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591篇
海洋学   16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拉鸡山裂谷带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鸡山构造带东西长逾 6 50km ,展布于由元古宇组成的结晶地块内部 ,是一条早古生代火山岩极为发育的构造带。通过作者在拉鸡山多年的野外调查工作和研究 ,认为该地区无论在区域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变形学还是大地构造演化方面 ,其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史皆具典型的裂谷带特征。晚古生代以来 ,区内经历了陆内多阶段造山过程。新生代早更新世 ,拉鸡山巨型断裂带发生左旋走滑运动 ,导致断裂带弧形转折部位强烈崛起 ,形成雄伟高山。  相似文献   
82.
83.
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本文介绍了一个1/3比例框架填充墙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结构动力特性与反应特征,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结构层间刚度与抗力的简化估计方法和公式,同时进行了多层框架填充墙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并结合试验模型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在区域调查基础上,于甘蒙北山中南带首次发现了六条由南向北推覆的构造带,在每个推覆陶造带边缘发育大小不一的飞来峰。推覆体走向近东西,推覆在震旦系至中、下侏罗统之上,最大直观推覆距达55km,累积推覆距大于150km,并被上侏罗统不整合覆盖,形成时代为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85.
86.
渤海古沙漠沉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世界沙漠的分布特点和沙漠的发育条件,作者认为晚更新世末期渤海气候干冷,雨量稀少,西北风强盛,松散沉积物丰富,具备发育沙漠的条件.文章从以下方面证明渤海古沙漠的存在:(1)渤海约有四分之一区域为残留砂沉积;(2)在全新世盖层下的更新世砂质沉积具有高倾角的前积纹层;(3)渤海东南缘陆地和岛屿有古渤海沙漠衍生黄土分布.综合分析认为末次冰期时,渤海中部和辽东湾古沙漠发育程度好,渤海湾次之,莱州湾未发育沙漠.  相似文献   
87.
江西银山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银山矿床的锶、铅、硫、碳、氧和氢同位素的研究表明,银山火山一次火山岩体属于幔壳源同熔型花岗岩系列;矿区成矿溶液主要由岩浆水组成,在成矿晚期阶段有大气降水混入;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火山一次火山岩浆,而基底地层也提供了部分矿质。  相似文献   
88.
本文研究了甘蒙北山及东疆天山早古生代地壳类型,划分为元古代的古陆壳、早古生代洋壳、拉张型过渡壳、汇聚型过渡壳。早古生代沿着库米什—卡瓦布拉克—星星峡—小黄山一线自震旦世晚期由东向西逐渐开裂,于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全面打开,形成库米什—小黄山洋盆。其北侧由塔里木古板块北缘分离出中天山微大陆。且末断裂带斜贯全区,起了控制东西两侧构造发展的转换断层作用。甘蒙北山较东疆天山的地壳类型更为复杂,先后发育有奥陶纪拉张型过渡壳—裂谷带和志留纪汇聚型过渡壳—沟弧盆体系。晚古生代全区构造演化进入开合交替时期,其开时形成拉张过渡壳,早古生代洋区在库鲁克塔格北缘哈孜布拉克塔格地区延续到泥盆—石炭纪。  相似文献   
89.
湘黔地区震旦纪菌藻硅质岩特征及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文杰  彭军 《矿物岩石》1993,13(3):21-28
湘黔地区震旦纪菌藻硅质岩化学成分纯净,硅质矿物含量95%以上,几乎都为泥晶—微晶石英,石英结晶度平均为6.35。岩石具菌藻生物结构,以纹层状构造为主。其中丰富的菌藻生物化石,按形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岩石属原生沉积成因,二氧化硅的聚沉一方面通过菌藻有机体的硅化作用,另一方面是菌藻生物化学作用引起微环境变化而导致二氧化硅的聚沉。  相似文献   
90.
祁连山蛇绿岩型超镁铁岩铬铁矿床成矿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祁连山造山带目前已发现不同规模的超镁铁岩体(群)1000余个,产有铬铁矿床(点)和矿化点80余处,这些岩体及其矿产主要产在北祁连优地斜增生地体边部的海沟带中,少数产在祁连中间地块的边部。岩体成因类型为蛇绿岩组合中的超镁铁质单元,铬铁矿的富集部位是地幔橄榄岩和堆积杂岩带底部的纯橄榄岩。岩石多为铝过饱和系列,岩体的平均化学成分接近于斜辉橄榄岩;Cr203的平均含量大于0.40%,Al203的平均含量近于或者大于1%。铬尖晶石的化学参数特征反映出低铁富镁的介质对形成富铬尖晶石是有利的。富铬岩体中Cr、Co、Ti、V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