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体育教学和锻炼不仅能从生理角度教人们如何增强人的体质,同时也能改善人的心理缺陷,提高人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本文从体育教学和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探讨。  相似文献   
22.
四川冕宁昔格达组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首次对川西安宁河流域冕宁昔格达组河湖相沉积物进行岩石磁学和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具有正常的沉积组构,适合磁性地层学研究;赤铁矿和磁铁矿是主要载磁矿物;沉积物记录的古地磁场方向基本都为正极性,主要形成于高斯正极性时,约4.18~2.58Ma。综合对比表明,分布在大渡河、安宁河和金沙江干流的昔格达组以典型黄灰色岩性组合为特征,具有基本相同的沉积序列和磁极性序列,主要形成于高斯正极性时。  相似文献   
23.
针对小尺度基阵难以取得低频空间增益的问题,研究了圆阵超增益波束形成技术检测低频目标的方法。利用小尺度基阵低频噪声的空间相关性,求出基阵的相关系数矩阵,该矩阵对常规波束形成的权系数进行加权,产生超增益波束形成器的最优加权向量。计算机仿真与实测数据处表明:超增益波束形成技术能够在较低的工作频率上形成波束,获得更好的探测定位性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若尔盖盆地中部辖曼地区风成砂-古土壤沉积序列的粒度分析、孢粉鉴定、磁化率测定以及AMS 14C年代测定,探讨了该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与古环境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地区的土地沙化现象至少在距今16 ka余年的末次冰消期就已经出现。地层结构、粒度、磁化率皆指示该区古气候在末次冰消期以来经历了多次冷暖交替变化,沙地也经历了多次的固定与活化过程,其中16130~6460 aB.P.、3445 aB.P.前后以及700 aB.P.前后气候较为温暖湿润,在8170~6460 aB.P.期间有一次极暖事件。自11.3 kaB.P.开始,古土壤中的喜暖型乔木花粉含量明显降低,草本植物、尤其是狐尾藻属和莎草科等沼泽植物孢粉含量明显增多,指示该区古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开始发育沼泽泥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