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31.
对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嫩江组二段底部标志层岩芯的宏观特征、古生物、物质组成和碳、硫同位素组成以及成岩强度进行了研究,确定其沉积环境为湿热气候条件下富营养淡水型深水湖泊相。  相似文献   
32.
综合地层滂的系统层次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华舟  谢德凡 《地层学杂志》1994,18(4):241-247,280
本文在分析地层客分支科学研究内容,出发点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系统科学观点出发阐述了综合地层学在研究地层体时空工分布规律中以岩石地层学为基础,以沉积地层学,火山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构造地层学等为基本层次,以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龄地层学,年代地层为学主层层次系统结构特点。综合地层学就是要以这种系统结构为基本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包括地层的岩石组合,化石,变形变质,物理化学属性和侵入地层中的岩脉及它  相似文献   
33.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三叠系专项研究,在义敦岛弧带的四川省新龙县雄龙西、白玉县热加获得一批植物化石,计15属和20种,其中包括两个新种,一个属种为国内首次发现,这些化石不仅丰定了本区植物化石组合内容,而且对地层时代的确定及与邻区的对比及与邻区的对比和沉积环境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34.
综合地层学的系统层次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地层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内容。出发点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系统科学观点出发阐述了综合地层学在研究地层体时空分布规律中以岩石地层学为基础,以沉积地层学、火山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构造地层学等为基本层次,以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龄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为主导层次的系统结构特点。综合地层学就是要以这种系统结构为基本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包括地层的岩石组合、化石、变形变质、物理化学属性和侵入地层中的岩脉及它们所反映的沉积与构造环境等各种地质资料解决地层问题。  相似文献   
35.
建议把岩组界定为构造变形强度上介于组与杂岩之间的过渡性地层类型及划分这类地层的基本单元。组是原岩组构保 地层类型,即这类地层的结构构造主要是后期变形变质过程中形成的劈理、片理等构造面理,是由构造置换作用形成的次生结构构造。岩组和杂岩的区别在于:杂岩的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更强烈,原生沉积单层被肢解,不同层位的地层发生了强烈的构造混合并常伴有同构造期或(和)后期的岩浆作用的改造;岩组内部及岩组之间则依然保存了明确的岩性和构造分界,各自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连续性,具有一定的延展范围。提出了界定岩组的具体标准并认为岩组的英语译名以“Mixed Formation”或创名为“Mixformation”较合适。  相似文献   
36.
伟齿蛤化石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晚三叠世非常繁盛的伟齿蛤类是一种奇特的双壳类软体动物 ,以其个体巨大、壳壁厚实 (骨骼/躯体比率高 )、铰板厚重、铰齿粗壮且强烈突出、铰齿变化大而著称。但以往发现的这类化石主要为内核和印模 ,因此迄今对伟齿蛤类的了解还十分贫乏 ,其属种分类混乱 ,生态与演化关系不清 ,是双壳纲目前研究最薄弱的科之一。文中评述了伟齿蛤类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中国长江源区新发现的伟齿蛤化石保存完好数量丰富 ,为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目前世界上最完备的材料。  相似文献   
37.
长江三峡地区上三叠统王龙滩组 ( 或须家河组)超覆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三叠统巴东组或上 三叠统九里岗组等不同时代的地层之上,两者间存在一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如何理解该界面的性质和发生时限, 对于正确认识印支构造运动在该区的作用形式和过程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在长江三峡地区开展的基础地质 调查研究工作中,对该界面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观察和研究,对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上三叠统与下伏地层 间的沉积间断面以发育冲刷构造和残存少量风化壳为特征,沉积间断发生在卡尼期中后期至诺利期初期(约225~26.5Ma)。受印支运动影响,卡尼期中后期,地壳整体抬升,包括研究区在内的中扬子地区漫长的海相沉积 历史结束,原有沉积遭受风化剥蚀、地形夷平;卡尼期末期-诺利期初期,地壳抬升速率骤然加剧、地形相对 高差变大、河流回春,对下伏地层快速下切。这种下切作用横向变化较大,剥蚀程度差异明显,从而形成在不 大的范围内下伏地层从无明显缺失 (王龙滩组与九里岗组接触)至大量缺失(王龙滩组与嘉陵江组接触)这一 特殊地质现象。总的看来,该沉积间断界面兼具古暴露剥蚀面、冲刷侵蚀面和河流回春作用面 3种性质,是对 印支运动第3幕(研究区内印支运动主幕)的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38.
陡山沱组为气候变暧后的第一套沉积组合,其内化石稀少,同位素年龄数据有限,地理分布不平衡,极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尝试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来探讨明月剖面震旦系陡山沱组层序地层特征,继而为研究陡山沱组黑色岩系成矿性打下基础。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综合研究,并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大巴山地区明月剖面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层序划分为4个二级层序(sequence)、9个三级层序(cycle),对层序Ⅲ又进一步划分为9个四级副层序,最后得出明月剖面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层序与Hoffman等1998年提出的“雪球地球”假说所描述的基本类似,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思路。  相似文献   
39.
西藏东部早-中三叠世火山-沉积盆地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东部存在四条NW-SE向大致平行分布的早-中三叠世地层条带,自东向西分别为普水桥组、瓦拉寺组条带,马拉松多组-加指拉组条带,夏牙村组条带和竹卡群条带.我们通过地层岩性及其自WN向ES均有火山岩减少和沉积岩增多趋势、区域构造特征、盆地延入云南西部中三叠世地层沉积具趋同性等特征,认为藏东四个条带的早-中三叠世地层,在沉积时为统一火山-沉积盆地.早-中三叠世期间,该火山-沉积盆地沉积作用自东向西不断推进,中三叠世盆地范围最大、海水最深,在江达-芒康-线出现半深水-深水复理石沉积.火山活动贯穿盆地发展全过程,其中WN部和WS部火山活动最强烈,火山活动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随着中三叠世强烈地火山喷发,于中三叠世拉丁中期结束盆地发展历史.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海水从东部侵入.  相似文献   
40.
在北羌塘盆地东部莫云地区早二叠世栖霞期尕笛考组中首次发现高Ti玄武岩.在当郎寨剖面上,火山岩主要产于尕笛考组第2和第4岩性段,第3岩性段中火山岩呈夹层产出,火山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岩石类型包括杏仁状玄武岩、粗玄岩、块状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和安山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该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FeO*,极高TiO2,较高FeO*/MgO值,而Al2O3、MgO和Mg"值则低,LIL(Rb、Sr、Ba)和HFSE(Nb、Ta、Zr、Hf、Th、P2O5)富集,REE总量高,显示出LREE富集的配分型式,Eu表现为弱的负异常或无异常,具板内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上特征表明,火山岩形成于陆块边缘拉张带(初始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