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4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2 毫秒
51.
以相应引物对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和石鲽(K.areiusbicoloratus)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PCR产物经T载体连接之后进行了克隆、测序,均得到了590bp的碱基序列,并将其与GenBank中牙鲆线粒体全序列相应片段和川鲽(Platichthysflesus)相应片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川鲽和石鲽序列差异很小(核苷酸差异数为7,同源性为98.8%);而牙鲆与川鲽和石鲽的序列差异明显(核苷酸差异数为90~93,同源性约为84%),且大多数核苷酸变异位点集中在序列中部大约200bp的区域.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在IAP-GCM上实现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气对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SSTA的响应,着重讨论了大气遥响应的性质和演变过程. 数值模拟清楚地表明,大气对异常外源的响应主要是一种具有30—60天周期的低频遥响应.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这种强迫响应的30—60天低频振荡的结构及活动,可以清楚看到它与大气中实际存在着的30—60天振荡极为相似.因此也可以认为,大气对海温异常的强迫遥响应是激发产生全球大气30—60天振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3.
基于1961—2015年东北地区的台站降水观测资料及全球环流和海温再分析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物理量诊断等方法,探讨了东北5月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外强迫的关系。研究发现,东北5月降水具有和东北盛夏降水明显不同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处于年代际偏少阶段,而在21世纪初转变为年代际偏多阶段。东北5月降水在21世纪初的年代际变化主要由5月东北亚低压强弱的年代际变化造成,在21世纪初,东北亚低压相对于气候态明显偏强,有利于东北降水偏多;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东北亚低压减弱为较浅的低槽,导致东北降水偏少。来自北大西洋的欧亚大陆位势高度异常波列引起东北亚上空的垂直运动异常,导致了东北亚低压的上述年代际变化。5月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很可能是激发上述波列进而造成东北亚低压和东北5月降水在21世纪初年代际变化的外强迫信号。  相似文献   
54.
肖子牛  晏红明 《大气科学》2001,25(2):173-183
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IAP9L大气环流模式,设计并完成了赤道太平洋暖异常海温和印度洋地区的不同结构异常海温的强迫试验。以研究在ElNino位期间印度洋不同海温异常分布对初夏亚洲季风及我国南部地区初夏降水的影响。印度洋不同的海温结构对越赤道气流异常,对印度、中南半岛及中国南方的降水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利用NCEP的资料进行合成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ENSO循环的两个不同位相中印度洋地区海表温度变化特征的分析,指出印度洋地区的海温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变化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是ENSO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于赤道东太平洋暖位相期,印度洋地区的海温分布为东冷西暖;与此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冷位相期,印度洋地区的海温分布为东暖西冷。进-步的分析还发现,印度洋东、西部地区海温变化纬向差异最明显的区域位于印度洋赤道以南0~25°S附近,且这种差异具有明显的年季变化特征,在整个夏季风期间差异较大,而冬季风期间较小,其中冷位相期间的纬向差异比暖位相期间的纬向差异大。代表印度洋纬向差异的IDM(偶极指数)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变化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6.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矸石排出,日积月累,堆集成山,侵占耕地,污染环境,成为矿区一害。煤矸石中往往含有硫铁矿石,是一种自然资源,某些矿区也有以土法制取硫磺者,但工艺落后,回收率很低,且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形成新的污染源。近几年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对高硫煤矸石的矿石特征,进行了精心的研究,提出了在单一炉内完成矿石的热分解、氧化、还原三个主要理化反应,设计出466S—20型炼磺炉,成功地运用了炉内还原法,提高了硫的回收率,由原来的43%提高到61%;同时采用了炉内碳酸钙固硫法、尾气水  相似文献   
57.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两层全球大气环流模式(GCM),在加入1999年和2000年1~6月的低纬度中东太平洋及印度洋的实际海温场后,对同年6~8月的全球大气环流及气候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讨论了东亚地区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环流及短期气候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了模式预报的月平均降水与实际降水的异同,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利用数值模式进行月平均降水的预报做了一些基本工作。  相似文献   
58.
一种改进的考虑环流特征的MOS预报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一种可以考虑天气环流形势场特征的MOS预报因子处理方法进行预报因子的处理,以T106L19模式的预报产品为基础建立云南省32个基本站点的降水和气温预报方程,并与不考虑天气形势场的因子所建立的MOS方程的预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OS预报的结果对预报因子的变化很敏感,在考虑天气形势后的MOS预报对云南各站点的降水和气温的预报效果均有显著的改进,说明MOS预报因子的处理方法和选取对改进MOS预报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地质中的稀罕事件(Rare Events In Geology)”第二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3月3—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瑞士、加拿大、美国、英国、奥地利、苏联、意大利、法国等国的著名地质学、古生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专家、学者汇集一起,交流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地质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稀罕灾变事件  相似文献   
60.
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夏季风气候特征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 1 958— 1 997年 3— 1 1月 NCEP/NCAR850和 2 0 0 h Pa再分析风场资料 ,研究了南亚夏季风活动的气候特征。发现南亚不同区域的经、纬向风季节变化及纬向风的峰型结构差异明显。夏季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分别有两个最明显西南风速中心 ,这两个地区的西南风活动明显不同 ,孟加拉湾西南风出现及向北推进到2 0°N时间比阿拉伯海明显偏早 ,结束时间偏晚 ,是南亚季风区西南夏季风维持时间最长的地区。对比分析强、弱夏季风年 6— 8月高、低层经、纬向风距平垂直切变矢量风场发现 ,热带低纬度越赤道气流及南亚季风区的流场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