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382篇
测绘学   232篇
大气科学   257篇
地球物理   322篇
地质学   1068篇
海洋学   176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2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31.
西山公园滑坡于2018年7月暴雨时产生滑动,损毁园内西环公路,中断环园道路交通,严重威胁前缘罗汉寺建筑物、僧人、香客及附近居民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并对园区的正常运营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地质调查,利用勘探资料,分析了四川江油城区西山公园滑坡的分布、发育特征、变形破坏机制,对其稳定性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了新建抗滑桩与截排水工程,修复已损毁公路,清除前缘边坡松动土石后进行适当支护的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32.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杭乌拉山以北哈日奥布日格断凹陷盆地两侧,北东向出露770km2的哑地层,前人将其划为二叠系双堡塘组,但该套地层的岩性和岩石组合及层序特征,与内蒙古岩石地层所述的双堡塘组的现在定义和地质特征及区域变化完全相悖。采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和层序地层学方法,开展岩石组合、基本层序、沉积构造与沉积环境研究,划分出3个段级填图单元。根据发现的笔石化石和被晚泥盆世中粗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侵入的关系,将地层时代确定为早志留世,改划为志留系圆包山组。泥盆纪区域变质变形作用使其发生浅变质和片理化变形,并形成轴向北东的复式向斜构造。后期叠加构造变形,形成紧闭倒转褶皱。志留系圆包山组的确定对本区地层划分和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3.
寻找扬子板块西南地区古老结晶基底一直是众多地质学者追寻的目标,其涉及扬子板块在Nuna超大陆重建中的位置和演化过程,也是前寒武纪研究的重要课题。继在扬子板块西南部中国云南石屏撮科村首次报道2.35Ga花岗片麻岩结晶基底后,又在撮科村—高家坡一带3个花岗岩样品中分别获得了2347.3±4.9Ma、2324.3±8.6Ma和2329.4±5.9Ma的SHRIMP锆石U-Pb年龄,进一步确认扬子板块西南部中国境内存在2.32~2.35Ga的岩浆事件,其应为Nuna超大陆汇聚期Arrowsmith造山事件在扬子板块的响应。另在1件糜棱岩化花岗闪长岩样品中获得了1909.8±5.7Ma和1843.1±7.6Ma两组年龄,在扬子板块西南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1.90Ga和1.84Ga的构造或变质事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确定扬子板块西南部存在2.91~2.84Ga,2.36~2.32Ga,2.28~2.19Ga的岩浆事件,以及1.97~1.95Ga,1.90Ga,1.84~1.83Ga的变质事件,为确定扬子板块在Nuna超大陆重建中的位置提供了更多证据。  相似文献   
934.
冈底斯带巴嘎区二云母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定年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二云母花岗岩出露于冈底斯弧背断隆带上,沿色日荣-巴嘎东西向断层呈串珠状分布.岩石具有高SiO2、K2O、Al2O3,低CaO的特点,A/CNK>1.1,并且标准矿物计算的刚玉质量分数均大于2.1%,为过铝质花岗岩,具深熔花岗岩特点,稀土和微量元素显示该岩石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岩继承锆石给出了少量太古宙和大量1 120~1 489 Ma的年龄,代表了锆石主要源区的物质年龄,这与冈底斯带上念青唐古拉群原岩年龄基本一致,反映二者的亲缘性.有深熔特征的二云母花岗岩深熔时间为139 Ma.结合区域资料,巴嘎区二云母花岗岩是在晚侏罗世时期由于新特提斯洋的俯冲作用及其弧后洋盆的闭合碰撞使冈底斯带地壳增厚熔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5.
实时监视地震波形和大震报警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软件实时监视地震事件,台站分析人员既可以真实地看到高灵敏度的地震波形,又可以根据需要压缩放大波形,也可以做任意频段选择和滤波处理,保证了波形连续。对于大地震实施软件报警,使得台站可以根据本台的背景噪声,适当地选择报警幅度,既可避免过多的小震报警,又可以减少盲目、频繁地操作调用查看波形。适合台站工作,为台站人员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36.
中国沙尘天气空间分布差异的气候背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1951~2000年中国470个台站沙尘天气和地面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做了沙尘暴、扬沙、浮尘的空间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3个多发中心:①以民勤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区;②以和田为中心的南疆盆地南缘区;③以朱日和为中心的内蒙古中部区.另外,以宁夏盐池及内蒙古鄂托克旗为中心的宁、蒙、陕交界处等也是较高的活动区.扬沙、浮尘与沙尘暴的分布很相似.在此基础上,又计算了沙尘天气空间分布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沙尘天气与降水量、相对湿度、植被覆盖率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蒸发量呈正相关.说明影响沙尘天气发生的主要因子是植被覆盖率、蒸发量、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在西北干旱地区,多年平均温度与沙尘天气的发生相关不显著,多年平均风速与沙尘天气的相关也弱.  相似文献   
937.
基于分形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分形理论,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 13个市、县的空间结构显示出分形特征,且表现为明显的轴线特征,分布在京广 铁路、湘黔铁路、石长铁路、浙赣-醴茶铁路及319国道和京珠高速等主要交通轴线上,是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集中分布的主要轴线.从各市、县之间的联系和扩散效应分析,以长沙市 区为核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朝4个不同方向扩散延伸的态势.此外,城市群区域范围内各市、县之间的交通网络发育较为成熟,整体通达性较好.  相似文献   
938.
东天山"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是一条多期活动且持续时间很长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介于北部的康古尔塔格-黄山断裂和南部的雅满苏-苦水断裂之间。在研究其空间展布特征、变形组构、演化序列、力学性质、剪切位移量以及变形时代的基础上,对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39.
孙文斌  和跃时 《地震地质》2004,26(1):122-132
分析中国东北地区深震 (mb≥ 6 .0 )及浅震 (MS≥ 5 .0 )的成组性活动特征 ,研究了深震“强震组”与浅震“强震组”的时、空相关性。着重探讨了西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地震分布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俯冲带形态的关系 ,并着重分析了西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地震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倾角小的地区 ,板块碰撞带地震活动强烈 ,板块俯冲对欧亚大陆的影响也较强 ,俯冲带处于较强的挤压应力状态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倾角大的地区 ,板块碰撞带地震活动较弱 ,板块俯冲对欧亚大陆的影响也较弱 ,深部俯冲带引张应力增强。分析认为 ,未来 10年中国东北地区将进入浅震“强震组”活动时段 ,期间可能发生MS≥ 5 .0地震 6次左右 ,应加强东北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940.
关于发展洋板块地质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造山带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发展洋板块地质学,阐明大陆形成演化过程和动力来源,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和地质学方法,对造山带俯冲增生杂岩带、蛇绿岩带等大洋岩石圈板块地质建造、结构构造进行系统研究,寻找俯冲带岛弧前弧火成岩组合;研究洋板块初始俯冲过程中,从前弧玄武岩到玻安岩、高镁安山岩,再到弧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熔岩的岩浆作用分阶段递进演变历史,以揭示洋盆向大陆转化的原始弧性质和前弧火成岩组合及洋陆转换过程,为建立和发展洋板块地质学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