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地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小震资料越来越多应用到活动断裂空间展布、深浅构造分析及动力学机制研究领域。本文应用双差定位法获得研究区域2008~2017年间6013次地震事件的精确定位数据,通过多条小震深度剖面清晰刻画出断裂系统的空间展布形态。综合石油地震剖面、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人工地震深反射剖面,充分利用小震精确定位信息以及浅表活动构造研究成果,建立研究区断裂系统的深浅部构造模型。研究区莫霍面由北往南逐渐加深,存在三处断错,呈阶梯状展布,地壳内存在一条厚约10km的低速层,在该层以上为地震多发区,断裂系统总体呈"Y"字型,上部为一系列叠瓦状逆冲断裂,造成祁连山的隆升,向下并入一条主干断层。最后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构造运动的动力学机制,亚洲板块俯冲至祁连山前,上地壳以逆冲推覆构造模式造成上地壳增厚现象,而中下地壳主要为亚洲岩石圈地幔下插,上地幔的拖曳作用下发生流动引起地壳增厚,上下地壳整体增厚。  相似文献   
152.
社垌钨钼矿是广西大瑶山东段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石英脉型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区构造特征的初步研究,认为区内钨钼矿主要受NW向断裂和裂隙控制,平头背背斜核部呈扇形分布的Ⅱ号和Ⅲ号主成矿带中的含矿石英脉,主要受背斜核部的扇形劈理(节理)控制,该类劈理(节理)形成于背斜褶皱过程,并在成矿期发生了张性改造。社垌矿区钨钼矿体可能向西侧伏,侧伏角在75°±,深部找矿可以向西进行。  相似文献   
153.
全氟碳化合物示踪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示踪技术是研究环境污染传输和物质交换规律的重要手段.作者简要综述了全氟碳化合物示踪技术,着重介绍了该技术在大气污染传输、泄漏监测及漏点定位、地下污染迁移途径等研究领域的应用实例,同时阐述了其在建筑物空气渗漏和能量交换监测、污染源定位、污染水平评估、地质及水文学研究、火灾预警、爆药标记、汽油产品鉴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4.
京津唐及邻区地壳结构的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华北地块作为实施“国际地壳与上地幔模型计划(IGCP-474)”示范区,我们综合京津唐及邻区的8条宽角反射地震剖面地壳速度结构, 计算了该区域不同构造域上、中及下地壳平均速度和厚度.利用格里金插值技术构建上、中、下地壳平均速度、厚度和底界深度在空间上变化图像.这些图像指示出,京津唐及邻区发育沿近东西和北东两个方向展布的隆起与拗陷,发育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断隆和断坳.这些地质构造的形成与该区域发生在中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推断京津唐及邻区在中新生代至少发生三期较强烈的构造运动.结合区域构造研究成果得出,近东西向展布的隆起和拗陷形成于三叠纪,北东向展布的隆起和拗陷形成于侏罗纪,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断隆和断坳则形成于白垩纪以来.由于中地壳为壳内低速层,与上、下地壳的变形规律截然不同,以塑性变形为主,造成中地壳在隆起部位厚度大、速度低,拗陷部位厚度小、速度高,其厚度较大的部位地壳强度整体降低,在后期构造运动中易发生断裂变形,进而控制京津唐及邻区现今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55.
156.
157.
断裂多期活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断层多期活动的客观存在出发,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述了断层多期活动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对断裂多期活动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8.
速度结构反演可提供与震源区介质及地震发生位置等有关的重要信息,为了解地震形成机理及发震环境提供重要依据。文中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乳山台阵2014年5月7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有6个以上台站记录到的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并反演其震源区P波三维速度结构。1 410次乳山台阵记录的ML 1. 0地震经双差定位后获得1 376次精确定位结果,震中呈NWW-SEE向展布,走向SEE,倾向SW,形成长约3km、宽约1km的地震密集带;速度结构显示震源区附近存在3个速度明显不同的区域,余震活动主要发生在3个区域的交会位置,偏高速体一侧;综合考虑震中展布与高、低速体及不同性质岩体间的位置关系、区域地质构造等因素,推测震中展布位置应为2种不同岩体的界线,在高速体与低速体过渡带之间可能存在1条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159.
汪言在  董一帆  刘目兴  王勇 《地理科学》2020,40(7):1191-1201
使用地理加权相关(GW correlation)与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张家口地区土壤理化参数空间分异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理化参数具有不同的空间自相关性,各参数之间地理加权相关系数存在正负或大小差异。林地土壤养分含量与饱和导水率显著大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P<0.05);土壤理化参数之间相关性主要表现为坝上高原>坝下区域、栗钙土>其他土壤类型(P<0.05)。这表明,土地利用是影响张家口地区土壤理化参数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地貌和土壤类型是影响土壤理化参数相关关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结果可以为认识区域土壤地域分异规律及制定生态脆弱区水土涵养措施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