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深圳湾海水石油烃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深圳湾海水中石油烃进行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深圳湾石油烃的分布特征,并对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整个深圳湾海域石油含量基本呈现出自湾内到湾外逐渐降低的平面分布特征;石油烃含量在季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ρ冬季>ρ夏季>ρ春季>ρ秋季;石油烃与环境因子Chl-a、DIN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6,与DIP存在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78。  相似文献   
52.
笔者于2015年7月(夏季)、11月(秋季)、2016年1月(冬季)和4月(春季)于湛江湾滨海电厂海域开展潜在赤潮生物生态调查,对该海域潜在赤潮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文章分析了各季节的群落结构相似性及季节间的差异程度。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潜在赤潮生物31属78种,其中硅藻门最多(60种),其次为甲藻门(16种),蓝藻门以及着色鞭毛藻门各1种。优势种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其中冬季、夏季、秋季以硅藻门为主要优势种,而春季则以硅藻门-甲藻门为主要优势种。浮游植物丰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夏季(47.69×104 cells/L)、秋季(10.87×104 cells/L)、冬季(9.07×104 cells/L)、春季(4.40×104 cells/L)。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的潜在赤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程度较低,差异程度显著。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季节变化明显,均为冬季最高值,夏季最低值,但季节间的差异不明显。SIMPER分析得出,各组组间差异性几乎均达90%以上,而各组组内相似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秋季组群、夏-2组群、冬季组群、春季组群、夏-1组群。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珠江口海域营养物和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根据2015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3个季节的现场调查资料,通过对3个季节浮游植物Chl-a以及包括氮磷比在内的营养结构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探讨珠江口海域浮游植物Chl-a的时空变化调控机制。【结果】珠江口海域各季节营养盐呈高氮低磷分布,3个季节N︰P均值49.6。叶绿素a季节差异明显,夏季叶绿素a含量是春季的2倍、秋季的9倍。【结论】春季浮游植物生长受温度影响较大,夏、秋两季由于外海水的入侵导致磷限制比较显著;DIN能满足各季节浮游植物生长的需要,珠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生长对于磷营养盐的响应要优于氮营养盐。  相似文献   
54.
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湛江港海水中的铜(Cu)、锌(Zn)、铅(Pb)、镉(Cd)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湛江港湾海水中Cu、Zn、Pb、Cd含量较低,年平均含量分别为4.46×10-3mg/L、14.2×10-3mg/L、0.795×10-3mg/L、0.588×10-3mg/L,总体上表层海水中Cu、Zn、Pb、Cd的含量均略低于底层海水。各季度海水中重金属含量的比较结果为:Cu的含量秋季>春季>夏季>冬季,Zn的含量夏季>春季>秋季>冬季,Pb的含量秋季>夏季>春季>冬季,Cd的含量冬季>夏季>秋季>春季。湛江港湾的Cu、Zn、Pb、Cd的含量均在中部水域湛江港码头核心作业区最高,港湾外较低;Zn、Cd在港湾内的含量较高。按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湛江港湾海水中的Cu、Zn、Pb、Cd含量均低于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规定的限值,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55.
于2005年8月对湛江港附近海域潮间带的海水、表层沉积物和贝类体内的重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水中的砷优于海水水质Ⅰ类标准,而汞、铜、锌、铅、镉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铜、铅、镉污染较为严重,均劣于海水水质Ⅳ类标准;表层沉积物中砷的含量低于全国海岸带背景值,而汞、铜、锌、铅、镉均高于全国海岸带背景值,其标准指数分别为1.35、1.66、1.50、2.08、3.10,汞、铜略高于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一类标准,有轻微污染,砷、锌、铅均低于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一类标准,未受污染,而镉略高于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二类标准,环境受镉污染。各元素在各站点的分布没有规律性。牡蛎和蛤仔体内各重金属含量均优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和人体消费卫生标准,其卫生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56.
西秦岭礼岷金矿带李坝群含金浊积岩建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省利  武安斌 《沉积学报》1995,13(4):145-152
本文通过对李坝群含金浊积岩建造中金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金矿成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李坝群含金浊积岩建造明显富集Au、As、Sb、Bi和铁族元素Co、Ni、Cr、V,且具有较高的AU/Ag比值。李坝群含金浊积岩建造是衍生含金建造,对于金成矿来说,并非是主要的矿源层,而是赋矿岩系。  相似文献   
57.
西成铅锌矿田铅、硫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铅、硫同位素是研究成矿作用中物质来源和富集作用的有效手段。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西成铅锌矿田矿石的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地层、岩浆岩及有关矿床的铅、硫同位素组成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铅属以壳源为主的壳幔混合型,而且主要来自下伏基底地层;海西 印支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也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的成矿物质。泥盆纪地层只有容矿和控矿作用。矿床均以富重硫S34S为特征,硫来自于地层封存的古海水和地下循环的热卤水系统中的硫酸盐,硫化物主要是通过以有机质作还原剂的热化学还原作用还原硫酸盐形成H2S、H2S再与金属阳离子结合而生成的。根据铅、硫同位素的组成特征,西成铅锌矿田中的矿床可以明显地划分为厂坝型和毕家山—邓家山型。  相似文献   
58.
海水养殖珍珠的染料染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艳红S-BRL、艳黄S-5GL、枣红GRL、黑S-2R、红ST-3BF、黑ST-ED和黄ST-4RFN等7种染料,海水、去离子水、乙醇和甲醇等4种溶剂,以及Tween-80、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二甲醚等3种表面活性剂配成不同染液进行海水养殖珍珠染色。结果表明:使这7种染料达到最佳染色效果的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依次为去离子水和Tween-80、海水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去离子水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去离子水和Tween-80、海水和聚乙二醇二甲醚、海水和Tween-80、乙醇和聚乙二醇二甲醚。此外,艳黄S-5GL、红ST-3BF、黑ST-ED等以海水为溶剂的染色效果要优于以去离子水、乙醇和甲醇为溶剂的染色效果。中性染料着色效果好、孔口沾色轻,活性染料染色色彩鲜艳。  相似文献   
59.
西秦岭原“舒家坝组”地层可解体为3个岩石地层单位:北部秦岭群深变质岩系,中部李子园群变质火山岩系及南部李坝群碎屑沉积岩系。研究表明,李坝群为一套浊积岩系,具独特的浊流纵向搬运模式,是李坝金矿床含矿岩系,时代暂定为中—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60.
西成矿化集中区热水沉积岩物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利用硅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碳氧同位素,对西成矿化集中区与矿体紧密伴生的热水沉积岩的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硅质岩的硅同位素δ3 0 SiNBS -2 8=- 0.6‰~ - 0.1‰,硅主要来源于下伏沉积岩;热水沉积岩的锶同位素比值87Sr/ 86Sr变化于 0.70 938~ 0.72 812之间,位于海洋锶和陆壳锶之间,为混合锶,其锶主要来源于下伏沉积地层柱;碳同位素组成略低于正常沉积碳酸盐岩,碳主要来源于下伏沉积地层柱在循环碳,同时又受其它来源碳的影响。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热水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主要来源于下伏沉积地层柱 (地壳内部 ),形成方式主要是外生沉积作用,即热水沉积岩是内生作用与外生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内外生矛盾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