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8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阿尔泰稀有金属成矿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阿尔泰古生代陆缘活动带内,受阿尔泰早古生代岩浆弧和卡尔巴-锡伯渡岩浆弧及震旦纪-早古生代变质岩控制,主体长500 km,宽40~80 km,已发现伟晶岩脉10余万条,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宝石、工业白云母成矿带。阿尔泰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形成时代争议颇多。前人认为稀有金属矿化类型越复杂,则形成时代越晚。本文在充分总结阿尔泰稀有金属成矿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锆石U-Pb定年技术,系统对区内稀有金属矿床(含无矿伟晶岩)成矿年龄进行测定,探讨其成矿年代,并结合区域成矿作用探讨伟晶岩与稀有金属矿床关系。  相似文献   
32.
MapGIS在南康市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和MapGIS软件的系统功能。同时,以南康市为例,阐述了MapGIS软件在第二次土地调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3.
“黉门对话”是北京大学为创新研究生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学术思想对话以及启迪科学精神而设立的专家主题论坛。2019年10月26日,“21世纪的海权与海洋治理之涉海前沿技术:科学与政策”主题“黉门对话”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来自海洋战略和海洋环境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海洋治理领域的科学与政策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本刊摘登部分精彩内容,与广大海洋工作者分享。  相似文献   
34.
山体滑坡动态信息的实时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研究,是灾害性地质滑坡防灾减灾研究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山体滑坡诱发内因的物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实时采集观测的实验与探讨,研究出一种基于激发极化法针对滑坡主体介质激电特征的"激发电抗"动态信息采集方法。经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推动"山体滑坡"预警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从静态勘探评估与诱发外因变量的实时监测,向静态勘探评估与诱发内因变量的实时动态监测拓展,实现了对山体滑坡的动态信息进行实时有效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35.
新疆新近发现的圪塔山口镍铜硫化物矿床位于东天山康古尔-黄山镍铜硫化物成矿带的东端。矿区包含4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其中Ⅰ、Ⅱ、Ⅲ号岩体均见镍铜硫化物矿化。本文利用SIMS锆石U-Pb法测得Ⅰ号矿化岩体辉长岩年龄为282.6±1.9Ma,不仅与东天山地区其它含Ni-Cu矿化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形成时代一致,而且与塔里木玄武岩、镁铁质岩墙及北山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形成时限相一致。其形成可能与造山后伸展背景下的地幔柱叠加作用有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圪塔山口岩体具有高Mg特征,除2个辉长岩样品m/f值较低外,其余14个样品集中于2.73~5.05之间,属铁质超基性岩。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式,轻、重稀土比2.64~3.39;含长角闪辉橄岩及部分含长角闪橄辉岩和含长橄辉岩δEu具正异常,可能与这3个岩相中存在斜长石的结晶有关。微量元素蛛网图表明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K、Sr,富集高场强元素U、Pb,亏损高场强元素Th、Nb等特征。主量元素SiO2-(Na2O+K2O)与(FeOT/MgO)-FeOT图解、微量元素相关图及微量元素比值相关图说明圪塔山口岩体成岩物质为来源于亏损地幔的钙碱性玄武质岩浆,成岩作用以岩浆结晶分异为主导,并受到地壳的混染作用,具有较好的镍铜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36.
滇东北会泽地区发现铝土质泥岩铜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新研究显示,位于云南会泽县的大黑山层状铜矿的矿化分布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顶部间断面(假整合面)之上的宣威组底部,明显受铝土质泥岩层位的控制.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及与国内典型砂岩铜矿的对比显示,该矿床在成矿背景、赋矿围岩岩性和成矿地质特征上,有别于中国南方川滇地区的砂岩/页岩铜矿,是一种新的铜矿类型.根据赋矿围岩和沉积层控等宏观地质特征,暂定为"铝土质泥岩铜矿".  相似文献   
37.
唐冬梅 《地质学报》2009,83(5):680-697
新疆东部天宇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位于中天山地块的北部边缘,北侧为塔里木板块前缘活动带-沙泉子深大断裂。该杂岩体由辉长岩、辉石岩、橄辉岩、辉橄岩和橄榄岩组成,橄辉岩、辉橄岩和橄榄岩是主要的Cu、Ni矿赋矿岩相。同位素稀释法测得的铂族元素(PGE)结果显示天宇镁铁-超镁铁岩和铜镍矿石中∑PGE含量低(0.106~57.369ppb),为原始地幔的0.01~1倍。随岩石基性程度的升高,铂族元素含量略有增高。不同矿化程度的矿石大致表现出随硫化物含量的增多,∑PGE含量增高的趋势。岩石和矿石标准化曲线均表现出正斜率,Pt都为负异常或无异常(TY602-29除外)。根据岩浆和硫化物中Ni和S含量计算,得出天宇铜镍硫化物矿床R值为348~3807,该R值范围可以形成铜镍矿床,但无法形成铂族元素矿床。Pd/Ir-Cu/Ni的投图显示原始岩浆主要为高Mg玄武岩。矿石中100%硫化物PGE含量远低于地幔5%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R=1000时)中PGE含量,与高Mg玄武岩10%的熔融程度不符。通过模拟计算,天宇矿区存在同源但R值不同的两批岩浆。  相似文献   
38.
