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测绘学   150篇
大气科学   271篇
地球物理   281篇
地质学   729篇
海洋学   29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82.
Analysesonthephysio-psychologicalstateoftheexpeditionersinAntarcticaZhangWencheng(张文诚);WuWen(巫雯)andYuYongzhong(于永中)(BeijingIn...  相似文献   
83.
河北涞源─八达岭岩基段单元-超单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凤山  石准立 《现代地质》1995,9(4):409-418
涞源-八达岭地区花岗岩类是华北地区中生代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的典型代表,它对研究中国东部乃至亚洲东部地壳的形成、发展、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花岗岩类单元-起单元入手,对涞源-八达岭岩基段进行了划分,探讨了单元-超单元的主要特征,指出本岩基段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机制下走滑造山作用的结果,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未经地表地质作用的深变质火山岩的部分熔融,并有地幔衍生岩浆的混合。  相似文献   
84.
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研究是地学断面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依据,本断面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表明:这里的地壳可分为上、中、下三层,在某些部位中层地壳可进一步分为两层,其上层在断面东南端的辽河断陷东侧及燕山台褶带的义县、朝阳地区呈现为低速层;地壳厚度在断面东南端薄,为31—35km,而在西北端厚,达38—40km;辽河裂谷东侧存在壳内高导层,整个断面上地幔高导层发育,在辽河断陷及朝阳、义县地区反映为上地幔隆起区,在西拉木伦河一带出现落差达50km左右的台阶;确认析木断裂、郯—庐断裂北段、朝阳—北票断裂、赤峰—开原断裂和西拉木伦河等断裂为壳幔深断裂;发现海城地区、朝阳—北票地区及西拉木伦河地区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异常区,这里也正是地震较活跃的地区。  相似文献   
85.
86.
邹进上  金一谔 《气象》1990,16(1):1-2
“太阳辐射能的测量与标准”一书由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王炳忠编著,198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它是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各种物理过程、生物过程发生  相似文献   
87.
黑木耳的天然生长有较悠久的历史,但人工栽培黑木耳只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生物的生长发育都要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这是由长期进化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遗传性而决定的。黑木耳菌种的生长好坏,温度条件是关键。适宜的温度,可以使菌丝体健壮地生长。目前,虽有人提到制种所需要的温度条件,但他们只是粗略地指出  相似文献   
88.
89.
多纳拉萨依—卡拉先格尔斑岩铜,金成矿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铁庚  于学元 《地质地球化学》1991,(2):71-72,F003,F004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