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460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61.
陕北子洲地区二叠纪山西组沉积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陕北子洲地区山西组是否受海水影响的争议,对该组岩石进行了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山西组的古环境以淡水为主,但间或受海水的影响。根据野外露头和岩心观测,依据沉积旋回、岩电特征、沉积构造等,识别出研究区山西组为曲流河三角洲,发育三角洲前缘,以水下分流河道广泛发育为特征,并构成研究区天然气的主要储集砂体,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间湾沼泽等微相;论述了山23段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   相似文献   
162.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存在中一下寒武统和中一上奥陶统两套有效烃源层。前者R。已达2.0%以上,只能作为有效气源岩;后者成熟度适中且有一定分布范围,是塔里木盆地最现实的烃源层,可分为三段,其中以上奥陶统中部的印干组和良里塔格组最具重要意义。对盆地中海相原油与寒武系和奥陶系岩石抽提物中甲基甾烷、三芳甲基甾烷及降胆甾烷的分布进行直观对比,表明原油与中—上奥陶统存在亲缘关系,而与寒武系无明显相关。全盆地所有钻遇的寒武系岩样,C27—C28—C2。甾烷碳数分布呈“斜线”型或反“L”型,而绝大部分中—上奥陶统岩样则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所分析的储层沥青的甾烷碳数分布与上述寒武系岩样一致,说明寒武系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上确曾生过油。包括塔中4、轮南、桑塔木和东河塘等在内的工业性油田产出的油,其甾烷碳数都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只有极少数的油样呈“斜线”或反“L”型分布,因此塔里木盆地的原油主要与中—上奥陶统相关,而与寒武系相关极少。运用G温度参数评价原油成熟度,结果为塔里木盆地主要油区原油的形成温度在117~133℃之间,对应的R。值为0.78%~0.92%,只相当干中等成熟阶段,可以推断它们不可能源干寒武系,只能源干奥陶系。  相似文献   
163.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地层生油问题(摘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塔里木盆地是迄今我国唯一找到海相成因工业性油藏(而不仅是气藏)的盆地,而同属于古生代海相克拉通的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则只有海相成因的天然气藏,没有工业性油藏。这是由塔里木古生代盆地演化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4.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存在中—下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两套有效烃源层。前者 R。已达2.0%以上,只能作为有效气源岩;后者成熟度适中且有一定分布范围,是塔里木盆地最现实的烃源层,可分为三段,其中以上奥陶统中部的印干组和良里塔格组最具重要意义。对盆地中海相原油与寒武系和奥陶系岩石抽提物中甲基甾垸、三芳甲基甾烷及降胆甾烷的分布进行直观对比,表明原油与中—上奥陶统存在亲缘关系,而与寒武系无明显相关。全盆地所有钻遇的寒武系岩样,C_(27)—C_(28)—C_(29)甾烷碳数分布呈“斜线”型或反“L”型,而绝大部分中一上奥陶统岩样则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所分析的储层沥青的甾烷碳数分布与上述寒武系岩样一致,说明寒武系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上确曾生过油。包括塔中4、轮南、桑塔木和东河塘等在内的工业性油田产出的油,其甾烷碳数都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只有极少数的油样呈“斜线”或反“L”型分布,因此塔里木盆地的原油主要与中—上奥陶统相关,而与寒武系相关极少。运用C_7温度参数评价原油成熟度,结果为塔里木盆地主要油区原油的形成温度在117~133℃之间,对应的 R。值为0.78%~0.92%,只相当于中等成熟阶段,可以推断它们不可能源于寒武系,只能源于奥陶系。  相似文献   
165.
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储层预测既是关键点又是难点。测井约束反演是隐蔽油气藏储层预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测井资料的校正、地震子波的提取、井震标定以及在沉积概念指导下的地质模型的精确建立,从而得到合理的初始阻抗模型,根据已知的地质规律并以钻井、测井资料为约束,预测储层的分布。在大港油田K46井区应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成功地进行了隐蔽油气藏储层的预测,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6.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显示一个区域地质作用与生态空间分布的整体情况。为了给马六甲海峡北岸马来西亚西南沿海地区的生态保护修复及“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提供依据,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以马来西亚基础地质、地质灾害遥感地质专题应用及编图项目成果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构建了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结果将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优等、良好、中等、较差4个等级,其中:优等区和良好区面积较大,分别为2 753.31 km2和2 960.3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19%和36.76%,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及沿海地区;中等区和较差区面积分别为1 702.72 km2和618.5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37%和7.68%,主要分布在雪兰莪州中部、森美兰州南部及马六甲州北部地区。从评价结果上看,该地区总体上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好,优等区和良好区总和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0.00%以上,中等区和较差区主要受地层构造和生态条件的限制,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环境保护及生态...  相似文献   
167.
开发利用气象资源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气象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 ,主要指大气中光、热、水、风能等 ,它与人口、环境关系密切 ,能否合理开发、利用气象资源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1气象灾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 ,气象灾害占70 %以上。90年代以来 ,气象灾害每年使我国0 .4亿多hm2农田受灾 ,年均经济损失达1300多亿元 ,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 %~6 % ,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损失率只有千分之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大、重大自然灾害中 ,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68.
横向土运动作用下群桩的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远刚  茜平一 《岩土力学》2000,21(4):377-380
以有限元与有限差分相结合,对横向土运动作用下的群桩工作性状,产生群桩效应的临界桩距、桩数及排列、桩顶边界条件等影响因素作出分析;并对沿桩排的应力分布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9.
峨眉山地幔柱上升的沉积响应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表明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下伏茅口组的部分缺失是峨眉山地幔柱的快速上升及其所形成的地壳穹状隆起造成的。对该地区中、晚二叠世沉积记录的研究也支持上述结论。通过野外实地地质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发现,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之下零星发育一套碎屑岩系,其主要分布在穹状隆起的边缘。在隆起西缘盐源平川一带,为一岩性以砾岩、砂岩为主的低位水下扇;在隆起的东北缘普格、巧家、武定一带,峨眉山玄武岩之下发育一层砾石,主要为茅口组灰岩的灰岩质砾岩;昆明西山地区的灰岩质砾岩中灰岩砾石的磨圆较好,可能代表古河谷沉积。在茅口组顶部古剥蚀面上还零星可见一层厚几米至十几米残积相碎屑岩或底砾岩。上述碎屑岩系的厘定及对其空间分布和沉积环境的研究表明,上扬子西缘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前地壳发生快速穹状抬升,碎屑岩是峨眉山地幔柱上升造成的沉积响应;地幔柱的上升还造成上扬子中、晚二叠世区域岩相古地理的突变和隆起区古喀斯特的形成。这些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形成机制提供了进一步佐证,同时深化了对晚古生代上扬子西缘构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0.
德令哈13.7 m望远镜是中国最重要的射电望远镜之一.望远镜自安装超导成像频谱仪以及采用飞行观测模式以来,运行近10 yr.在此期间,望远镜开展并完成大量的天文观测,累积了巨量的天文数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介绍了超导成像频谱仪在天文观测中的运行状态,运行中疑难问题、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案.详述了超导成像频谱仪各方面性能测试及多年来的性能分析,包含接收机噪声温度及望远镜系统噪声温度、镜像抑制比、接收机稳定性、波束性能等方面.列举了超导成像频谱仪更新发展方面的工作,包含本振功率自动化调整、边带分离型超导混频器预放大电路的更新、控制程序的优化等.总结经验和规律,承前启后,将过去的超导成像频谱仪的维护运行经验应用到之后新一代大规模接收机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