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孙凯 《天文学进展》1997,15(1):44-52
综述日冕物质抛射的观测和持性,简短的前言之后,给出CME的发现经过及统计特性,着重介绍CME与其他种类太阳活动的相关。然后介绍CME的一般特性,包括可能与CME相关的一些物理过程的观测特性。初步结论是:CME是一种演变中的磁结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地球科学(以下简称地学)知识图谱具有强大的知识表示和语义推理能力,已成为地学大数据和地学人工智能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然而,目前的地学知识图谱研究主要面向实验场景,缺乏面向实际应用的大规模地学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和共享应用框架研究,导致尚未真正在地学领域现实应用中得到使用。为此,本文面向地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对地学知识图谱的迫切需求,首先研究了大规模地学知识图谱的构建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覆盖地学知识图谱构建、共享和应用全生命周期的总体框架。然后,以“深时数字地球(DDE)”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例,开展了面向实际应用的知识图谱平台研发实践。最后,利用该平台,构建了DDE大规模地学知识图谱,开展了知识图谱开放共享,有效实现了知识图谱应用,证明本框架可有效支撑大规模地学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共享应用。本文对于地学知识图谱现实应用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博茨瓦纳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概括了赛莱比-皮奎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划分,较系统地分析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认为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多样,并且矿床形成后经历了强烈的褶皱和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盖塔(Geita)金矿是坦桑尼亚重要的绿岩带型金矿之一。文章阐述了矿床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床同位素年代特征,并对矿床成矿模式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认为盖塔金矿以块状黄铁矿和浸染状黄铁矿的矿化为主,成矿时代约为2644~2680Ma,属于太古宙热液型金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后生成矿模式可能是盖特金矿的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5.
孙凯 《天体物理学报》1997,17(2):195-201
本介绍关于磁流体力学流动理论研究的一些结果,在所研究的流动中,允许流速垂直于磁场,允许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在各有关的守恒定律和感应方程中引进代换,不经过求解,用严格的解析方法获得了有关解的某些性质,中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其中计算二维沿磁力线的稳恒态MHD流动。  相似文献   
16.
国土人心声     
  相似文献   
17.
18.
坦桑尼亚境内出露大量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地质体,形成以坦桑尼亚太古代克拉通为中心,元古代活动带三面包围的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坦桑尼亚现有优势矿产多与前寒武纪地体的形成演化有关.其中与新太古代相关的矿产主要为绿岩相关的金矿,产于坦桑尼亚克拉通中,分布在坦桑尼亚北部维多利亚湖周边.与古元古代相关的矿产主要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河南省淅川县单岗遗址两周时期人类与家养动物之间的关系.该遗址两周时期发现13种动物,其中家养动物有猪、狗、马、黄牛、绵羊和山羊,家养动物的可鉴定标本数和最小个体数分别占全部可鉴定的哺乳动物数量的91.73%和70.67%.猪在家养动物中的数量最多,可鉴定标本数和最小个体数比例分别为69.04%和33.33%,其他家养动物的数量比例在1.78%~14.67%之间.家养动物提供了主要肉量,黄牛提供的肉量最多,占36.41%.马右P 2发现马衔磨蚀的痕迹,马第1节趾骨发现严重的骨赘,说明马被役用而且承担相当的工作量.马在普通聚落的出现、肉食消费和畜力开发等现象,反映马的功能从晚商时期贵族"御用"转向世俗化.  相似文献   
20.
孙凯 《西部资源》2023,(3):45-48
本文以安庆市规划区全要素钻探工程为例,对工程地质钻探常用技术及应用过程展开分析。安庆市钻探工程岩土体构成为坚硬块状侵入岩岩组、中厚层坚硬—较坚硬砂岩岩组、中厚层—薄层中等岩溶化坚硬灰岩岩组、黏性土、粉土、砂砾多层土、黏性土单层土体、砾石单层土体,采用全要素钻孔施工时得到的岩芯综合采取率达到92.34%以上。从地表开始向下钻进,逐渐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钻孔。钻孔的边缘实际上可视为地下土层、岩层的截面,通过对岩石、土层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对地表下方的成分构成情况进行较为精确的总结。此种方式相比常规的挖掘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破坏性较小,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较大面积的地下情况,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