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我队勘探矿区有很大一部分岩石是6~7级砂页岩与粉砂岩,以往都是采用钢砂钻进,由于钢砂在钻进中对煤层感党迟缓,因而打丢、打薄煤层现象经常发生。经在濉溪队观摩学习后,我们推行了单双粒合金钻头,比原普通(指探矿厂的)合金钻头提高效率70%。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类岩层的钻进效率,我们又研究设计出两种新型钻头——飞机式钻头(如图)。  相似文献   
152.
港口建设与腹地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长江口的苏南和杭嘉湖地区,经济发达,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建有商港发展对外贸易,而一江之隔的江北地区,却反差明显。因此,本文建议在苏北沿海,开发吕四港;建设洋口港;开辟长江口北支深水航道,建设港群;加速扩建南通港,用以振兴苏北经济。  相似文献   
153.
江苏吕四小庙洪淹没性潮汐汊道的稳定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喻国华  陆培东 《地理学报》1996,51(2):127-134
运用沉积学、地貌学和海洋动力学方法,对小庙洪水道进行了历史演变、现代动态及稳定性分析,提出淹没性潮汐道的稳定性。淹没性潮汐道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汊道自然演变规律,并考虑其内部稳定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4.
开辟长江口北支深水航道发展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上海市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现有入海深水航道的通过能力,论证了开辟长江支入海深水航道的必要性,开辟长江北支入海新的深水航道在地质-工程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而且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5.
利用航空摄影进行震害调查的精度估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统计了我国近30a以来历次地震中主要震害目标的尺度和在各尺度段的概率,由目视判读原理讨论了在各种比例尺航片上对主要震害目标判读的概率。根据震害调查、损失评估要求和航空摄影的特点,建议在城市、乡镇和乡村等地震区的震害调查中,分别选用1:10000、1:20000、1:30000的航摄比例尺,并根据震区的地形条件和经济状况予以调整。最后,讨论了利用航空摄影进行震害调查的误差来源,估计利用航空摄影方法对主要震害目标调查的精度可达80%  相似文献   
156.
喻国荣 《四川测绘》1995,18(3):117-119
本文讨论了在局部GPS网中通过少量重合点,考虑区域的垂线偏差,求定其它点的正常高。  相似文献   
157.
1前言2006年、2007年湖南省东南部地区分别遭受一次强热带风暴袭击,由此带来的强降水具有突发性、强度大的特征,引发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的损失,让我们不得不思索一个现实的问题:在强台风、强热带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下,如何有效地防  相似文献   
158.
为探讨不同地理群体香港牡蛎的杂种优势,于2014年5月开展了广东珠海(Z,生长快)和广西茅尾海(M,抗逆性强)群体间的2×2双列杂交,比较了各实验组早期生长、存活优势,并计算了各阶段的杂种优势,实验由2个杂交组MZ(M♀×Z♂)、ZM(Z♀×M♂)和2个自交组MM(M♀×M♂)、ZZ(Z♀×Z♂)组成。结果表明:浮游期间,正交组(MZ)幼虫在9日龄前未表现出生长优势,但表现出一定的存活优势,幼虫大小存在显著的母本效应;12日龄时正交杂种优势5.34。反交组(ZM)幼虫生长和存活都表现出了正杂种优势,但生长优势值逐渐减小,到了12日龄时壳高与自繁组(ZZ)幼虫间差异不显著(P0.05)。室内苗种培育阶段,杂交稚贝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存活优势,正交组(MZ)和反交组(ZM)子代的生长优势分别为7.86±3.12、17.47±13.14;存活优势分别为8.33±1.41、2.86±1.08。以上结果说明两个群体香港牡蛎杂交可以产生杂种优势,可为牡蛎杂种优势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为了进一步检查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多嵴品系及无嵴品系的连续选择反应能力,以两个品系子一代上选组为材料,以壳高为指标,按照10%选择强度,开展了两个品系子二代混合上选研究,评估了两个品系子二代选择反应、现实遗传力,计算了两个品系的遗传改进量。结果表明:两个品系仍具有较高的现实遗传力,多嵴品系遗传参数均大于无嵴品系,表现出较好的遗传改良效果。多嵴和无嵴品系幼虫期的选择反应分别为0.47、0.34,稚贝期为0.65、0.40,养成期为0.82、0.56;幼虫期的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7、0.19,稚贝期为0.37、0.23,养成期为0.47、0.32;幼虫期的遗传改进量分别为4.83%、3.61%,稚贝期为7.55%、5.76%,养成期为9.95%、6.47%。经过一周年的养成,多嵴品系壳高显著大于无嵴品系,两个品系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50、0.35,遗传改进量分别为10.13%、6.61%。由此可见,多嵴品系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遗传改良潜力较大。本研究为熊本牡蛎遗传改良和新品系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0.
曹刻  石绍先 《地震研究》2003,26(1):20-25
建立了Synthesis法前兆群体异常信息提取的数学模型。选取滇东地区1995-2000年9月间常用的20项前兆资料,研究中强地震前后Synthesis法前兆群体异常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Synthesis法前兆群体异常占时率为0.158,为小概率事件。地震对应率为5/6=0.83,虚报率为1/6=0.17,地震均是在异常结束后3个月之内发生,是对应概率很高的短期预报指标。成组异常出现均有成组地震对应,群体前兆“组异常”特征显著。处于计算前兆观测点中心的澄江地震前,异常幅度突出,预示了Synthesis值计算有利于提取近源短期异常。实际检验了Synthesis法在地震短期预报中的预报意义,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