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1.
松科1井是中国大陆第一口以白垩系陆相地层为主的全取心科学探井。通过取心样品的系统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泥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演化及有机质沉积环境在纵向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一段泥岩有机质丰度最高,有机碳一般大于2%,平均为3.21%,发育优质烃源岩,其次在青二、三段、姚家组和嫩江组一、二段中也均发育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的源岩层。纵向上泥岩有机质丰度显示出从高向低的9个韵律性变化,反映了湖相沉积过程中气候与水体环境、生物发育及有机质保存条件的周期性变化。青一段泥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较高的甾烷含量反映以藻类输入为主,较高的伽马蜡烷和低的Pr/Ph及甲藻甾烷的存在反映该时期水体具有盐度分层和强还原的沉积环境,可能与海侵有关。青二、三段泥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Ⅱ型,伽马蜡烷和Pr/Ph等多项指标反映出该时期水体呈现振荡变化,有机质受陆源影响加大。姚家组有机质类型变化大,一部分为Ⅰ—Ⅱ1型,另一部分则Ⅱ2—Ⅲ型,较高丰度的泥岩通常具有较好的有机质类型,多项指标反映出该时期沉积环境波动较大。嫩江组一、二段泥岩主要以Ⅰ型和Ⅱ型为主,4-甲基甾烷的存在反映具有沟鞭藻的贡献,较高的伽马蜡烷和低的Pr/Ph反映水体有盐度分层。有机质成熟度指标反映青二、三段中部泥岩开始进入成熟,源岩开始大量生油的深度在1500m。  相似文献   
12.
环雷州半岛近海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布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雷州半岛近海43个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沉积介质条件(包括沉积物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沉积物TOC、TN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影响有机碳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环雷州半岛近海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在0~0.79%之间,平均值为0.26%。与中国其它近海海域相比,环雷州半岛大部分近海区域海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明显偏低,为有机质贫乏区,仅雷州半岛西南部流沙湾近海海域为TOC相对高值区。总氮含量也不高,在0.011%到0.100%之间,TOC与TN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且平面上TOC与TN分布高度重合,显示氮元素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TOC/TN比值在5.1~14.3之间,表明沉积有机质具有陆源输入和海洋自生来源的混合特征,但以雷州半岛西侧北部及东侧中部海域受陆源有机质输入影响更大。大多数站位海底沉积物粒度构成以粉砂为主、粘土次之,少数站位以砂质沉积为主。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粘土及粉砂含量呈弱正相关性,与沉积物pH值、Eh值及砂含量呈弱负相关性,这表明海底沉积物有机质丰度受有机质来源输入、海底氧化还原状态和沉积水动力条件(沉积物粒度)等因素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3.
冷泉渗漏区海底微生物作用及生物标志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有冷泉活动和水合物产出的海底环境中,甲烷氧化古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十分发育,它们主导着海底天然气(主要是甲烷)的缺氧氧化作用,并在海底碳循环和生物种群繁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底天然气渗漏活动区的甲烷氧化古细菌使渗漏CH4缺氧氧化为HCO3-,硫酸盐还原细菌使SO42-转化为HS-,从而使细菌微生物获得生命所需的能量,生物种群得以发育和繁衍。甲烷氧化古细菌有ANME-1、ANME-2、ANME-3三个种群,形成相应的醚类异戊二烯类和类异戊二烯烃类生物标志物。硫酸盐还原细菌有Desulfosarcina和Desulfococcus两个主要的细菌群落,形成二烃基甘油二醚和脂肪酸生物标志化合物。这种天然气渗漏区内微生物活动产生的生物标志化合物都具有特别负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为-41.1‰~-95.6‰,说明微生物群落在生命代谢过程中摄取了来自甲烷的碳,同时也反映了天然气渗漏系统缺氧带存在的古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活动。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业已发现的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河北滦平盆地高等植物叶腊碳同位素正偏,是weissert缺氧事件的陆地响应,weissert缺氧事件可能是全球性缺氧事件,而不是区域性的缺氧事件.叶腊烷烃单分子碳同位素正偏有两种不同的机制:早白垩世分子碳同位素正偏主要反映的是大气CO2水平增加;晚白垩世分子碳同位素正偏主要反映的是陆地植物类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对2018年1月在广东环雷州半岛近海海域采集的海底表层沉积物、鲬鱼(Platycephalus indicus)进行汞含量的测定,分析比较了鲬鱼不同部位汞含量的差异,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沉积物和鲬鱼的汞污染状况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环雷州半岛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汞含量范围为0.005×10-6~0.359×10-6,平均值为0.081×10-6,雷州半岛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汞含量高于南部和西部海域。鲬鱼的鳃中汞含量范围为0.032×10-6~0.034×10-6,平均值为0.033×10-6;肌肉中的汞含量范围为0.065×10-6~0.080×10-6,平均值为0.073×10-6;肝脏中的汞含量范围为0.228×10-6~0.270×10-6,平均值为0.249×10-6。鲬鱼样品的汞含量都呈现出肝脏>肌肉>鳃。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雷州半岛海域鲬鱼受到汞的轻微污染,雷州半岛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存在汞污染生态风险,而其南部、西部海域尚未受到汞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上扬子区古生界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勘探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的微观孔隙是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以及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的重要指标。