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412篇
海洋学   14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一) 在我国辽濶的领域里,不但有丰富的矿产資源,而且有充沛的地面水与地下水资源。我国河流的年平均总迳流量为27841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但是我国的水資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总的說来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逕流总量佔全国总逕流量的79.33%,一般的說,在这个地区里,水資源不但能滿足人民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的需要,有的流域还有水多。长江以北,逕流总量佔全国总逕流量的16.04%。其中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內蒙古  相似文献   
252.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50多年来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地学理论,是理解固体地球运行的基本范式,但遇到三大难题:板块起源、板内变形和板块驱动力。针对这三大难题,微板块构造理论试图开拓一个全球构造研究的新范式。本文通过与传统板块构造理论中基本原理的逐条对比,阐明了微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及其对传统板块构造理论的拓展。微板块构造范式既不同于传统板块构造范式,又不同于地幔柱范式,是两者的重要补充与拓展。文中着重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适用范围、理论出发点、理论假设与预测的角度,阐明了大板块与微板块的异同,并探讨了两者的转换关系及其转换机制的多样性,介绍了微板块生长成为大板块的4种途径、大〖JP2〗板块破碎为微板块的3种转换模式,探索了前板块构造体制下微地块在非线性地球系统中通过自组织、自生长等方式,进化为板块体制下微板块的自然选择过程。本文还提出陆壳型微地块是密度选择的结果,其密度决定了其保存机制,这是陆壳起源的根本;〖JP〗微地块向微板块的转变是刚性选择的结果,其刚性是初始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微板块不对称俯冲或对流型式的转变是热选择的结果,其热不对称性是现代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53.
利用1958~2000年有代表性的周边县树木增减资料、1984年10月~1986年9月树冠对降水的截流观测资料及1950~1999年西峡县山洪资料,分析了伏牛山南坡森林覆盖率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平均年雨量值大;林区树冠和植被对降水的截流率在60%以上,植被越好,树林郁闭越大,山地的山洪和水土流失就越小,不但可减轻洪水灾害,而且蓄水于地下,以丰补欠,调节林区水分供应;西峡县因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山洪次数增加。因此,应治山造林,绿化荒山。  相似文献   
254.
南安集海背斜和南玛纳斯背斜属于准噶尔南缘山前中西段第一排构造带,构造变形异常强烈,呈典型的堆跺式双重构造.通过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用计算机对南安集海-南玛纳斯背斜带内的基干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南玛纳斯背斜是在霍-玛-吐断裂上叠加一堆跺式双重构造组成,向西南玛纳斯背斜上的堆跺式双重构造逐渐消失,同时霍-玛-吐断裂位移量逐渐转换成反向逆冲断层,形成南安集海背斜的复合型构造三角楔.通过构造解析,弄清了它们在三维空间中的过渡转换关系,对后继的南缘山前构造带的勘探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55.
从1960年到2000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了620%。而其铜的消费量却只增长了 345%。这是由于日本的铜使用强度下降了38个百分点。这份研究报告,就是要着眼于当今人们关注的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长期可供性对未来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冲击,探索日本铜使用强度产生这种戏剧性下降的原因。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一段时间内,一个国家金属的使用强度,取决于该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通常以国民人均收入作为量度),技术革新和其他一些因素,而这些因素对金属的使用强度造成的影响或多或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研究发现,在所选定的实验时间段中,日本国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带动了日本国家铜的使用强度的增长。此外,在国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44 830 美元达到53000美元之前,该正面效应预计将持续存在,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铜的使用强度将呈下降趋势。相反的,新的节铜技术和其他与时间相关的变量使得铜的使用强度平均每年降低2.9 个百分点,该数额不仅足以抵消国民人均收入增长带来的正面效应,而且足以使铜的使用强度降低3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56.
在祁连山南北布设的10台REFTEK宽频地震仪器记录到了2003年4月发生在仪器台阵范围内的6.7级地震及其数十次余震,提供了研究青藏高原北缘深部构造的新资料,对3级以上震源的定位和震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左行走滑断裂东段的宗务隆山逆冲断裂在南北挤压作用下引发了此次地震活动,是陆陆碰撞和内陆俯冲的结果,青藏高原北缘的走滑断裂在浅部呈缓倾斜,深部往往以较陡的产状向下延伸。震源区的构造分析证实了印度板块岩石圈的超深俯冲作用对高原北缘的影响,受南北向应力作用影响形成的走滑断裂近东西向的位移目前仍很剧烈。  相似文献   
257.
华南上石炭统船山组中普遍发育大量俗称“船山球”的核形石。这种核形石以其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沉积厚度大和特征相似而成为地质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时装相(Fasion facies)。 笔者通过对华南上石炭统44条地质剖面的实测,800多块光片、薄片的观察及适量的扫描电镜和化学分析发现,这种核形石的内部结构、构造十分复杂,并非过去所认为的属单一的“葛万藻核形石”。根据其形状和动植物的组合,可以区分出许多种类型。含核形石的沉积物主要形成于多滩(岛)的沉积环境中,但核形石也并非以前所说的仅仅出现于单一的滩相环境,它们可以出现于潮下低能带和泻湖。  相似文献   
258.
吴智勇  姜衍文 《湖南地质》1996,15(4):246-249
本文简介了黄赤交角、偏心率、岁差等地球轨道三要素和米兰柯维奇理论。概述了第四纪及前第四纪沉积物中与地球轨道三要素有关的周期性沉积记录,指出对旋回沉积的研究,可望为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一个标尺。  相似文献   
259.
论浙江省碳沥青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现场调查,室内红外光谱,碳同位素,差热分析等资料的收集分析,提出了浙江碳沥青即非“油成”又非“煤成”是烃类反应和转化产物的观点同时提出了碳沥青若要形成规模,必须经过运移,才能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60.
一、前言本市地处梅雨雨带南缘,暴雨个例少,预报难度大,而数值预报输出产品应用年限短。鉴于这些特点,本文采用完全预报法(即ppm)建立一套本市梅汛期大—暴雨预报方案,同时考虑到数值预报产品本身经过多次平滑过滤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误差,因而难以预报诸如暴雨雨团之类较小尺度的天气系统,所以单纯用ppm来预报暴雨是不够的,而实况物理量因子往往对暴雨有着预兆作用,为此我们在上述预报方案中又引入了若干个与暴雨关系比较密切的物理量因子,以提高本方法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