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263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基于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的多比例尺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频繁更新工作实践,突破传统的数据库更新模式,介绍利用地理实体编码、变化发现等实现多尺度表达空间数据联动更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2.
形成于印支期的大别造山带和周缘中生代盆地构成了一级源汇系统,其中位于造山带北缘的合肥盆地中生代地层发育,且以盆地南缘出露最好,这为盆山源汇系统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沉积记录。笔者从合肥盆地南缘采集了10个砂岩样品和1个砾岩样品,进行锆石U/Pb (LA-ICP-MS)定年分析,获得了742个有效年龄(置信度不小于85%),范围为113±3. 6-2983 Ma。这些碎屑锆石年龄谱可以被分为5个年龄段:113-137 Ma,峰值131 Ma; 184-273 Ma,峰值226 Ma; 274-517. 3 Ma,具有2个峰值280 Ma和474 Ma; 532-856. 6 Ma,具有3个峰值572 Ma、649 Ma和772 Ma; 1786-2600 Ma,具有2个峰值2035 Ma和2506 Ma。同时,总结了物源区大别造山带不同单元锆石U-Pb年龄特征。根据锆石U/Pb年龄和Th/U值,发现这5个年龄段比较准确地记录了物源区地质体,分别是早白垩世的岩浆岩、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北淮阳的浅变质岩、北大别的正片麻岩和卢镇关群变质岩。根据锆石最小年龄,修正了合肥盆地南缘中生代地层格架,为源汇系统研究确立了时间框架。合肥盆地南缘中生代沉积可以分为4个演化阶段:晚三叠世瑞替期—早侏罗世辛涅缪斯期、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和早白垩世晚期,并据此确定了每个阶段主要物源区特征及其时空变化。碎屑锆石U/Pb年龄和Th/U值限定了大别造山带仅存在三叠纪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且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到地表的最早时间是晚三叠世瑞替期,大别造山带大陆岛弧发育的时间是新元古代。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为恢复大别造山带构造古地理做出了新的贡献,而且更为盆山源汇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73.
在合肥盆地南缘广泛分布的中生界内,砾石主要由变质岩碎屑组成。碎屑在地层中分布及垂向上的变化,为重塑造山带折返剥露历史提供了证据。防虎山组和三尖铺组底部砾岩碎屑组合为: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石墨片岩+千枚岩+石英岩+脉石英+片麻岩(局部),表明在早侏罗世晚期Pliensbachian期(距今195Ma)之前,佛子岭群和卢镇关群已经折返到地表并遭受剥露。早白垩世凤凰台组、毛坦厂组和周公山组中砾岩碎屑组合为:片岩+石英岩+片麻岩+混合岩+榴辉岩+角闪岩+斜长岩+花岗岩+大理岩等,榴辉岩以及其它基性岩的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它们可能是一个在早白垩世以前(距今135Ma)折返到地表并遭受完全剥露,而现在已经从造山带消失的超高压构造地层单元。大别造山带出露的超高压变质带(大别杂岩)在北缘中生代地层中目前尚未发现有可靠的沉积记录,推测它们的大规模折返和剥露可能在新生代,并持续到现在。据此认为大别造山带大规模的折返剥露分为3个阶段:早侏罗世之前、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和新生代。  相似文献   
174.
融水径流分割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雪冰(积雪/冰川)消融、冻土退化,融水径流量显著增加。不同融水径流分割方法可以量化河流径流的融水比例,反映高寒区雪冰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评述了不同径流分割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同位素/化学径流分割的计算方法及示踪剂选择。对比分析各研究流域融水径流分割结果,详细讨论影响融水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针对同位素径流分割方法的理想化假设,提出了量化不确定性的的拓展研究。最后,阐述了随着高频采样技术的完善,同位素径流分割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5.
