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矿井构造严重制约着煤矿的建设与生产.对其研究不仅要定性更要定量分析。在分析南屯煤矿地质构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井田构造复杂性进行定量分析,其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井田总体构造偏于简单,简单和较简单的单元占总数的70.4%。但在井田东部及东北部构造偏于复杂。因此采区应首先布置在中西部,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和普通机械化采煤方法;在矿井东部及东北部宜采用爆破采煤方法,同时要注意煤矿水害的防治。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为矿井地质构造定量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2.
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斯多德就曾记载过鲸类的搁浅 ,但时至今日 ,这一神秘的自然现象一直难以揭开。一些搁浅事例比较容易解释 :鲸类是在海中死后被海流和潮水冲到了岸边。但对于活体或集体搁浅就无法作出准确的回答 ,对此 ,大家各抒己见 ,产生了多种理论或假说 ,如Geraci1978年、Geraci和Lounsbury1993年、祝茜等2000年的报道[8]。鲸终生生活在水中 ,经漫长的自然选择 ,对水生环境已形成了高度适应。长期以来,其高超的回声定位本领、快速的游泳方式、复杂的发声机制、发达的认知能力、独具特色的潜…  相似文献   
113.
利用引进美国的四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雄贝与我国的二倍体雌贝杂交,规模化培育全三倍体牡蛎苗种。杂交组的平均受精率为48.27%,对照组为80.53%,杂交组较低的受精率可能与四倍体雄贝的精子活力及精子数量有关。杂交组的孵化率、幼虫成活率和变态率分别为81.10%,42.3%和1.82%,对照组分别为79.96%,37.0%和1.80%。杂交组共培育出稚贝1200万粒。不同时期取样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的三倍体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4.
探讨多倍体牡蛎的遗传基础,通过染色体计数法对2龄杂交三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群体的染色体数目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在80个具良好中期分裂相的牡蛎中,有56个三倍体(70.0%);12个非整倍体(15.0%),4个2n/3n嵌合体(5.0%);8个二倍体(10.0%)。12个非整倍体中包括9个29条染色体的亚三倍体(3n-1)和3个31条染色体的超三倍体(3n 1)。非整倍体与三倍体的生长差异不明显(P>0.05)。可能由于数量较少的原因,嵌合体和二倍体的生长没有表现明显生长滞后(P>0.05)。  相似文献   
115.
土壤水分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文安  姜波  顾李华 《水文》2015,35(4):62-66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墒情监测工作相对薄弱,有关土壤水分常数研究起步较晚,土壤水分常数的测定方法不统一、不规范,测定结果也有一定差别。从生产实际出发,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成果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土壤水分常数有关测定方法,为进一步规范土壤水分常数测定流程和技术要求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为研究土壤物理特性、墒情实验和墒情监测与评价等提供技术支撑,为各级政府部门指挥抗旱减灾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6.
黔西盘县地区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盘县地区复杂的煤层气地质条件,以构造演化为主线,结合野外地质观测和室内测试分析,探讨了构造对煤层 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盘县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陆内裂陷(D-P)、稳定台地(T1-T2)、陆相坳陷(T3-J2)、 断褶隆升(J3-Q)四个构造演化阶段,煤层主要赋存于向斜构造,向斜控气特征明显;上二叠统含煤地层经历了两期沉降 埋藏、两期抬升剥蚀和三期煤化作用,燕山中期是煤层气成藏的关键时期,在深成变质作用基础上叠加了区域岩浆热变质 作用,奠定了煤级的现代分布格局;区内发育的压性- 压剪性构造是造成现今煤层高含气量的重要因素,近EW 向的水平挤 压现代构造应力场可能使得土城向斜和照子河向斜煤层渗透率高于向盘关向斜和旧普安向斜。  相似文献   
117.
变形煤镜质组反射率演化的地化机理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子顺磁共振(EPR)和核磁共振(NMR)等方法深入探讨了高温高压实验和构造煤样的化学结构演化特征,阐明了变形煤镜质组反射率的变化是其微观化学结构演化的外在反映。变形煤镜质组反射率的演化又受到应力和变形环境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其真实地记录了构造变形历史中应力作用和应变环境等特征,是进行煤田构造研究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8.
本文从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特征、"三软"煤层(顶、底板和煤层均破碎的煤层及组合)分布及瓦斯特性和构造煤瓦斯内能释放等方面探讨了新密矿区低临界值瓦斯动力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地质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密矿区构造演化具有多期叠加改造的性质,中、新生代拉张裂陷环境中形成的重力滑动构造对"三软"煤层的普遍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三软"煤层的形成及组合形式影响井田瓦斯赋存和构造应力环境的非均衡性;顺煤层断层、煤层流变的规模及构造煤的发育程度是低临界值瓦斯动力发生的主控因素;高应力环境下"三软"煤层中构造煤的初期内能释放是激发低临界值瓦斯动力现象发生的关键;对低临界值瓦斯动力区域的预测可以通过对煤层流变和瓦斯初期解吸能的研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9.
基于山东半岛泥质区附近四根岩芯沉积物样品的高分辨率取样(1cm)粒度测试分析资料,分析了粒度频率曲线、粒度参数及其粒度组成特点,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了沉积物的敏感性粒级,并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物的搬运机制及对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山东半岛泥质区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砂和粘土的含量变化差异较大,粉砂含量变化较小,主要以跃移加悬浮组分为主。发育了大致相同的三个粒级组分,分别是粒组1(1.24μm)、粒组2(1.24~20.45μm)和粒组3(28.84~136.47μm),同时提取出粒组3(28.84~136.47μm)为研究区岩芯的敏感粒级,可以作为山东半岛泥质区的环境替代指标。测年数据和环境代用指标分析表明,敏感粒级平均粒径波动的程度可以反映东亚季风强弱变化,同时百年尺度中,北太平洋涛动和东亚冬季风与研究区沉积环境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东亚冬季风较强时,岩心敏感粒级平均粒径呈现粗化趋势,同时与NPO指数呈现相反趋势,应用敏感粒级粒径波动来指示气候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0.
分别用四种插值拟合的算法将IGS提供的间隔15min的精密卫星钟差加密到5min和30s,并用德国GFZ(Geo Forschungs Zentrum)数据中心提供的30s的精密卫星钟差作为真值与之比较,分析了四种算法对变化趋势不同的卫星钟差的加密效果,以适合不同特点卫星钟差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