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孙强  薛雷  朱术云 《岩土力学》2012,33(9):2575-2580
根据岩石脆性破坏的本构方程和三维重整化理论,推导出了岩石破裂前声发射信号激增的临界点所对应的应力和岩石峰值应力比值的数学表达式。通过测试深部紫红色砂岩单轴加载变形破裂全过程中力学与声发射特征,得到了全过程力学特征曲线、声发射能量累计数等相关数,发现岩石破裂前声发射突增点所对应的应力与岩石临界点相对应。单轴刚性加载条件下岩石脆性破裂前声发射突增点所对应的应力与峰值应力比值大部分近似在74%左右,误差在±9%以内。  相似文献   
52.
弱胶结孔隙介质渗透注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弱胶结孔隙介质化学注浆浆液充填及减渗的基本规律,采取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效粒径及细度模数的模型材料注浆前、后渗透系数、孔隙率及抗压强度变化规律,试验过程中控制了注浆泵流量、浆液性能、静水压力等参数,共完成6个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各模型材料注浆充填率在9%~41%之间,随着模型材料粒度及渗透系数的减小,注浆充填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注浆前、后模型材料的渗透系数随着有效粒径及细度模数的减小而逐渐减小,且减小的比例逐渐增加;注浆大幅地减小了材料的渗透性,各模型渗透系数减小幅度在84%~97%之间;注浆前各模型材料的抗压强度较低且较为接近,注浆后各模型材料的强度增加量在6~10倍之间,且强度增量表现为随着模型有效粒径及细粒模数的减小而逐渐增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3.
基于实测数据,构建了条带测深网检核指标的计算模型,结合海道测量规范要求,对条带测深网某些定性指标实现了定量计算,构建了条带测深网数据质量评估指标。实际算例表明,检核指标的计算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数据的质量,有助于实现数据评估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54.
低频前驱波频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驱波是一种暂态信号,是在震源成核过程中发射出的低频波,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短临前兆信息。选取功率谱、傅里叶谱和边际谱分析方法,对黑龙江及邻区3次中强地震前,水位和竖直摆倾斜共5次低频前驱波异常进行分析,给出水位和竖直摆倾斜低频前驱波频谱特征,丰富了3种前驱波信息提取方法在黑龙江及邻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55.
四川省井研县岩体破碎、坡体崩滑等地质灾害频发.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的7.0级地震对井研县坡面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为防止群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井研县开展了地质灾害排查.通过调查核实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29处,其中新增31处.本文根据井研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特征,分析了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6.
在地质调查和现场监测的基础上,研究了望霞W1危岩体变形-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危岩体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两坪乡,受裂隙切割成柱状。岩性为中厚层硅质、泥质灰岩夹燧石层,危岩体下部基座为粉砂岩、粘土岩及煤线,形成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研究表明:危岩体局部变形失稳过程与整体失稳过程的位移变形曲线表现出相似性,可划分为前期累积变形、匀速变形、加速变形和临界加速变形等四个阶段。望霞危岩的特殊地质结构、地质环境为危岩的孕育和破坏提供了地质基础。人为活动和降雨对危岩的变形破坏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暴雨作用下,东南沿海地区玄武岩残积土滑坡极易失稳,但相关的研究较为少见。文章以浙江省温州市马济头滑坡为对象,首先利用原状土土柱实验,获取中峰型和前峰型降雨工况下玄武岩残积土的雨水运移特征;然后使用Geo-studio软件反演土柱降雨实验,获取玄武岩残积土的非饱和渗透参数;接着通过数值模拟,获取两种降雨工况下马济头滑坡的渗流场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降雨作用下,玄武岩残积土的浅层土体含水率增长速率较快,上部及深部土体更易达到饱和;10 mm/h降雨强度下,湿润锋下渗速率较小且不随深度变化;30 mm/h降雨强度下,湿润锋下渗速率可增大2~3倍,雨水主要在峰值降雨期快速入渗;降雨作用下,马济头滑坡的滑带土饱和度迅速增大,孔隙水压力随之增大,坡脚出现大面积滞水,土体抗剪强度急剧降低,模拟降雨第三天,滑坡的稳定性系数降至最低,滑坡最终失稳;中峰型降雨工况下雨水入渗速率更快,坡脚处产生更大滞水面积,滑坡更容易失稳。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东南沿海玄武岩残积土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发生遵循自然节律。前人曾将黄金分割法应用于地震发震时间的研究,个别学者将其应用于地震时空特征的分析。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发现将黄金分割法应用于兴安-东蒙块体M_L 5.0以上中强地震空间迁移特征的研究效果比较明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发生的3次中强地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黄金三角,过结束地震和对边的黄金分割点构成了黄金分割线,该黄金分割线可能是未来地震的震中轨迹线,多条黄金分割线的交汇区域可能是未来地震的危险区;该方法预测未来地震在一年内发震的概率为86%,可以应用于中短期地震的预测;超过2年视为缺震黄金分割线,而多条缺震黄金分割线的交汇区可以应用于中长期地震危险区的判定。本文阐述了一种现象,造成这种迁移规律的物理机制和动力源有待于深入研究。但该方法的研究丰富了黄金分割理论在地震学中的应用,无疑为地震分析预报空间图像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9.
中强地震空间分布“X”图像及其含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下俯冲产生的推挤,造成黑龙江亚板块地下的地幔物质上涌,使其上覆岩石圈受到垂直方向上涌力的作用。通过分析"X"节理的形成、与断层的关系、火山群"X"型断裂构造的特点,对黑龙江亚板块1999年以来中强地震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呈网格化特征分布。根据构造类比法和历史地震比拟法,网格化交汇处缺震区未来几年或更长时间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即内蒙古扎兰屯,通辽和黑龙江五大连池,绥化历史老震区;尤其是2008年6月10日内蒙古扎兰屯附近(阿荣旗境内)发生M 5.2地震后该地区可能再次成为未来地震的危险区。本文研究结果对区域地震危险区的判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0.
深部煤系软岩遇水崩解的宏观特征及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煤层开采层位的加深,对煤系软岩水稳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巨野3号煤顶底板岩层以泥质岩为主,赋存深度900~1200 m,为典型的深部煤系软岩。通过水理性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及电镜扫描试验,对巨野煤田深部煤系软岩遇水崩解的宏观特征及微观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软岩水稳性较差,浸水后在30 min内开始崩解;岩样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及蒙伊混层为主,结构上表现为明显的疏松性及定向排列性。通过分析认为深部煤系软岩崩解是粘土矿物内外膨胀联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软岩结构特征是导致该类岩石遇水崩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