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2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宁夏北部沙巴台地区太原组沉积层序及其年代地层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晓颖  孙克勤 《现代地质》1999,13(4):399-402
宁夏北部沙巴台地区的太原组为海陆交互相和三角洲相沉积 ,可划分为 2个三级层序、 4个副层序组和 1 8个副层序。与华南海相沉积层序的对比表明太原组属晚石炭世 Gzhelian晚期至早二叠世 Artinskian中期。下二叠统 Asselian阶的底界 (即 C/P界线 )大体与太原组下部层序的初始海泛面一致 ,可广泛对比。  相似文献   
12.
孙克勤 《现代地质》2010,24(2):195-204
研究的植物化石采自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地层,共计11属20种,分属于石松纲、楔叶纲、瓢叶目、真蕨纲、种子蕨纲和苏铁纲。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含有许多华夏植物群分子和地方性分子,为典型的华夏植物群。根据植物群分子的总体组成,植物群的时代为早二叠世,相当于阿瑟尔期(Asselian)、萨克马尔期(Sakmarian)、亚丁斯克期(Artinskian)和空谷期(Kungurian)。在研究植物群的基础上,对植物群的古生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早二叠世Lepidodendron posthumii Paratingia datongensis植物群落。这一植物群落在二叠纪主要分布在沼泽和低地环境,以大量出现的蕨类和种子蕨分子为特征。植物群落为原地保存,借助于化石资料,植物的生活型得以重建,包括乔木、树蕨、灌木和草本。植物群落指示早二叠世本区为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3.
首先建立一维波动方程反演的数学模型,而后引入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模拟,最后将遗传算法和交错网格差分正演结合,实现波动方程遗传算法的反演;针对数值模拟合成的单道记录,应用波动方程遗传算法反演分析各参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采用工程实例验证反演的预报效果,比较前后两次预报相同里程段的波速值。结果显示,S波反演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全球石炭纪—二叠纪植物群的演化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克勤 《地学前缘》1997,4(3):129-138
在全球范围内,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可以划分为五个植物群,即早石炭世的全球性拟鳞木植物群和晚石炭世至二叠纪的华夏植物群,欧美植物群,安加拉植物群和冈瓦纳植物群。早石恨拟鳞木植物群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具有全球一致性,以Lepidodendropsis,Suboepidodendron,Archaeosigillaria,Archaeocalamites,Cardiopteridium,Rhodeo  相似文献   
15.
关于华夏植物群起源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华夏植物群的起源,国内外有不同认识。笔者根据研究工作的成果并参考大量中外文献资料,提出华夏植物物群起源于早石岩世晚期(维宪期至纳缪尔A期)的新认识,自中石炭世早期(纳缪尔B-C期)已成独特的植物群,同时认为它并非由欧美植物群发展而来,二者均源子拟鳞木植物群,分别在各所处的环境中平行演化而形成。  相似文献   
16.
北京门头沟区古村落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察北京门头沟区30余座古村落的基础上,总结了这一地区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运用SWOT分析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区可持续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这些主要问题包括缺乏整体管理、旅游产业规模小、旅游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限制了该区旅游业的发展。此外,还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特色性保护和动态性保护的遗产资源保护对策,包括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等,以促进北京门头沟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山东淄博地区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植物群由37属104种组成。本文在研究植物群组成和叶相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形态功能分析和现实主义类比的方法,论证了植物群所显示的古气候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淄博植物群显示的古气候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年均温约为25℃,年较差3℃左右,有效温度为22℃,指示热带气候,类似现代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8.
华北与东北南部地区缺失晚奥陶世至中石炭世早期地层(个别地点除外),这一论点长期以来已被中外地质学家所公认。本溪组自1926年创名以来,一直被认为属于中石炭世晚期(莫斯科期)。50年代中期,张文堂提出的论断,因无生物化石佐证,迄今未得到承认。80年代以来,吴秀元、赵修祜和刘发先后指出本溪田师付本溪组下部产纳缨尔期(或中石炭世早期)蜓和腕足类化石。 本文描述了辽宁本溪本溪组下部G层铝土矿顶板黑色页岩中所产植物化石7属12种,认为其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维宪期—纳缪尔A期)。  相似文献   
19.
全球石炭纪-二叠纪植物群的演化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全球范围内,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可以划分为五个植物群,即早石炭世(杜内期、维宪期和纳缪尔A期)的全球性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dropsisflora)和晚石炭世(纳缪尔B—C期、威斯发期和斯蒂芬期)至二叠纪的华夏植物群、欧美植物群、安加拉植物群和冈瓦纳植物群。早石炭世拟鳞木植物群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具有全球一致性,以Lepidodendropsis,Sub lepidodendron,Archaeosigilaria,Archaeocalamites,Cardiopteridium,Rhodeopteridium,Rha copteris,Adiantites,Triphylopteris等为特征。拟鳞木植物群逐渐从泥盆纪植物群分离出来,繁盛于早石炭世早期,绝灭于早石炭世末期。在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的转换期,全球性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导致早石炭世拟鳞木植物群典型分子的绝灭和晚石炭世植物群先驱分子的出现。因此,华夏植物群、欧美植物群、安加拉植物群和冈瓦纳植物群衍生于早石炭世全球一致性拟鳞木植物群,但它们各自发展在不同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20.
西藏二叠纪植物古地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  孙克勤 《地质论评》2008,54(3):289-295
本文就西藏地区二叠纪植物群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在植物群分析的基础上对本区古植物地理分区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它在植物古地理再造方面的意义。依据植物群的组成和性质将西藏地区划分为藏南、藏中和藏北3个古植物地理分区,即藏南(喜马拉雅区)冈瓦纳北部边缘植物地理区、藏中(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区)华夏—冈瓦纳植物地理过渡区和藏北(唐古拉区)华夏植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