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劳日特错花岗斑岩体全碱含量较高,富铝,低钙镁,高强场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及Ga/Al比值(3.84~6.43,平均为5.07)较高,K2O>Na2O,为造山晚期A型花岗岩,副矿物组合为锆石型,时代属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12.
在青海南部扎河地区通天河蛇绿混杂岩带(东段)中新发现一套泥质-硅质岩地层,为甘孜-理塘结合带西段的组成部分.首次在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化石Pseudoalbaillella longtanensis Sheng et Wang,Cauletellidae gen.et sp.indet.,Entactiniidaegen.et sp.indet.,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表明甘孜-理塘结合带西段中二叠世深水沉积盆地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在青海南部扎河地区通天河蛇绿混杂岩带(东段)中新发现一套泥质-硅质岩地层,为甘孜-理塘结合带西段的组成部分。首次在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化石PseudoalbaillellalongtanensisShengetWang,Cauletellidaegen.etsp.indet.,Entactiniidaegen.etsp.indet.,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表明甘孜-理塘结合带西段中二叠世深水沉积盆地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生代两类埃达克岩的构造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新几内亚安山岩的化学分析数据与典型埃达克岩进行对比,讨论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环境意义。对比结果表明:巴布亚新几内亚埃达克岩微量元素特征为高锶(一般>于400×10-6),Sr/Y比值平均>41.7,重稀土元素Y和Yb含量很低(分别为≤20×10-6和1.9×10-6)。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有Sr,Ba正异常峰和明显的Nb,Th负异常。稀土元素表现为LREE富集模式,(La/Yb)N比值平均为2.19~18.69。巴布亚新几内亚埃达克岩的M g#值>0.45,87Sr/86Sr值一般<0.7045与典型埃达克岩一相致。巴布亚新几内亚埃达克岩分别位于弧-陆碰撞带大地构造环境中的大洋岛弧和大陆边缘造山带中。埃达克岩的分布区域与世界级斑岩铜-金矿和浅成热泉金矿的成矿带的分布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 1∶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三叠系专项研究 ,在义敦岛弧带的四川省新龙县雄龙西、白玉县热加获得一批植物化石 ,计 15属 2 0种 ,其中包括两个新种 ,一个属种为国内首次发现。这些化石不仅丰富了本区植物化石组合内容 ,而且对地层时代的确定及与邻区的对比和沉积环境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序言     
包括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五省(区)以及港、澳地区在内的中南地区,陆地面积约86.4万km^2。自1999年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32个图幅,占全区总面积的56%;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59个图幅,面积28078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3.3%。加上大调查之前已完成的图幅,中南地...  相似文献   
17.
吴富强  姚华舟 《江苏地质》2017,41(4):529-534
由于造山带地层系统混乱,部分地区甚至无法恢复、鉴别,给古环境、岩石成因及其成矿性研究带来了困难。以震旦系陡山沱组出露较完整的明月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综合研究,尝试从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Eu/Eu*、Ce异常(Ce/Ce*和Ce/Ce**)、微量元素Sr/Ba、Sr-Mn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该地区沉积环境以及岩石成因,厘定明月剖面陡山沱晚期沉积环境为大陆边缘沉积环境,指出热水沉积作用对硅质岩成因及成矿性的影响,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南好组剖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南好组是海南岛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地层单位之一 ,代表该岛整个下石炭统 ,但其选层型为下志留统而非岩关阶 ,保亭南好地区并不存在下石炭统 ;其副层型原本是青天峡组的层型。据此 ,南好组应予废弃。根据新近发现的吉维特期胞石 Eisenackitina castor、Grahanichitina pilosa、L agenochitina amottensis;法门期牙形刺 Palmatolepisgracilis gracilis、P.gracilis sigmoidalis、Polygnathus germanus;以石燕贝类为主的岩关期腕足动物群 Spirifercf.subgrandis、Fusella cf.fornacensis、Palaeochoristites sp.、Chonetipustula sp.、Marginatia sp.、Rhipidomellaspp.和牙形刺 Siphonodella isosticha- S.cooperi组合 ;以及滑石板期—达拉期牙形刺 Mesogondolella clarki组合 ,岛西北部地区的南好组废弃后可划分出 :中泥盆统吉维特阶 (?) (组名待建 )、上泥盆统法门阶昌江组、下石炭统岩关阶鸡实组 (新名 )、大塘阶青天峡组下段及三棱山组等不同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19.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海南岛万宁发现一些寒武--奥陶纪的微古植物化石,结合上覆、下伏地层分别为志留系、寒武系的总的层序特点,在该区识别出一套奥陶纪地导以,基本查明其岩性、岩石组合、层序、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为一套经历了浅变质作用的陆原碎屑岩沉积建造,含多层变凝灰质砂岩,自下而上显示由浅海至半深海的海侵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地区珍贵地质遗迹保护和太古宙-中生代多重地层划分与海平面升降变化》(汪啸风,陈孝红,张仁杰等,2002,地质出版社——以下简称02专著)出版后,许寿永认为其中的泥盆系(张仁杰、冯少南等,P.131—172)和石炭系(冯少南,张仁杰等.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