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3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黄河源地区优云湖相地层环境代用指标反映的古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源地区优云湖相地层剖面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剖面的粒度、碳酸盐含量、磁化率、TOC、N和C/N比值环境代用指标,获得了这一地区中更新世中晚期古湖泊环境变化记录。结果显示该古湖泊465~219 kaB.P.期间可能经历了深湖-滨浅湖-深湖-浅湖-深湖5个湖泊演化过程。465~435.2 kaB.P.期间,降水量较多,入湖径流多,气候比较冷湿,为深湖环境;435.2~367.3 kaB.P.期间,入湖径流减少,湖水水动力减弱,环境温度较低,湖泊营养状态较差,有机物主要是陆源物质,为浅湖环境;367.3~284.6 kaB.P.期间,环境温度逐渐增高,湖泊的营养状态好转,湖泊水体体积逐渐增大,为深湖环境;284.6~228.2 kaB.P.期间湖泊为浅水环境,但环境温度低,湖泊的营养状态差,湖泊水体体积逐渐增加,后期向深湖转变;228.2~219.0 kaB.P.期间,环境温度低,湖泊的营养状态差,湖泊水体体积逐渐增加,为深湖环境。优云地区中更新世中晚期的环境代用指标在约370 kaB.P.和约250 kaB.P.发生突变,这两次突变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11向MIS10转变时期和MIS8向MIS7转变时期相对应,反映该区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气候环境演变特征具有全球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2.
本文针对近年来飞艇遥感监测的需求,在自主开发的高光谱推帚成像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飞艇的推帚式高光谱成像模型,给出多坐标系转换关系,快速准确地校正推帚式高光谱图像;同时通过地面仿真实验模拟高空飞艇运动姿态,在实际飞行之前,验证成像模型的可靠性和正确性,降低实际飞行风险及费用。  相似文献   
93.
针对不能确定斜模式采样的倾斜角度,与后期纠正处理带来的锯齿、混叠等效应,以及斜模式采样在采样过程中产生的混叠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27°斜模式采样方式以降低采样后处理产生的锯齿等降质效应,通过分析线阵CCD采样过程中混叠的成因,将倒易晶胞应用于复原实际斜采样的遥感图像中。截止频率评价图像的分辨率证明:本文方法复原的图像较常规采样图像的分辨率提高了2.26倍。27°斜模式采样与倒易晶胞的复原方法可以应用到无高分辨率参考图像的遥感图像复原中,并可以减少混叠,使复原图像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实测,对分布于盆地内的新近系上新统-第四系下更新统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重新厘定了该区上新世-早更新世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层序。首次提出了该区上新统-下更新统三分方案,将该套河湖相地层重新划分为第四系下更新统香孜组(Qp^1-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组(N2^2g)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3个组、7个沉积相、11个岩性段,并为确定上新统与下更新统的界线位置提出了具体意见,为青藏高原乃至全球新近系上新统与第四系的研究、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5.
西藏阿里地区札达盆地第四纪砾石统计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西藏阿里札达盆地第四纪砾石层的砾组分析,以及对从基岩地层和第四纪砾石层的砾性、砾石粒度、砾态和砾向分析,阐述了札达盆地象泉河流域河流阶地和香孜地区第四纪砾石层的来源、成因、搬运方式及当时的水动力条件、古水流流向。研究表明,札达盆地的砾石层主要来源于盆地上部河湖相地层,砾石的风化程度普遍较低,象泉河流域古水流方向大致与现代河流的流向一致,伴随着青藏高原的整体隆升,象泉河流量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
在植被稠密覆盖区,野外岩性、地层可见度很低,已成为地质调查和找矿的瓶颈。长期以来,遥感界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应用廉价多光谱TM数据在这些地区进行区域地质填图和开展找矿方法的研究。本研究选择湘西贫困山区作为实验区,首先从植物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入手,找出不同植被微量元素与光谱响应之间的关系,然后综合利用区域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土壤地球化学数据、植被叶片成像光谱数据和生化成份分析数据等,建立成份、光谱与波段的关联进行合适的TM影像波段选择,最后应用遥感数据弱信息提取方法(MPH技术)对植被覆盖区进行快速的大面积岩性划分和异常信息提取,取得较好的地质填图和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7.
云南白秧坪矿化集团中区成矿构造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云南白秧坪帮化集中区位于兰坪-思茅印支燕山、喜马拉芽期成矿带的北段,成矿以中生代海相过渡到际相的碳酸岩建筑、碎屑岩建筑夹火山岩建造为基础,喜马拉芽期构造推覆有热液改造为主导作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利用共轭剪切破裂解析出断块掀斜前后的构造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本区喜马拉芽期构造运动有3期,早期表现为云龙-江城褶皱系边部发生较强烈褶皱变形,盆地内部以挠曲变形为主;中期为脆性变形期,整个褶皱出现SN向冲断系统,前期褶皱部分得以强化,其余地区广泛出现宽缓褶皱;晚期为松驰-挤压交替的调整期。  相似文献   
98.
对采自十八顷毫金矿区的黑云母、角闪石用阶段升温法进行^40Ar/^39Ar年龄谱研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认为黑云母的这似直线年龄谱的坪年龄(227Ma)及角闪石稳定坪年龄(288Ma)代表了韧性剪切带最新活动的时代;角闪石矿物年龄谱反映的后期热扰动(268Ma)反映区域退化变质作用发生的时代,269 ̄277Ma的年龄可能代表了退化变质同时的金矿化时代。  相似文献   
99.
山西平陆地区古近纪河湖相地层的重新厘定与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山西平陆地区河湖相地层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实测剖面,对分布于该区内的古近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重新厘定了该区古近系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层序,提供了新的ESR测年数据。将该套河湖相地层从新到老重新划分为:渐新统柳林河组(E3^2l)、小安组(E3^1x);始新统西滩组(E2^4x)、赵家岭组(E2^3z)、坡底组(E2^2p)、门里组(E2^1m);古新统坝头组(E1^1b)。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古近纪地层的研究与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