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在中国控制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疫情扩散与蔓延的大量科学实践活动基础上,从人地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出发,提出了各种致病因子在人地互动过程中转移路径的逻辑模型,进而又提出了控制SARS疫情发展的人地互动逻辑模型。从后一个模型出发,把中国SARS疫情的发展规律归纳为5种传播模式,即异类病毒转移传播模式、家庭和社区接触传播模式、医院和门诊感染传播模式、市内随机扩散传播模式和飞点跳跃跨区传播模式。其中,跨区传播模式的影响最广泛、危害最巨大、控制起来最艰巨、复  相似文献   
82.
The 1.07-m long lake core with 1 cm interval cutting, which was obtained by drilling in the South Hongshan Lake of Northwest Tibet, was dated by the 210Pb and 137Cs methods, and a 150-year consecutive lake sedimentary sequence (1840─1997) with 1.4 year resolution was obtained. Some environmental proxies, such as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otal nitrogen (TN), ratio of TOC to TN (TOC/TN), trace chemistry elements (TCE), CaCO3, grain size, richness of ostracoda etc. showed that they are of well coincidence. These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ried from the cold-wet perio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warm-wet period from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1920s and to the warm-dry period since the 1920s. There were sub-variations since the 1920s: the cold-dry/warm-wet fluctuation from 1922 to 1960, the intensively warm-dry period since 1960 with a short cold-wet period in the mid-1970s to the end of the 1980s. The humid period from the mid-1970s to the end of the 1970s and the dry period beginning from the early 1980s were well documented by climatic data of the nearby weather station records while the grain size was well correlated to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Compared with the records from Guliya ice core in the same area, the TOC proxy in the lake core indicating warm/cold conditions well corresponded to the ( 18O records representing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the ice core. However, the proxies with dry/wet significance in the lake core were different from the variations of snow accumulation reflected by the ice cor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chosen environmental proxies have clea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and the lake sediments can reflect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at high-resolution.  相似文献   
83.
MCC和一般暴雨云团发生发展的物理条件差异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GMS红外辐射亮温(TBB)资料,研究了2002年6月22日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7月23日的一般暴雨云团两者之间发生发展的环境场差异。结果表明,MCC发生在较弱的斜压环境里,对流层低层有明显的天气系统如切变线、中尺度低涡,中层可以没有低压槽参与,高层则出现在反气旋环流里。普通暴雨云团低层的影响天气系统和MCC类似,但中层往往和槽线相联系,高层则出现在急流入口区右侧。MCC对高温高湿能量的需求比一般暴雨云团更高,如要求高能舌范围更广、更深厚,对流不稳定区范围更大。MCC的动力强迫主要在低层,和较大的θse梯度联系密切,而一般暴雨云团的高空槽强迫作用显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84.
分析了雷电引入卫星小站系统的途径,阐述了卫星小站系统的防雷电措施,提出了构筑完整防雷体系保护系统设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西藏泽当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由地幔橄榄岩、辉长岩、玄武岩等组成,地幔橄榄岩中发育有少量辉石岩、辉长岩、异剥钙榴岩、斜长花岗岩和角闪辉长岩。本文研究的角闪辉长岩侵入于泽当地幔橄榄岩的辉石岩中,主要由角闪石、葡萄石+绿纤石和少量Fe-Ti氧化物组成。岩石中角闪石呈自形,伟晶结构,褐色,均一的干涉色,与交代成因的角闪石相比具有较高的Al2O3(7.0%~11.0%)、Ti O2(1.0%~2.5%)和Na2O(1.0%~1.9%)含量,指示其为岩浆成因;Fe-Ti氧化物以磁铁矿为主(Ti O2=1.2%~13.2%;Fe2O3=40.6%~61.4%;Fe O=31.1%~43.6%),与钛铁矿(Ti O2=36.2%~50.8%;Fe2O3=2.5%~24.6%;Fe O=33.0%~43.7%)经常呈矿物对共生或出溶钛铁矿,磁铁矿—钛铁矿计算矿物平衡氧逸度(-logfo2)为12.4~22.8,约为NNO+1,比正常MORB氧化程度高,指示岩浆结晶时具有较高的水逸度。其锆石εHf(t)值为11.0~19.8,显示亏损地幔源区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具有高的Al2O3(20.4%~22.4%)、Ti O2(1.0%~1.5%),低的Mg O(4.1%~5.5%)含量类似高铝玄武岩的特征。泽当角闪辉长岩可能由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含水岩浆经过演化(分离结晶作用等)形成的低镁高铝类似高铝玄武岩的岩浆结晶形成。然而样品严重亏损轻稀土(LREE),与常见于岛弧区的高铝玄武岩不同,可能为蛇纹石化的洋壳或地幔橄榄岩在俯冲早期脱水使得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导致。对泽当蛇绿岩中侵入岩及地幔橄榄岩进行更详细的调查研究将对揭示泽当蛇绿岩的形成环境构造背景提供更多的线索。  相似文献   
86.