对上扬子区遵义、通江、广元等地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上二叠统大隆组的页岩进行采样,运用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和压汞实验对这些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隆组页岩具有很低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其中孔径小于100 nm的孔对孔隙度的贡献率在10%左右,主要孔隙类型为草莓体黄铁矿晶间孔;龙马溪组和牛蹄塘组页岩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50%~80%以上的孔隙度来自小于100 nm孔的贡献,主要孔隙类型是干酪根孔隙和溶蚀孔隙。认为页岩微观孔隙的发育与页岩的类型、溶蚀作用以及成熟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扬子地台寒武系泥页岩甲烷吸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敍  王思波  曹涛涛  宋之光 《地质学报》2013,87(7):1041-1048
对采自扬子地区寒武系黄柏岭组、幕府山组和牛蹄塘组的泥页岩进行了甲烷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所分析页岩的TOC含量在1.08%~4.16%之间;粘土矿物含量在36.7%~62.3%之间。页岩样品甲烷吸附量测定结果显示,寒武系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与页岩TOC含量之间总体上呈正相关性,表明有机质丰度是控制页岩甲烷吸附能力的重要因素。而粘土矿物总含量与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之间缺乏相关性,仅蒙脱石含量与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呈正相关性,显示个别粘土矿物具有较强的甲烷吸附及影响页岩吸附性能的作用。寒武系不同地区页岩吸附性能存在显著差异,遵义牛蹄塘组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在2.76~5.30mL/g之间;南京幕府山组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在1.36~4.35mL/g之间;池州黄柏岭组泥页岩甲烷最大理论吸附量在1.63~2.72mL/g之间。此外,寒武系不同地区页岩有机碳含量与甲烷吸附量之间关系变化很大,显示页岩吸附量不仅受有机质丰度类型的影响,而且受有机质成熟度、区域地质演化以及粘土矿物吸附等多种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松科1井青山口组沉积有机质特征及生烃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辽盆地陆相白垩系科学钻孔松科1井青山口组连续取芯剖面开展了一系列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从有机质丰度、烃类组成、萜类生物标志物及岩石热解参数等方面对该层段沉积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和生烃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有机质类型、丰度组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分布;松科1井所在区域的青一段和青二三段底部总厚153.64m的沉积层段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含量在2.32%~5.24%之间,有机质类型以腐泥质I型为主。IH指数在355~594mg/g之间,生烃潜力指数在11.8—27.0mg/g之间,是具有极高生烃潜力的优质烃源岩;青二三段中上部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岩石热解参数显示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为主,其中顶部以Ⅲ型为主,中部以Ⅱ型为主;综合生烃潜力指数表明青二三段中下部仍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属于中等至良好烃源岩。TOC与,H相关性显示有机质特征在剖面上的阶段性变化可能主要受原始有机质埋藏保存条件的控制,即在沉积环境条件不利于有机质埋葬保存时,有机质被大量氧化分解,造成有机质丰度降低、有机质类型变差;而当水体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埋藏保存时,大量有机质的堆积保存导致优质烃源岩的形成。要强调指出的是,松科1井所在区域青二三段底部厚达80m富有机质沉积是与青一段性质、厚度相当的优质富有机质烃源岩,应作为松辽盆地扩大油气资源潜力的重点勘探评价方向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不同气候带黄土中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兰州黄土和下蜀黄土中粘土矿物的X衍射分析基础上,对我国不同纬度和气候带的五个黄土剖面(点)中的粘土矿物组合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与古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中粘土矿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从西北到东南,随着纬度的逐渐降低,黄土中的粘土矿物组合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绿泥石含量的逐渐减少和蛭石含量的逐渐增多。位于温带半干旱区的兰州黄土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要粘土矿物,而位于亚热带湿润区的大港下蜀黄土则以伊利石和蛭石为主要粘土矿物。黄土中含有较多量的绿泥石可作为黄土母质堆积后干冷气候和微弱风化的标志,而蛭石和蛭石/绿泥石混层矿物含量的增加指示了风化强度的增强。因此,黄土粘土矿物组合特征不仅反映物源区古环境信息,而且指示了黄土堆积期后的生物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嫩江组脱羟基维生素E的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宋之光 《地球化学》2010,39(5):469-478
脱羟基维生素E是沉积物(岩)中一类具有水体盐度指示意义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在现代和古代沉积物及原油中均有检出。在松辽盆地松科1井晚白垩系嫩江组岩芯样品中检测发现的脱羟基维生素E系列化合物显示脱羟基维生素E的组成分布在剖面上的变化主要反应了沉积埋葬时的环境盐度、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而与母源组成、有机质成熟度等无明显相关性,其中,δ-MTTC在咸水还原性环境最为丰富,而在低盐的半咸水-淡水氧化性环境中基本缺失,Ⅱ一MTTC在所有盐度环境中都很丰富,γ-MTTC的丰度则在盐水-咸水环境中明显高于低盐半咸水环境,而且在盐水环境中γ-MTTC〉β-MTTC-咸水环境显示γ-MTTC〈β-MTTC。研究发现,α-MTTC/γ-MTTC(cur)可作为Ⅱ-MTTC/δ-MTTC(α/δ)比值的替代指标,当Ⅱ-MTTC/γ—MTTC比值小于2时为盐水环境,比值大于15时为半咸水-淡水环境,介于之间为咸水环境。相关参数及综合分析显示嫩江组一、二段沉积时期水体盐度及氧化还原条件显著不同,嫩一段主力烃源岩沉积时期以与海水盐度相当的咸水、存在水体分层的还原性湖泊环境为主,顶部出现短期戚化的盐水环境,而嫩二段主要为半咸水-淡水氧化性湖泊环境,盐度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