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略论陕西省国家地质公园之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护地质遗迹,建设地质公园,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因而从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景观学等多学科角度,论证分析了陕西省境内3个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特色、科研及科普教育价值以及旅游开发利用价值等。同时还提出了在陕西省境内另建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2.
针对联合采集观测系统设计中对OBS精确布阵的要求,设计并制作了OBS水下投放装置.该装置通过机械运动机构和声学释放器的有机结合,并借助船载绞车的牵引和水下定位系统的引导,实现了在接近海底区域准确投放OBS的目的,投放精度达到20 m以内,成功率为95%.海上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设计合理,工作可靠、安全,操作简便.水下投...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共有丹霞地貌54处,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和伊陕斜坡。正、负丹霞地貌兼具,沿西南—东北方向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风成沙漠相砂岩丹霞分布面积最广,以狭缝型沟谷丹霞、波浪型丹霞、彩色丘陵为特色,多数处于发育青年期。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法、核密度分析法研究得出,陕西省丹霞地貌分布的空间结构类型为凝聚型,出现2个高密度区(延安甘泉—志丹—安塞—富县丹霞片区和榆林靖边丹霞片区)、1个中密度区(照金—旬邑—彬县丹霞片区)和2个低密度区(宝鸡九龙山片区、神木公格沟—府谷莲花辿片区)。从形成机理看,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沉积奠定了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燕山晚期以来的地势格局控制着正、负地貌的分布,节理和裂隙特征对丹霞地貌景观格局起关键性作用,水蚀、风蚀等为主导营力塑造出丹霞地貌景观形态。  相似文献   
14.
直接利用克里金插值得到的对流层延迟在地形变化起伏大的地区效果不好,提出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改正克里金直接插值所带来的插值误差.以美国南加州GPS网为例,对海拔差异不同的测区分别进行实验.在具有不同改正因子的方程中,同时具有经、纬度、海拔因子的方程具有较其他方程更好的改正效果,在测站海拔分布差异较小的测区(小于500 m),该方法对插值误差有较好的改正效果,精度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北京市2013年的PM2.5/PM10资料与GPS可降水量资料比较发现,在秋冬春季节,PM2.5/PM10与GPS可降水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5,在个别时段达到了0.89,而这一相关性在降水较多的夏季并不明显;水汽含量的上升是秋冬春季节雾霾天气过程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东北三省旅游经济质量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  刘力钢  陈金 《地理科学》2021,41(5):832-841
采用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法对东北三省36个城市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东北三省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② 从差异来源及其贡献度来看,2007—2010年超变密度是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2011—2018年地区间差异是差异的主要来源;③ 东北三省旅游经济质量总体核密度曲线逐渐向右移动,旅游经济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区域旅游经济差异逐渐减小;④ 旅游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经济质量差异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化显著影响湖泊理化环境和生态系统演化,对生态系统服务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生态系统灾变,其中风速下降可能促使富营养化湖泊蓝藻水华的暴发和水面漂浮集聚。以往由于较低的观测频次,往往很难精细量化风对蓝藻水华的影响。利用陆基高光谱近感观测技术,基于分钟小时尺度开展周年高频观测,通过对6—10月蓝藻生长期太湖表层水体叶绿素a浓度统计分析,量化蓝藻水华高频动态变化特征,确定蓝藻水华漂浮集聚的风速阈值。研究发现,随着风速的下降,水体表层叶绿素a浓度随之增加,蓝藻水华出现概率也随之增加。概率分析显示,当近地面风速小于2.5 m/s时,湖泊表层比较容易形成明显肉眼可见的蓝藻水华,藻华发生概率为55.1%。长时间持续的低风速容易诱发蓝藻水华形成和漂浮集聚,强风浪事件后低风速出现1~2天叶绿素a往往就能恢复以往较高水平,这为管理者有效防控蓝藻水华提供了新视角。长期气象观测显示,气候变化影响下太湖地区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增加了蓝藻竞争优势和发生概率,有助于其在表面漂浮集聚。在未来的气候变化情景下,如果风速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在营养盐条件不变情况下湖泊表层蓝藻水华发生概率可能还会上升,增加蓝藻水华防控...  相似文献   
18.
保护地质遗迹,建设地质公园,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因而从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景观学等多学科角度,论证分析了陕西省境内3个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特色、科研及科普教育价值以及旅游开发利用价值等。同时还提出了在陕西省境内另建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本刊开辟"效能导报"专栏后,得到特邀领导的积极支持,他们虽然业务繁重,但仍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对有关的专题进行思考,献计献策,他们以实际行动从某一侧面体现了我们国土人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良好的精神风貌.现将第一期专题的部分领导的文章继续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山市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市东部沿海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环伶仃洋马蹄形沿海地带的核心区,但长期以来却是中山市的经济最落后地区。该地区有区位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海港交通的优势,有国家级的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和包装印刷基地,是中山市最有发展潜力和最有竞争力的地区。该地区应充分发挥滨海的优势,开发深水港口、滩涂,发展港后工业和旅游业,使之成为中山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