萨嘎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YZSZ)的中段,主要由地幔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和玄武岩组成。在萨嘎蛇绿岩南侧分布一条熔岩带,与萨嘎蛇绿岩呈断层接触。该熔岩带呈北西西向展布,宽约1~3 km,长约150km。熔岩呈块状构造,气孔和杏仁状构造发育,斑状结构,基质为间粒间隐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钠长石化,含量15%~20%),及少量单斜辉石(约5%),单斜辉石(Wo=44~48,En=40~45,Fs=10~12)为含钛透辉石(Ti O2=1.46%)。根据硅碱图(TAS)分类,该套熔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类,整体表现为高钛、高铝和高钾,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Zr、Hf等高场强元素,轻重稀土强烈分馏,(Ce/Yb)N=7.30~14.18,平均值为11。萨嘎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裂谷火山岩一致,可能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本研究表明,萨嘎碱性玄武岩的地幔源区具有石榴子石残余,早期经历了橄榄石、单斜辉石等镁铁矿物的分离结晶。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萨嘎碱性玄武岩中锆石年龄较分散,产出的最年轻的一组锆石平均年龄为(54.2±1.4)Ma,它们的εHf(t)介于-11-+1.7之间,具有中元古代的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为壳源的捕获锆石,表明该套碱性玄武岩形成时代不早于始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87.
利用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沈阳地区三个高度大气颗粒物浓度和气象要素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高度颗粒物浓度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高度的颗粒物浓度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冬季数值明显高于春夏季.冬季,三个高度的PM2.5平均浓度为54.98±12.67μg·m-3、63.77±...  相似文献   
88.
1770年以来青藏高原错鄂地区古气候定量恢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1999年所采错鄂CE-1孔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与1955--1999年器测温度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获取了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与气候要素的定量关系,并据此恢复了1770年以来该地区的古气候。结果表明,错鄂沉积物中自生方解石氧同位素与气温显示出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降水相关性不明显;碳同位素刚好相反,它与降水负相关,而与气温相关性不显著。1770年以来,错鄂地区在20世纪初气候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900年以前降水偏少,为沼泽环境,1900年后降水增加,湖泊发育;1900年前后气温开始上升,30年代后期气温达到峰值,50年代初气温稍有下降。1935--1999年平均气温较前一百多年升高了近1℃。所获结果有较好的区域对比性。  相似文献   
89.
青藏高原现代湖泊变化与考察初步报告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青藏高原广布的湖泊敏感地记录着气候与环境变化过程的信息.因它在地球中、低纬度地区最少受人类活动干扰,环境的演化变迁忠实地反映了纯自然过程,因此继南、北极之后,青藏高原正在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新的热点地区.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绝大部分为封闭湖盆,湖泊水位的变化直接记录着流域内的水量平衡变化过程.可敏感反映气候的变化.湖泊水化学性质记录了湖泊自身的演化历史,湖泊沉积物则包含着丰富的湖泊物理、化学、生物的沉积过程信息,这些过程与气候、环境演变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探讨湖泊沉积物和湖泊水体中的物理、化学、生物…  相似文献   
90.
南四湖沉积剖面中色素与有机碳同位素特征的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泊沉积物中的色素含量与种类是研究湖泊初始生产力的湖泊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有机碳同位素比值反映了沉积有机物来源信息。本文在对南四湖沉积剖面中总有机含量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有机碳的同位素比值,同时通过剖面中色素指标的分析,揭示该湖泊环境演化历史。研究表明,南四湖成湖时代为2.45kaB.P.,成湖水体主要来自黄河泛滥;其次,南四湖东西沉积环境差异较大,西部(微山湖)主要受黄河泛滥影响,东部(独山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