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275篇
大气科学   241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757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41.
942.
一、引言 近十年来我国地籍测量工作已经从试验、试生产进入全面生产阶段,不论是地籍测量方法的选择、测图比例尺的确定,直至精度的分等和分析都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积累了比较成熟和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43.
本文结合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我省实际,提出了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44.
Cystophrentis带与Pseudouralinia带在海南岛的发现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45.
则木河断裂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则木河断裂带是四川西部一条重要的北西向地震断裂带,近代构造活动强烈,具左旋错动性质。该断裂北段在西昌北侧于西宁附近与南北向的安宁河断裂带似交非交,构成特殊的发震构造部位,历史上一系列强震在这里重复发生。而断裂南段,由于多组断裂的交汇,岩石极度破碎,不利于大量应变能的储存,常以中、小地震的形式释放应变能。研究资料表明,该断裂北段系属发展中的断裂,同时又是构造的交汇区,有利于应变能的积累,因此对其北段的地震危险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46.
迭溪7.5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其对发震构造条件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迭溪7.5级地震震区位于我国东西两大块体过渡带——“中国南北构造带”的中段。区内构造复杂,几个不同构造体系的构造成分互相牵制、干扰、复合,还有引人注目的较场弧形构造及其西翼的北西向断裂带。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强烈抬升背景上的断块差异运动和局部褶断特征。根据对航磁、重力资料的分析,划分出五个磁异常区(带),并作了相应的构造解释。从地震地裂缝、建筑物变形特征、地震崩塌滑坡定向性所反映的应力场以及烈度分布、震源机制解,推测迭溪7.5级地震是在北东东或近东西向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导致北西向的松坪沟断裂发生反时针水平错动的结果。故认为松坪沟断裂是迭溪地震的发震构造,而刷金寺——迭溪东西向隐伏断裂带也起了一定的阻隔、牵制以至应力加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7.
叙述了鲜水河断裂带的地震地质基本特征,指出鲜水河断裂带是中国大陆内部少有的一条地震活动带,具有频度高、强度大的特点;文章着重介绍了对鲜水河断裂带的研究现状,包括地震地质基础研究、活动断层的研究、古地震的研究、地下流体的观测研究、地震台网和强震观测,以及其它前兆观测手段等。  相似文献   
948.
众所周知,在山区重力勘探工作中,即使对重力测量结果进行了较为周全的各项外部改正,仍然常会得到某些与地形相关的布伽重力异常(简称“山形异常”)。有时,由此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研究“山形异常”的起因,并找出切实可行的消除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49.
在党的领导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河北省地质局探矿工程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支基本适应综合地质勘探的重要力量。队伍规模、技术装备、钻进工艺水平均得到很大发展。自1951年至1982年,共完成钻探进尺341万多米,机掘坑探75,000多米,浅井62,000  相似文献   
950.
通过对松潘—甘孜地块与龙门山区的前寒武纪—三叠纪碎屑沉积岩的主量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确定这些碎屑岩应属于杂砂岩与长石砂岩,其物质来源上应是镁铁质与长英质及石英 碳酸盐的混合物。从前寒武纪到三叠纪稀土总量增高、铕负异常更为明显,反映了壳内深熔作用的不断加强。晚古生代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而出现铈负异常。Nd模式年龄在1.6~2.4Ga之间,分布特征类似于扬子克拉通、南秦岭、北秦岭,而完全不同于华北克拉通,从而证明物质来源主要是扬子克拉通,是在扬子克拉通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构造单元。源区对比分析表明新元古代构造层应是沉积盆地的主要物源,其次是太古宙与古元古代,三叠纪的碎屑沉积岩中应含有晚古生代的幔源物质。三叠纪碎屑沉积岩的Nd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说明北、东是剥蚀区,西、南为深水沉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