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34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7篇
  1966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2009年4月23日,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以下简称广州督察局)在广西南宁组织召开了华南四省(区、市)保增长保红线行动联席会议,及时总结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党组关于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的第一阶段工作,研究部署如何做好"双保行动"第二阶段工作.广东、广西、海南和深圳四省区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国土资源厅(局)长、"双保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和3个省会城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国土资源局局长和"双保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等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12.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规范工程勘察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的质量水平,推动地震系统工程勘察技术的进步。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换届暨2007年学术研讨会于11月15—19日在湖南长沙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局及研究所领导、勘察研究院领导及工程设计人员共5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明确,内容充实,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1)工程勘察工作总结及学术交流。(2)按中国地震学会要求,完成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3)讨论新的“中国地震局优秀工程勘察奖评选办法”。会议由工程勘察专业…  相似文献   
313.
一、《华北地震科学》是河北省地震局主办的地震科学综合性学术季刊。每季末出版。主要刊登地震学方面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也登载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地震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及与地震科学有关的实验、观测、考察、问题讨论等方面的论文。二、来稿要求及注  相似文献   
314.
为民防灾,功耀震坛——庆贺谢毓寿教授80寿辰《西北地震学报》编委会今年5月10日是谢毓寿教授80寿辰。《西北地震学报》编委会向谢毓寿教授表示热烈的祝贺,衷心地祝愿谢毓寿教授健康、长寿,继续为祖国的地震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谢毓寿教授早年就读于东吴大学理...  相似文献   
315.
《西北地震学报》二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北地震学报》自 1979年创刊以来 ,已经走过了 2 0年的历程 .多年来 ,《西北地震学报》坚持办刊宗旨 ,贯彻双百方针 ,及时报道西北地区及全国地震科研工作的新成果、新进展 ,为发展我国的地震科学事业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及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西北地震学报》所取得的成绩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支持 ,与历任主编、编委会的指导 ,与西北地区和全国地震工作者及其它相关学科科技工作者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在此 ,我们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西北地震学报》的广大作者、读者 ,向为学报审稿的专家、学者以及一切关心、…  相似文献   
316.
河口三角洲是由水文、地貌和生态耦合作用形成的复合系统,其演变具有时空波动性强、响应高度敏感、边缘效应显著与环境异质性高的特性,属典型的易失衡区。从黄河三角洲水文-地貌-生态子系统演变过程、耦合作用关系以及多维调控理论与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多重压力下的子系统自适应调整与状态特征,归纳了水文条件与河口地貌-生态系统演变的互馈关系,搭建了多维协同的水沙配置研究框架,并提出了基于水沙优化配置的多维调控策略。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从连续性监测平台建设、全过程模型构建、失衡风险预测以及多维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以期为优化利用有限水沙资源维持河口系统稳定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