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中国海洋学会太原海洋科普教育基地4月28日在太原迎泽公园海底世界举行隆重的挂牌仪式。这是中国海洋学会既北京、上  相似文献   
32.
△温室效应烤热地球,气温升高带动海平面上升△权威组织预测:21世纪海平面将升9厘米至88厘米△海平面上升威胁中国9万平方公里国土△中国学者设想:把二氧化碳收存起来  相似文献   
33.
国家海洋局近日在北京发布,经国务院正式批复,由国家海洋局布实施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适用范围为“我国管辖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其他海域”。有关方面负责人强调指出,《海洋功能区划》是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依据,具有法定效力,必须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34.
富宁水合口金矿是滇东南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成矿带的一部分。基于在研究区开展的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分析了Au、Hg、Sb、As四个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圈出了异常,并结合地层、构造、岩性等地质特征对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评价,从而圈定了6个找矿靶区。通过对3号靶区工程验证找到一个矿体,为水合口金矿其他地区的找矿前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渤海海峡冬季无机碳的立体分布特征及其源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0年2月至2010年3月对渤海海峡3个断面39个站位表层、10 m层和30 m层水体中盐度、水温、叶绿素a以及无机碳等参数的测定数据,分析了该季节溶解无机碳的分布特征以及源汇变化状况,探讨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调查期间渤海海峡水体中各水层溶解无机碳(DIC)及其组分浓度分布较一致,其中DIC及HCO3-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均呈现出从西南向东北梯度降低的趋势,且受温度影响明显;二氧化碳分压[p(CO2)]则表现出与叶绿素a含量成明显负相关的分布特征;位于渤海海峡东部的H断面垂直方向上,由于受黄海、渤海水团在海峡中部交汇混合形成的水体紊流影响,DIC及其组分在断面中部等值线分布较两边曲折。冬季渤海海峡表现出明显的源、汇分区分布特征,整个调查区海-气二氧化碳通量为3.52 mmol/(m2·d),表现为大气CO2的弱源。冬季流经渤海海峡的DIC通量约为(130±2)×103 mol/s。  相似文献   
36.
运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历史已获得众多成果,但尚未有从低温—中温—高温系统的角度构建热演化史过程的研究,断裂带左旋走滑的启动时间仍存在争议。总结了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中南段的年龄数据,通过分析认为相同同位素体系厘定的年龄值从南东端到北西端变新,差异性减小;将研究区分为北、中、南3段,使用低温、中温、高温年龄构建时间-温度(T-t)变化曲线,热演化史表明断裂带经历了2期冷却历史,冷却速率和隆升剥蚀速率的时空变化记录了伸展应力自南向北依次传播、转换拉张强度在传递过程中逐渐减弱、断裂活动性明显减弱的过程;将断裂带构造活动划分为快速左旋走滑阶段(35~20 Ma)、左旋走滑逐渐减弱阶段(20~6 Ma)及右旋走滑阶段(6 Ma至今)。断裂构造活动反映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应力持续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3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