元素的熔点。  相似文献   
13.
新疆托里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新疆西准噶尔托里县境内的安齐-萨尔托海一带的金矿床,产在达拉布特蛇绿岩带的蛇绿岩套中。根据金矿床的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点和成矿温度等,作者将其成因与古洋壳的热泉活动联系起来,认为产于蛇绿岩?不同部位的金矿床和矿化系同一成因,并建议命名为蛇绿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了洪古勒楞蛇绿岩中铬尖晶石的电子探针分析数据,讨论该蛇绿岩中不同岩石中铬尖晶石化学成分特征,显示出铬尖晶石的成分与寄主岩石有关。基本可将其分为三组:造矿铬尖晶石、堆积岩副矿物铬尖晶石和地幔橄榄岩副矿物铬尖晶石。它们在主要成分和微量成分方面均存在区别,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也不一样。共生橄榄石-铬尖晶石对的元素分配说明二者基本为平衡矿物。  相似文献   
15.
自70年代末,中国地质学家发表的有关绿岩的报告和论文越来越多,例如秦鼐(1980)、曹大曾(1980)、金仲奎(1981)、李曙光(1981)、张秋生(1981)等对辽宁和吉林地区绿岩的研究;张贻侠(1980)、谭应佳(1983)、王仁民(1983)、兰玉琦(1984)、刘长安(1983)和刘建民(1983)等对于辽宁西部地区绿岩的报导;徐光荣(1983)、邓幼华  相似文献   
16.
北祁连山西段螯油沟蛇绿岩SHRIMP分析结果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本文通过对北祁连山西段熬油蛇绿岩中辉绿岩岩墙的锆石SHRIMP法年龄 的测定,确定出熬油的沟蛇绿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约1777Ma),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蛇绿岩。该年龄测定的结果还暗示了本区在1466Ma和507Ma各有一次地质事件,前者可能代表了中元古代早期的洋盆闭合的下限年龄,后者代表一次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事件,并且本区可能还存在未出露的新太古结晶基底(2561Ma)。  相似文献   
17.
新疆洪古勒楞蛇绿岩套中堆积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洪古勒楞蛇绿岩块,出露于西准噶尔海西褶皱带的西部。该蛇绿岩块的层序发育完好,尤其是保存了具有完整层序的堆积杂岩相。本文描述了堆积杂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演化以及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变化规律,指出蛇绿岩、堆积杂岩具有层状镁铁超镁铁岩体的主要特点,两者在成因上是相似的。文中提出蛇绿岩、堆积杂岩是在岩浆房中经液态岩浆重力堆积形成的观点,并对液态堆积机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