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日本的主要油气田都位于从北海道中部延伸到本州东北部的地区。主要产油气地层一般是秋田盆地的中中新统(约12 ̄10Ma)女川组和其它盆地的同位地层。这些地层组主要由燧石岩、硅质页岩、硅藻岩、泥岩、泥灰岩和酸性火山碎屑岩组成。用岩石评价仪分析得出的相当于女川组的青森盆地的中新统大枥和女川组源岩的生油潜力表明,与该盆地的其它地层组相比,其生油潜力具最高值。TOC、S1和S2的平均含量一般增高的顺序是泥质岩  相似文献   
42.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秦岭地区的地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进  安海忠 《物探与化探》1995,19(4):286-290
本文介绍了利用YDC-1型音频大地电磁仪在秦岭地区进行音频大地电磁法勘探实例,勘探结果表明在干扰较小的秦岭地区,用音频大地电磁法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具有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3.
什么是化石?化石是古代生物遺留下來的一切东西。自地球上有了生命到現在已相当久了,有人推算約有五億年。在这样長久的时間里以生物个体寿命和地壳的变动來說,不知已有多少生物或生物群灭亡了;从前的地層被后來的堆積掩盖了,也有的被侵蝕掉了。今天地球上生活着的动植物,以及我們人类,是过去生物中一部分成員經过漫長的年代,变換了若干性質逐漸發展而來的。它們經过同自然环境的斗爭而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第一个长约400km的MT监测剖面上所获得的5次5-7级地震前后的资料。着重分析了在相当于大陆多震层深度范围内壳内介质的多种MT参数(视电阻率、相位、主轴方位角、扭曲度等).这些MT参数在大范围内的同步-同相变化和局部区域之间的超前、滞后变化、相对变化幅度随震中距增大而衰减的特征,可能分别对应着构造孕育型大震的地区性场兆和构造运动型强震的区域性场兆,形成了地震活动大背景叠加小背景的一种链式关系。运用"MT监测优显参数"进行择优监测,将可能为大陆地震的震源物理发展过程和中短期预报提供丰富可靠的判据。  相似文献   
45.
华北平原(河南)地下水资源管理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朝  兰自亭 《地下水》2005,27(6):440-442,463
本文在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利弊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从技术、管理、知识普及三方面探索合理开发利用的方案,以期达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46.
油页岩是一种灰白色-黑色高灰分(40 ̄80%)可燃烧的有机岩石,是石油的接替矿产,也是良好的化工、建材原料。一、油页岩的物质成分和开发应用前景油页岩又称腐泥煤,其物质成分包括有机质和无机矿物两部分。有机质为沥青、腐殖质,化学成分为碳、氢、氧、氮、硫。无机矿物有石英、粘土矿物、方解石、硅酸铝、氢氧化铁、硫化物和硫酸盐。油页岩的有机质部分可以加工页岩油,提制汽油、煤油、柴油、石腊、沥青、润滑油及木材防腐剂、枕木油、软化剂,也可以制备酚、吡啶、合成氨等化工产品;可以直接燃烧,用于发电或制备煤气。其无机矿物可以提取稀有…  相似文献   
47.
氡气测量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氡气测量结果地表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壤湿度、测孔中的温度、气候等。一般土壤湿度变化不大时,湿度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当土壤湿度达100%时,即测孔中有水情况下,取样片的吸附能力大大减弱。通过晴天、雨天、雨后实测试验表明,晴天氡气异常比雨天或雨后天气要明显的多。  相似文献   
48.
计算土壤水滞后微分水容量(dθ/dp)有四种方法,本文将分别描述并进行对比。这四种方法包括早期研究中常用的三种,第四种是要用到土壤水力坡度的坡度法。它们被广泛地采用,这是因为这些方法易于使用,而且所有较高次的滞后曲线都可只从土壤水主滞后特性曲线得到。对某一类型土壤,当土壤水压力水头在-36至-25厘米之间循环变化时,过渡点法和坡度法能得到可观的排水量。当用这些方法大量模拟吸水———脱水循环时,效果不太令人满意。对三个试样,用这四种方法所模拟的初始吸水或脱水曲线,都只是某一段与实际吻合较好,而且当把这四种方法分别用于模拟的滞后水流数值模型的一部分时,其效果都很好。但是,考虑到使用的简单性和计算机的有限内存,对大多数模拟应用来说,计算土壤水滞后微分水容量时,应该选用直线法。  相似文献   
49.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1960~2000年500 hPa高度场10°×5°经纬度月平均资料,采用EOF、SVD方法,分析了北太平洋涛动区(25°~70°N,140°E~150°W)500 hPa高度场季节变化特征和中国东北区80个测站降水场相关。结果表明:(1)北太平洋涛动区500 hPa高度场冬季EOF第1载荷向量场呈由北向南的“-,+”波列分布,这种北南分布相反型,占总体方差贡献的40%,可以表现为北低南高,类似地面气压场涛动 (NPO) 的正位相阶段,反映了40年北太平洋中高纬度上空以东亚大槽为定常波的大气环流基本模态,亦是NPO呈正位相阶段的主要成因,反之,类似地面气压场涛动(NPO)的负位相阶段,第2载荷向量场呈整体“+”值分布,占方差贡献28%,该模态则表现为东亚大槽被长波脊替代的与气候基本模态呈相反分布的异常环流型;夏季第1载荷向量场基本模态则为全区的正值分布,占总体方差贡献的30%,第3载荷向量呈北“+”南“-”的分布,占方差贡献的13%,表明夏季500 hPa高度场NPO不是主要模态;春秋两季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NPO模态;(2)北太平洋涛动区500 hPa高度冬季平均场与东北区夏季降水场呈由北向南的“+,-”相关波列,存在显著的相关性(α>0.01), 第1对SVD奇异向量占总方差贡献的49%,当NPO区前冬500 hPa高度场呈负位相阶段时,东北区夏季降水偏多,反之,东北区夏季干旱少雨,其它季节亦有类似隔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0.
文中利用1948—2002年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1958—2002年ECWMF再分析资料,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618个测站1961─2005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作者确定的东亚夏季风(EASM)建立标准,探讨东亚夏季风在南海爆发以后继续向北和向东推进活动范围、建立、持续和撤退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给出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EASSM)的定义,计算其建立时间(候)和空间分布,发现EASSM除继续向北推进的方向外,在20°─25°N还有明显向东的分支,以及向西稍偏北的分支,107.5°E以西的季风建立等时线梯度十分密集,而以东的等时线梯度很小,季风建立的等时线的总体以110°─115°E为轴心、明显向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凸起的近于折线的分布,表明EASSM先在中国大陆建立,而同纬度的中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夏季副热带季风后建立;(2)撤退的等时线则近于与建立的等时线相反分布,沿120°E的方向凸向南,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和近海地区先撤退;(3)给出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EASSM建立的概率等值线的空间分布,我们尝试定义了<35%概率等值线的地区为其影响的边缘地带,北边界始于黑龙江省北部48°N附近向东南经由黑龙江省南部和俄罗斯滨海省,穿过日本海止于日本北海道南部,其西边界由东北向西南沿中蒙边境止于青藏高原。20世纪90年代北部边缘地带与多年平均比偏南3─5纬度,而西部边缘变动较小,只向东偏了1个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