云南峨眉山高钛和低钛玄武岩的岩石成因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峨眉山玄武岩主要的岩石类型是低钛玄武岩和高钛玄武岩,并有少量的苦橄岩。它们不同程度地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分馏明显或比较明显,相容元素(Co、V、Cr、Ni)显著亏损。低钛玄武岩浆受到陆壳物质的明显混染,高钛玄武岩浆也受到混染,但混染程度弱于低钛玄武岩浆。同化混染对Sr同位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稀土元素和Nd同位素的影响程度。混染物是下地壳变质岩,也有少量上地壳物质。未受混染的样品具有适度亏损的Nd、Sr同位素。高钛玄武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分离结晶相/堆晶相是单斜辉石,并有少量的斜长石。低钛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是最主要的因素。低钛玄武岩的主体部分是在尖晶石稳定域与石榴石稳定域之间的过渡带熔融的;高钛玄武岩的主体部分是在石榴石稳定域内熔融的,极少部分是在尖晶石稳定域内熔融的。  相似文献   
39.
东天山地区的二叠纪玄武岩沿着区域的北东东向断裂呈脉状分布,吐哈盆地玄武岩的40Ar-39Ar坪年龄为298.2±3.8Ma,为早二叠世,与前人的玄武岩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能与东天山地区二叠纪岩浆铜镍矿床镁铁-超镁铁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吐哈玄武岩的主微量成分显示其为岛弧拉斑、大陆弧玄武岩,轻稀土富集和Nb、Ta负异常,指示源区可能经历过俯冲作用的改造。吐哈盆地二叠纪玄武岩含有新鲜的橄榄石和长石斑晶,橄榄石斑晶中熔融包裹体较发育。熔融包裹体为玻璃质、气相和玻璃质、气相、固相两种类型。包裹体中不透明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说明捕获包裹体时岩浆的氧逸度和Fe含量较高。熔融包裹体分为高MgO和低MgO含量两种。高MgO含量的包体同时具有低SiO_2、低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的特征,可能为地幔高部分熔融的产物,且经历过深部演化程度较弱。该高MgO熔体的微量元素显示Nb、Ta亏损的特征,具有N-MORB特征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分配模式,预示该熔体为受到俯冲交代的地幔熔融形成。熔融包裹体相对玄武岩具有低的Th和Ta含量、相对弱的Nb和Ta的负异常的特征,指示熔融包裹体的成分经受改造程度低于玄武岩,暗示可能为经历过较少后期作用改造的相对原始的熔体。熔体中Cu含量(12.4×10~(-6)~299×10~(-6))在正常玄武质岩浆含量范围内,而Ni含量(236×10~(-6)~697×10~(-6))高于高镁溢流科马提岩和洋中脊玄武岩。该Cu、Ni含量略显解耦的熔体可能代表了经历过深部少量的硫化物熔离,带走小部分Cu和Ni等成矿元素之后所捕获的岩浆。如果将该熔体视为东天山地区二叠纪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母岩浆,该母岩浆中Ni含量相对较高可能是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矿石的Ni/Cu比值大多大于1.0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香山西岩体是东天山地区发现的唯一的一个铜镍-钛铁复合型含矿岩体,前人对香山西铜镍-钛铁矿床成因认识一直存在争议。本次通过矿相学研究结合电子探针分析,在香山西铜镍矿石中发现了铜镍硫化物与钛铁氧化物共生的现象,并首次测定了香山西钛铁辉长岩的SIMS锆石U-Pb年龄为278.6±1.8Ma(MSWD=1.2),与前人测得香山中岩体角闪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基本一致,证实了香山西铜镍矿与钛铁矿为共生关系,两者空间上渐变过渡。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香山岩体(包括钛铁辉长岩)为同源岩浆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一套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具有拉斑玄武质岩浆分异演化趋势,并且经历了与地壳物质的混染。与中段和东段岩石相比,香山西辉长岩类具有相对高的REE、SiO2(平均48.99%)、K2O+Na2O(平均3.43%)、TiO2(平均1.26%)和明显低的Mg#值(平均62.4),表现出分异演化程度高于中段和东段。经反演得出香山岩体原始岩浆含MgO约10%,FeO约9%,TiO2约1.14%,与同一成矿带内其它含铜镍矿岩体原始岩浆成份相近,应为 普通的拉斑玄武质岩浆。因此,香山西钛铁矿床的形成机制可能是由普通的拉斑玄武质岩浆,经历了较高程度的分异演化导致钛铁氧化物在残余岩浆中逐步富集,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与地壳物质的混染,不仅促使了岩浆中硫化物的饱和,同时提高了岩浆体系的氧逸度,进而促使了钛铁氧化物结晶沉淀。对香山西钛铁矿床成因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除我国攀西地区高钛的玄武质岩浆外,普通的拉斑玄武质岩浆,在有利的分异演化条件下(如初始低氧逸度、相对高度的分异演化、后期与地壳物质混染)也有可能形成大型钛铁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