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前寒武时代划分方案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卫国 《地层学杂志》1990,14(3):238-240
<正> 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国际地层委员会于1989年7月17日以78%的多数票通过了前寒武地层分会提出的前寒武时代划分建议(表二)。  相似文献   
52.
利用Marr小波变换和交叉小波变换,对河南省近50年气温、Nin。海区KSTA、南方涛动指数SOI月平均距平序列进行了时频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气温距平(△T)、海面温度距平(△Tss)以及南方涛动指数距平(△Iso)序列中都存在着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分量,并且各周期分量具有不同的强度;河南省气温变化与ENSO振荡过程之间也存在着多尺度联系。  相似文献   
53.
齐齐哈尔市气温变化小波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利用1909年1月至2002年12月逐月平均气温距平资料和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对齐齐哈尔市气温变化的年际、年代际周期以及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近百年来齐齐哈尔市气温变化具有准2、4、4~6、8年左右的年际尺度和40~60年的年代际尺度周期变化,并存在突变特征,齐齐哈尔市气温变化是不同尺度周期振荡综合作用的结果。所得结论对齐齐哈尔市的短期气候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4.
河南省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时频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根据河南省 5 0个站 195 1~ 2 0 0 0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 ,采用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近 5 0年来河南省气温变化的时频特征。结果表明 ,河南省气温变化包含不同时间尺度的多层次演变特征 ,具有准 2年、4年、6~ 8年、16年和 2 8年左右的周期振荡 ,其中尤以 16年和 8年左右的周期最为显著 ;长期变化规律为 5 0、6 0年代气温较低 ,70、80年代变化平缓 ,90年代以来气温明显升高且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55.
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全球层型的再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卫国  冯伟民 《现代地质》1999,13(2):239-240
国际地层委员会1992年批准将全球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层型点确定在加拿大纽芬兰幸运角(FortuneHead)剖面中遗迹化石Phycodespedium首次出现层位。由于这项决定争议较大,使得这颗引人瞩目的金钉子黯然失色。主要问题在于:其一,该剖面...  相似文献   
56.
川渝地区降水变化与Nino3区SST的关系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炳岩  郭渠  孙卫国 《气象》2010,36(3):27-33
根据1960—2006年我国川渝地区120个观测站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相关分析、小波分析和小波凝聚谱等方法,探讨了川渝地区降水与Nino3区SST的关系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一致性异常分布是川渝地区降水变化的最主要空间模态,第一模态时间系数与Nino3区SST有着较好的相关关系。这种关系表明,在Nino3区SST暖状态,川渝地区降水偏少;在Nino3区SST冷状态时则情况相反。川渝地区降水和Nino3区SST关系的稳定性分析表明,降水和SST之间在准2 a,4~6 a变化周期上存着较好的相关关系,但这种相关关系并不稳定,存在着年代际变化:1960—1986年呈正相关关系,1987—2006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7.
农田植被层上通量—廓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为基础,利用风温梯度观测资料,采用迭代方法确定湍流特征参量U、T、L和廓线参数β、γ,得出了适用于确定农田植被层上方风温廓线和湍流通量的普适函数半经验表达式;分析讨论了大气层结稳定度与风湿廓线曲率、廓线参数以及普适函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国际地层委员会(ICS)显然是国际地科联(IUGS)组成机构中最大的一个,其历史远比地科联本身悠久。近年来,它主要致力于建立地层柱的国际标准。本期《Episodes》附有初版的国际地科联编制的《国际地层时代对比表》,总结了迄今为止的工作进展。为古生代的阶和元古宙所创立的新的地层术语的数量,是判断近年来地层学家研究地层柱的精细程度的一项标准。本期《Episodes》发表的Chlupá和Oliver的文章就是一丝不苟地从事这一研究工作的样板。该文正式宣告了下泥盆统洛霍考夫阶—布拉格阶(Lochkovian—Pragian)界线的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的建立。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几位领导在以下评论中记述了该会最近的一些有新闻价值的活动。  相似文献   
59.
60.
本书参阅了近20多年来有关的教科书、研究论文的成果,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所阐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垫面的辐射传输与能量平衡、土壤热量传输及温湿度变化、近地层的湍流交换、植被微气象和城市微气象等方面。编书过程中,力求对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方法等基础知识做到深入浅出的阐述,并融入近年来的关注热点和研究成果,达到可读性、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本书不仅适用于应用气象学、气候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用书,亦对大气科学、生态、环境、农学、林学、地学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