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44篇
  1975年   22篇
  1974年   13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阿干镇矿区位于兰州市南15公里处。在二十多年来的矿井建设、开采及生产地质勘探中,我们逐步认识了与侏罗纪沉积作用同时发生的构造运动的特点:河西扭动构造体系的各个应力方向的构造线在矿区都表现出与侏罗纪沉积的同生性;含煤地层及煤层的沉积受到同生构造运动的控制,垂直构造线方向上变化剧烈;沉积岩层及煤层具有明显的穿时特征;岩性及煤层厚度沿构造线延展方向呈条带状展布,煤层分岔尖灭现象颇为复杂。在煤矿生产中运用已认识的同生断裂的发育规律,在矿井挖潜找煤方面产生了好的效果,扩大了煤炭储量。   相似文献   
72.
赣西(萍乡至丰城一带)的煤田构造研究工作是在一九七三年湘东(醴陵至浏阳)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工作区内的地层系统、主要构造以及野外观察地点的位置如图1,2所示。区内的两个主要的含煤岩系是晚二迭世龙谭组与晚三迭世安源组。岩浆活运以燕山期为主,常见有花岗岩与辉绿岩侵入上古生界和安源煤系。   相似文献   
73.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深度不断增加。一般老矿井开采深度在600~800米左右,最深达1000米。有些新的矿井第一开拓水平已深达500~600米。按正常地温梯度计算,采矿向深部发展,温度越来越高,矿井气象条件逐渐恶化,有的矿井气温高达30~33℃。这将直接危害工人健康和生产率的提高。当前地温问题已成为我国煤矿生产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4.
梅雨对夏收夏种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早梅往往给夏收夏种带来极大的不便。我们运用上海市1949—1958年资料及奉贤县1959—1977年资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5月下旬—6月上旬入梅的叫早梅,6月中旬入梅的叫中梅,6月下旬及以后入梅的叫晚梅,无明显梅雨的叫空梅。上述早、中、晚梅大致同本地群众讲的小满黄梅,黄梅和莳梅相吻合。  相似文献   
75.
本文简要回顾了以往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经验教训,讨论了新一代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实施策略。汲取汶川地震的经验启示,本文提出"地震博弈"策略,即考虑中长期地震预测的可用性与不确定性,在监测与实验系统设计中考虑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相依的区域模型。对于特定的活动断裂或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潜在强震段落,设置适应多种孕震模型的"想定地震破裂",针对地震孕育的"想定模式"设计观测项目和监测系统。这一系统以地震成因和孕震模型的有效约束、"预期"前兆的有效监测、预测/预报效能的有效检验为导向。从技术角度,本文提出将地震预报实验场作为一个"大科学工程",强调复杂的多层次、多组分技术系统性能的稳健性,以及为确保与地震有效的"近距离接触"的系统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6.
我国克山病病带与非病带发硒分布的地理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克山病主要分布于东南湿润地带向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带之过渡地带,形成一自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带状区,病区在该带状区内呈不连续灶状分布,居民以食用本地农副产品为主,膳食组成单一,绝少海产品。经研究,我国克山病病区为一低硒地理环境。土  相似文献   
77.
78.
地震预测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 ,地震预测的实现只能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十五年来 ,在中国地震局有关部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支持下 ,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围绕与地震预测的有关的科学问题 ,开展了多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可以概括为 3个方面。1 地震活动性分析及其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现代地震目录。地震活动性研究是我所地震预测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许绍燮等 ,1 989,1 990 ;许绍燮 ,1 993 ;Wang等 ,1 996;郑秀芬等 ,1 998;王林瑛 ,1 999)。地震活动性的经验性研究包括强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79.
地震预报研究论文集 ( 1 992年 )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编 ,地震出版社出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1 992年度地震趋势研究 . 1~ 32陈英方 . 1 991年度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总结 . 33~ 36王林瑛 ,黄蓉良 ,舒曦 .首都圈及山西地震带 1 991年度中地震趋势分析 . 37~ 42王林瑛 ,黄蓉良 ,舒曦 .燕山地震带 1 992年度震情趋势分析 . 43~ 47吴佳翼 ,北京附近小地震震级序列的傅立叶分析 ,48~ 5 2朱传镇 ,王琳瑛 ,林邦慧 .大同 -阳高地震序列特征的研究 . 5 3~ 61阎明 ,赵仲和 ,傅昌洪 .用小震综合节面解参数变化预测未来大震方法的深…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