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492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81.
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确定,对于地震研究及孕震机理解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东北几次破坏性地震主要发生在吉林松原地区,分析震源机制,对认识该地区地质构造和孕震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2017年7月23日吉林松原发生4.9级地震,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此次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307.0°,倾角66.0°,滑动角12.0°;节面Ⅱ:走向212.1°,倾角79.1°,滑动角155.5°;震源深度6.9 km,结果表明此次地震震源机制解类型为走滑型。  相似文献   
982.
地震道瞬时强度比法拾取初至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结合地震记录时窗属性和瞬时属性特征,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一基于时窗的瞬时强度比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复数道分析来提取地震记录的瞬时属性,采用强度比来判断初至时间,研究表明,滑动时窗能量比法的处理效果较差,在拾取过程中对某些特殊点的处理上存在误差较大;而采用瞬时强度比法后,初至曲线的同向轴变得更加光滑,拾取异常点的情况大为减少,从而有效的提高拾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983.
随着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城市的提出和快速发展,传统二维规划系统已无法满足当前城市规划审批管理的工作需求。本文从三维空间角度出发,利用GIS、三维可视化、数据库等技术,基于Super Map软件平台,搭建三维规划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三维展示、三维控制盒管理、三维规划审批管理和三维规划分析管理等功能,极大提高了规划审批效率,弥补了传统二维审批手段的不足,对完善城市发展布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4.
堆龙德庆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水系发育,新构造抬升强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程度较低.为摸清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和孕灾背景,通过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发现区内地质灾害种类齐全,现有地质灾害143处,主要为泥石流、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和河岸坍塌.研究发现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系、岩土体...  相似文献   
985.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了M6.8级地震.泸定地震震区城市乡村聚集、人口稠密,本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快速地震烈度及灾害损失评估对震后应急救援、科学抗震部署、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泸定地震发生后,本文对泸定地震烈度及地震灾害做了初步快速评估.地震烈度表征地震灾害分布及地表破坏程度,是由地震动数据直接转化而来.为了获取更符合真实情况的地震动结果,充分结合基于观测数据反演得到的符合此次地震实际情况的有限断层震源模型,并考虑复杂的三维地质环境及地形地貌,对泸定地震开展了强地震动模拟.随后对比了模拟地震动与实际观测结果,显示二者具有一致性,表明了此次模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此外,将地表峰值地震动转化为地震烈度,得到了基于物理过程的泸定地震烈度分布.烈度分布显示本次地震最大烈度为Ⅸ度,与中国地震局震后烈度调查结果相一致.基于泸定地震烈度分布、历史地震损失信息数据库、历年地震影响区内人口和固定资产价值分布模型及由此开发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快速评估了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经济损失.模拟结果显示,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最大概率区间为50~300人,数学评...  相似文献   
986.
为厘清黄龙钙华退化受气候变化调控规律,探究影响钙华沉积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响应,通过对钙华相关研究的专著及文献进行分析,从直接影响气候变化的水文因素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出发,探索其对钙华退化的影响,表明水文过程及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事件是导致钙华退化的主要原因:(1)适宜的气候加速钙华沉积,极端的气候则会引起...  相似文献   
987.
底栖生物生物量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s,RBF)、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3种插值方法对2007年4月获得的大亚湾人工鱼礁区及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方法研究,并对插值精确度进行交叉验证。结果显示,经对数转化后的数据呈正态分布,而且3种插值方法对其进行插值,所得的等值面图效果比原始数据所得等值面图效果好。交叉验证显示,对数转化数据插值精确度OK﹥RBF﹥IDW。观察插值结果等值面图,发现3种方法均能较客观地模拟出底栖生物生物量的总体分布趋势,在对局部趋势的模拟上,OK的表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8.
高效稳定的深度学习分类器有助于提升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标量式神经元特征表达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建模特征之间空间层次结构关系的不足,设计了一种考虑数据图谱合一特性的端到端高光谱胶囊网络(H-CapsNet)。H-CapsNet主体由编码器(卷积层、PrimaryCaps层及DigitCats层)和解码器(全连接层)组成,通过在网络输入端嵌入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模块,以此增强模型对空谱特征的抓取和识别,进而提升网络对特征的聚焦和表达能力。以资源一号02D卫星获取的张家港高光谱影像及公共数据集University of Pavia和University of Houston影像为例进行试验,将H-CapsNet网络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多个深度学习网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3景不同分辨率的高光谱影像上,H-CapsNet分类网络均取得了最优的分类效果,总体精度相较于其他方法分别提升了2.36%~7.67%、0.16%~11.8%和1.75%~15.58%。H-CapsNet网络对小像素邻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当图像块尺寸有限时,仍可以取得相对理想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989.
基于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含义,分析多源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类型和特点。从数据的表现形式与存在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多源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类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多源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特点进行概括,并提出了多源数据的阶段性特点,阐述了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多源性特征的内涵,为实现国土资源基础数据集成与共享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