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712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41.
942.
科普工作是我国科技和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经济振兴、科技进步的事业,也是学会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1998年以来,防城港市气象学会遵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条例》,充分发动会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传播气象科普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为增加气象科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努力开拓出了学会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43.
灵武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位移速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灵武断裂是银川地堑南段的东侧构造边界,与灵武-吴忠地区的地震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以往研究程度较低.作者通过实际调查、探槽开挖、年代侧定、相关地貌年代测定、断错历史研究等方面的大量工作对该断层晚第四纪的活动性开展了比较系统的野外考察.本文以野外考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论述了该断层晚第四纪的活动特征,估计了其垂直位移速率.  相似文献   
944.
在早期长城纪演化阶段,燕山中晚元古代裂谷盆地构造拉张活动明显,它控制了整体沉积相带的展布,并在强烈活动期引发了一系列事件沉积。长城纪时期的古构造活动主要以四种方式影响盆地的充填,其中同沉积断裂活动在长城纪盆地演化过程中具有突发性或脉动活动的特点,记录了古地震、碳酸盐滑塌沉积、碎屑浊流沉积,并诱发火山活动形成火山碎屑重力流等地质事件。盆地的古水流、地层格架及特征沉积相带等分析显示,盆地主体展布为NE向;燕山元古代裂谷向外海出口的位置应处于中朝准地台的北部;现今所赤城-北票EW向断裂在长城纪大部分时期对盆地的沉积充填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45.
运用时空域的二阶中心差分法 ,由运动微分方程、自由边界条件及人工边界上的吸收边界条件 ,导出了二维非均匀粘滞弹性介质中波传播的二阶显示差分格式。该法可以方便且精确地处理自由表面、人工边界及交接层面。实现了在微机上用有限差分法对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波型转换及波形变化的全波场模拟  相似文献   
946.
南岭魏家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家钨矿是近年来进行新一轮矿产远景调查时,在南岭成矿带北缘发现的又一大型钨矿。本文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矿体的空间展布受矿区内基底构造、岩性、祥林铺背斜、祥林铺花岗斑岩体以及铜山岭花岗闪长岩体往北东侵入的隐伏岩体控制。由于岩浆的二次侵位,形成二次成矿。矿床成因为斑岩-矽卡岩型钨矿床。同时指出了找矿标志,分析了找矿远景及今后工作方向,对以后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7.
基坑被动区加固是有效的变形控制手段,在软土深基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被动区加固体强度参数及其变异性的试验研究较少。武汉地区某软土深基坑被动区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为深入研究被动区加固体强度参数及其变异性,进行原位静(动)力触探试验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建立被动区加固体原位测试指标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参数的相关关系,并根据建立的经验公式将连续的原位测试数据转换为无侧限抗压强度值,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探讨被动区加固体强度参数的变异性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被动区加固体的强度比原状土显著增加,但坑底以下20%水泥掺量的实桩部分相比坑底以上10%水泥掺量的空桩部分的桩身强度增加幅度并不明显;被动区加固体不论是空桩段还是实桩段都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且空桩段变异系数比实桩段更大;空桩段水泥土强度采用指数分布拟合效果更好,而实桩段水泥土强度则近似满足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948.
Effects of Extreme Rainfall on the Export of Nutrients from Agricultural Land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流量和水质的同步监测,在径流小区和流域尺度上研究了极端降水事件对氮、磷农田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的6 ̄8月期间,坡地农田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养分占全年总量的50%以上。水稻田的养分流失占全年的60%左右。而在极端降水量较大的年份,养分流失量也显著高于多年平均值。一年中3次最大降雨事件中输出的氮占全年总量的35.7% ̄52.4%,输出的磷占全年总量的46.8% ̄66.4%。强降雨过程中小流域出口处的氮、磷浓度随水文过程线的上升而增加,在退水过程虽逐渐下降,但长时间平稳地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伴随着大流量出现的养分浓度升高导致大量的氮、磷在极短的时间内流失,4次极端降水事件中氮、磷从小流域的输出分别为全年总量的29.2%和44.5%。根据气象预报优化农事活动管理措施,尽量减少在极端降水事件频发期进行翻耕、施肥等农事活动,是减少农田生态系统养分输出和降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49.
Lethal temperature tolerance was determined for about 8 cm, age 0 Pseudosciaena crocea using both slow heating and rapid transfer protocol. The acclimatization temperature was 28 ℃ with summer season, lethal temperature ( LT50 value ) of slow heating protocol ( CTMax ) was 35.0 ℃,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incipient lethal temperatures of rapid transfer protocol were 34.2 ℃ and 17.5 ℃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50.
分布于西藏林周县扎雪地区的林子宗群帕那组火山岩,主要由流纹质-粗安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岩石总体上反映出高Al高K的特点,Al2O3的质量分数平均为14.55%,K2O+Na2O的质量分数平均为8.78%,K2O质量分数平均为.77%,K2O/Na2O比值平均为2.07,显示了高钾钙碱性-钾玄质火山岩的特征。稀土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形式,并具有中等-强烈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Rb、Th强烈富集,Ta、Ba、U相对富集,而Y、Yb、Sr等相对亏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陆壳重熔的特点。研究表明,扎雪地区帕那组火山岩是40 Ma左右陆壳加厚并部分熔融形成的,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后碰撞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