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587篇
海洋学   17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油气田古岩溶与深岩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项目来源: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大中型气田勘探开发”研究专题 起止时间: 1996年—2000年 项目负责人:夏日元 主要完成人:夏日元唐健生罗伟权邓自强关碧珠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古岩溶是指地质历史时期而非现代营力环境下形成的岩溶;深岩溶则为不受地表侵蚀基准面控制环境条件下的深埋藏岩溶作用。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及塔里木盆地等深埋藏碳酸盐岩中的油气勘探相继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埋藏深度大于2000~3000m的碳酸盐岩中发现了高产古岩溶储集层。由于储集空间主要为岩溶孔洞、裂缝等,非均质性明显,空间分布规律复杂,加之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漫长的岩溶作用过程(既有地质历史时期近地表环境下的古岩溶作用,又经历了长期逐渐被埋藏过程中深岩溶作用的叠加与改造),造成油气储集规律十分复杂,给勘探、开发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从1996年起,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大中型气田勘探开发研究(96—110)”特设立了油气田碳酸盐岩古岩溶与深岩溶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采用古水文地质综合方法、溶蚀作用地球化学物理和数学模拟、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岩溶储层介质结构定量评价和预测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和深岩溶的形成条件、影响控制因素和发育特征,揭示了不同时期岩溶作用的机制、发育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识别出多种多样的古岩溶成因类型: (1)鄂尔多斯盆地古岩溶包括早期“层状岩溶”、中期“膏溶”和晚期“断裂系统岩溶”三个发育演化阶段。“膏溶”作用起关键作用,古岩溶地貌形态对油气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2)深岩溶包括压释水岩溶和热水岩溶两种类型。压释水岩溶是指在压力差驱动下,上覆煤系地层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来的酸性水,通过渗流窗口侵入古风化壳产生对流循环而形成的岩溶。具有“水平渗流”、“侧向渗流—对流循环”、“纵向对流循环”三种发育模式,与烃类运移、聚集的关系为:早期为烃类改善运移通道,中期改造贮存空间,晚期对储集体形成封闭; (3)热水岩溶为奥陶系古风化壳深埋藏后,受燕山运动构造热事件影响,古地温梯度明显增高,呈承压状态向上运移的具有溶蚀能力的深循环热水对可溶岩所产生的溶蚀作用。热水岩溶主要经历了深循环对流热水形成、溶蚀与白云岩化作用两大阶段,对油气藏的形成具有建设性作用; (4)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主要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①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裸露古岩溶;②印支—燕山早期裸露和浅埋藏古岩溶:③燕山晚期—喜山期埋藏深岩溶。通过研究,建立了向斜翼部侵蚀洼地排泄型、向斜轴部山间洼地排泄型、山前浅埋藏断陷盆地型等三种古岩溶发育模式,以及倾斜垒式断块压释水作用、深埋褶断凸起构造压释水作用、深大断裂带高位掀斜断块热水作用等三种深岩溶发育模式。 (5)建立了各类古岩溶和深岩溶发育演化模式,提出了岩溶型油气储层定量评价和预测的模拟勘探技术,预测了三处有利勘探块区,取得了一定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2.
93.
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本文介绍了一个1/3比例框架填充墙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结构动力特性与反应特征,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结构层间刚度与抗力的简化估计方法和公式,同时进行了多层框架填充墙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并结合试验模型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4.
95.
渤海古沙漠沉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世界沙漠的分布特点和沙漠的发育条件,作者认为晚更新世末期渤海气候干冷,雨量稀少,西北风强盛,松散沉积物丰富,具备发育沙漠的条件.文章从以下方面证明渤海古沙漠的存在:(1)渤海约有四分之一区域为残留砂沉积;(2)在全新世盖层下的更新世砂质沉积具有高倾角的前积纹层;(3)渤海东南缘陆地和岛屿有古渤海沙漠衍生黄土分布.综合分析认为末次冰期时,渤海中部和辽东湾古沙漠发育程度好,渤海湾次之,莱州湾未发育沙漠.  相似文献   
96.
长期以来对金的矿源层讨论很多,那种把地层金含量作为判定金源层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已被摒弃,越来越多的人已使用金含量分析值的数理统汁分析、金的存在形式研究等方法来探讨地层对金成矿的贡献,进行金源层的判别。地层中金的存在形式及活动性是决定地层能否成为金源层的重要因素,对这一问题前人已有了一定的看法。如Keays(1975)认为赋存于硫化物和矿物颗粒之间的金易于活化,可称为有效金,而存在于矿物晶格中的金一般不易活化,为非有效金。朱祥坤(1990)等提出在岩石的淋滤和变质过程中易于活化释放的金称为有效金,而不易于释放的那部分金为非有  相似文献   
97.
地球的排氢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地球的排氢作用杜乐天,陈安福,王驹,黄树桃(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关键词地球排氢作用,地幔流体氢在太阳系中是最重要的元素,占太阳质量的55%。它在地球内部也是最重要的气体成分,主要集中于外地核液态铁之中。氢的化学已经研究得相当深入(...  相似文献   
98.
湘黔地区震旦纪菌藻硅质岩特征及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文杰  彭军 《矿物岩石》1993,13(3):21-28
湘黔地区震旦纪菌藻硅质岩化学成分纯净,硅质矿物含量95%以上,几乎都为泥晶—微晶石英,石英结晶度平均为6.35。岩石具菌藻生物结构,以纹层状构造为主。其中丰富的菌藻生物化石,按形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岩石属原生沉积成因,二氧化硅的聚沉一方面通过菌藻有机体的硅化作用,另一方面是菌藻生物化学作用引起微环境变化而导致二氧化硅的聚沉。  相似文献   
99.
地幔流体研究的某些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幔流体与软流层(体)地球化学”是通过幔源包体、巨晶的直接研究和碱性玄武岩、金伯利岩、火成碳酸岩、煌斑岩等的反演,着重探讨地幔中的流体地球化学问题。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在原来各分支领域研究不断深化的同时,需要在更深层次的地球深部去探寻共同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决定因素。地壳中的大地构造、变质、岩浆、热沉积、热液等内生作用是如何产生和运动的?中外学者现在已经不约而同地  相似文献   
100.
我们已经习惯于不考虑岩石中微量元素原始分佈及重新分佈的关系,而根据这些元素含量的数据来探讨火成岩中某些微量元素分佈的规律性。毫无疑问,我们所分析过的任何火成岩在不同程度上都经受过许多次加叠作用,这些作用在漫长地质时期中引 起岩石中元素的迁移。这样就使得这些元素在侵入体同一岩相中同一种岩石的不同标本中的含量发生改变。研究岩石中微量元素存在形式的必要性在于,它能帮助我们确定该岩石中这些微量元素迁移的历史。许多研究者研究了火成岩中铀的存在形式。例如,聶耶尔别尔格推测,火成岩中有六种铀的存在形式,列奥诺娃和泰乌松提出了三种存在形式,但是,所有这些工作仅仅是研究了由岩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