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地层与施工简况我队施工的渔溪矿区钻遇岩层节理、裂隙非常发育,所施工的钻孔都存在严重渗漏,并有坍塌、掉块现象。使用松香酸钠、PAM无固相冲洗液和PAM低固相泥浆均不上返,多次采用浓泥浆(25秒)护壁堵漏和灌早强水泥堵护均无成效。多数钻孔采用顶漏钻进,经常待水,个别钻孔因漏失、坍塌严重而被迫半途而废。如该矿区ZK3005孔,设计孔深550米,钻孔倾角80度,由于钻遇大断层、破碎带、孔内漏失、坍塌严重,采用水泥堵护三次无效,共消耗水泥1900公斤。后采用PAM配制的浓泥浆钻进,仍然全泵漏失。共耗粘土粉157  相似文献   
62.
加压后坡缕石的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本文中坡缕石施加单轴向压力后X射线衍射谱出现反常衍射峰d=9.4A。这表明发生了相变。含有新相的产物经研磨,其反常衍射峰消失。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新相和原相可以互相转变。  相似文献   
63.
GPS三个频率整周模糊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GPS现代化的一部分,一个新的载波信号将用于民用,这一信号的频率为1176.45MHz。虽然可以合理地假设观测值间是不相关的,但是分析表明三个频率的模糊度是强相关的;而Ll模糊度与宽巷模糊度Nw=Nl-N2、Nwc=N2-Nc相关性很弱,三个频率观测方程联立解算时应选择Ll模糊度与宽巷模糊度Nw、Nwc。  相似文献   
64.
在分析沈阳城区(三环路以内)地貌、第四系、基岩分布及大量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测发现城区存在12条长度大于6km的隐伏断裂;进一步的断层活动性分析表明,12条断裂中有6条为第四纪断裂,其中包括2条中更新世断裂。  相似文献   
65.
青藏高原红梁河风沙动力环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红梁河沙地广布,目前对其风沙活动规律认识不足,不利于开展防沙工作。为此,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计算等方法,对红梁河的风沙动力环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梁河年起沙风向以N风为主,冬春季输沙势(DP)、合成输沙势(RDP)大,夏秋季输沙势、合成输沙势小,合成输沙方向(RDD)年内变化较小。年输沙势为249.84VU,属于中风能环境,年合成输沙势为242.92VU,年方向变率指数(RDP/DP)为0.97,属于大比率,年合成输沙方向为173.8°,为S方向。八方位年实测输沙总量为434.33kg·m-1,以SW方向的输沙量最大。  相似文献   
66.
为揭示洪季伶仃洋水域径潮动力作用规律,基于历年定点观测数据,采用主潮通量算法和线性回归法定量剥离了主动力因子对流速的贡献。结果显示,该水域潮周期平均流速与潮差、径流量及其他动力因子相关性很好。潮周期平均流速始终与潮汐动力正相关,但其贡献近年有明显减弱。径流作用以往以随潮运动为主,削弱了潮流流速;近年其贡献变为涨潮期为负、落潮期为正。其他动力因子主要是垂向盐度斜压梯度力及季风等,在主槽水域其贡献涨潮期为正、落潮期为负,变化不大;但西滩水域“潮汐捕集”和储能机制对潮流流速影响作用被削弱。因此,伶仃洋河口湾较以往呈更多河道型水流动力特征,与近年伶仃洋水域围垦及水深增大等朝窄深形态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
根据两空间的不同特性和两空间模糊度之间的匹配关系 ,提出了双空间搜索算法 ,使两空间的模糊度候选值明显减少 ,因此可以加快模糊度的搜索速度 ,并用车载试验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车载“动对动”定位结果与常规RTK结果比较 ,精度达到mm级  相似文献   
68.
琼东上升流(EHU)是南海北部最强劲的上升流系统之一。它的水动力过程已经被很多研究所揭示,但是它的浮游植物群落依然不清楚。通过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2015年上升流季节的航次数据,我们首次阐明了琼东上升流区域(EHU)和其临近区域雷州半岛东部上升流区(ELPU)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的空间结构。在夏季季风的驱动下,我们在琼东沿岸发现了一个显著的低温高盐冷舌。由于雷州半岛东部大陆架宽广平缓,ELPU比EHU相对较弱。在EHU,由于受潮汐和风浪混合的影响,高溶解氧浓度 (>6.0 mg/l)几乎从表层延伸到30米深度。其次,低溶解氧的海水(<6.0 mg/l, 缺氧)被上升流从底层抽吸到上层。ELPU和EHU相比有更差的DO状况,在EHU,底层DO浓度由于大量的消耗,浓度甚至低于3.5 mg/l。在EHU,浮游植物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30米水层而不是在表层,约为1.5 mg/m3。这表明了上升流对于浮游植物生长和DO分布的影响范围。由于营养物质输入丰富, ELPU处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比EHU高很多。在EHU处,浮游植物生物量最大值可以达到4.0 mg/m3。浮游植物生物量在EHU和ELPU的沿岸区域则降低到了大约0.2~0.3 mg/m3,而这个值与远海接近。在EHU的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被硅藻所主宰,大约占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的50%。原核生物(大约40%)、绿藻(大约20%)、原绿球藻(大约20%)组成了EHU的近岸的主要群落。在ELPU,硅藻大约占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的80%,其次是绿藻,这表明与EHU相比,这个区域是一个相对不同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9.
滑坡是地质灾害中最常见的、分布范围最广,产生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结合工区地质情况和地球物理特征,本文选用了高密度电法、瑞雷波法以及地震映像法在滑坡区进行研究和应用。研究表明,相比常规的勘察手法,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对滑坡进行勘察,实验表明:高密度电法对地下的电性分布有较好的的反映,但无法直接判断滑动面的几何形态;地震映像法能够较为直观的反映地下弹性界面的起伏情况,对不良地质现象反映明显;瑞雷波法对浅层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不受地层速度的干扰,能够较详细的探测滑坡体的内部情况。不仅解决了单一物探结果的多解性问题,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工作效率高、相对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70.
煤层含气量对煤层气开发有直接影响。柿庄南区块煤层含气量相对较高,但开发过程中存在较多低效井,开展含气量三维地质建模有助于厘定含气性对煤层气井产量的影响。以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3号煤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依次建立基于埋深、灰分、挥发分及固定碳含量等参数的含气量预测公式及基于测井数据的煤岩工业分析各组分含量预测公式,最终得出柿庄南区块基于测井数据的含气量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全区,与实测值对比表明预测结果较好。运用Petrel软件基于预测结果构建含气量模型,探讨3号煤层含气量三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区内3号煤层含气量介于11~20 m3/t,其主控因素为煤层埋深和构造部位。该模型对研究区煤层气井低产因素厘定和煤层气开发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移动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