朱斌  应盼盼  邢月龙 《岩土力学》2015,36(Z1):247-252
输电杆塔和风电机组基础主要承受上部结构倾覆弯矩荷载,倾覆承载性能是该类基础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针对饱和软黏土地基中的杆式结构桶形基础,通过开展位移控制循环加载、位移维持加载、力控制循环加载和单调静力加载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其倾覆承载能力。试验发现,当桶形基础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其转动中心位置约在桶盖正下方0.8倍桶裙高度处;当循环倾覆弯矩幅值与极限抗弯承载力比值小于3/5时,桶形基础在循环过程中转角的累积难以持续增长,并逐渐趋于稳定;循环加载作用下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刚度出现明显弱化,所获得的桶形基础循环弱化因子阈值约为0.15;位移维持加载的峰值荷载-位移曲线与单调静力加载的荷载-位移曲线较为一致,位移维持加载的谷值荷载-位移曲线对应的承载力较峰值荷载-位移曲线对应的承载力明显偏小,减少约30%~40%。  相似文献   
176.
马元铅锌矿含矿构造带特征及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陕西马元铅锌矿产于扬子板块北缘碑坝穹隆构造周缘灯影组上段。矿化受角砾状、裂隙状白云岩和放射状横向断裂组成的构造带控制。矿化强度与构造角砾岩发育程度和藻屑白云岩厚度成正相关。晚震旦世灯影期,通过基底断裂及裂隙通道产生的海水循环系统不断地萃取并吸收基底杂岩中的Pb、Zn等有用组份,运移到台坪相被藻类吸附,铅锌矿初步富集。灯影世末期,基底隆起产生灯影组容矿构造系统,同时形成构造热卤水活化、迁移吸附在藻屑白云岩中的铅锌等成份形成含矿热液,并在容矿构造带中充填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77.
大别山北缘早白垩世黑石渡组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布于大别山北缘晓天-磨子潭断裂以北和金寨-响洪甸-西汤池断裂以南呈东西向延伸的早白垩世黑石渡组,厚达千米,岩相主要有角砾岩、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等,包括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河流沉积主要由洪泛平原和决口扇组成。黑石渡组属于向上变细层序,早期为冲积扇沉积,中期为洪泛平原、决口扇和扇三角洲沉积,晚期为深湖浊流沉积。冲积扇和湖相浊流沉积主要发育于盆地东段舒城晓天地区,洪泛平原和决口扇沉积主要发育于盆地西段霍山地区,扇三角洲在两地都比较发育。这是一个不对称的断陷盆地,晓天-磨子潭断裂可能对盆地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8.
熊耳裂陷印支期碱性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生成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嵩县磨沟正长岩体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208.5 Ma,陕西华阳川碳酸岩有关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221 Ma,表明熊耳裂陷印支期碱性岩浆活动主要发育在南部小秦岭古岭东西两侧,分别以富钾、稀土元素为特征。东侧以正长岩为主的岩浆活动,与金的成矿作用有关;西侧碳酸岩直接形成钼铅矿床。印支期碱性岩浆活动具幔壳混源型和板内、非造山构造环境特征,是在中三叠世之后的碰撞事件过程中,秦岭微地块向华北地块俯冲而诱发的。  相似文献   
179.
豫西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系统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系统表现为:伸展裂陷盆岭构造环境为金矿成矿提供背景条件(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南部马超营断裂及北部不整合面间拆离带控制南北两大金矿成矿带;相关次级断裂构造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叠加部位为金矿成矿提供容矿空间;东部与古火山机械有关的张裂构造控矿。拆离带及火山机构控矿的提出,丰富了本区构造控矿形式,拓展了找矿视野,对认识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0.
熊耳山地区金矿构造挖矿系统表现为:伸展裂陷盆岭构造环境为金矿成矿提供背景条件(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南部马超营断裂及北部不整合面间拆离带控制南北两大金矿成矿带;相关次级断裂构造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叠加部位为金矿成矿提供容矿空间;东部与古火山机构有关的张裂构造控矿。拆离带及火山机构控矿的提出,丰富了本区构造挖矿型式,拓展了找矿视野,对认识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