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81.
水泥改良土具有强度高、变形小、施工操作简单、质量控制容易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路基填筑、基坑回填、边坡防护和地基换填。水泥土裂缝影响路基工程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危及铁路路基安全。因此,铁路路基设计需要对路基填土的抗拉强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水泥改良土抗拉强度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水泥改良土的抗裂性能是影响工程应用的重要因素,拉伸强度是衡量水泥土抗裂性能的关键指标。本文基于常规无侧限压缩仪自行设计了直接测量水泥改良土拉伸强度的单轴拉伸试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水泥掺量(A)、龄期(t)、含水率(w)和干密度(ρd)对水泥改良土单轴拉伸强度(σt)的影响,水泥改良土的单轴拉伸强度随水泥掺量、龄期和干密度增加而增加,随含水率增加而减小,建立了水泥改良土的单轴拉伸强度与et/A(et是水泥改良土的孔隙比)之间的指数函数关系。结合水泥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基质吸力的测试结果,建立了单轴拉伸强度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基质吸力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82.
王浩  黄文骞  王健 《海洋测绘》2021,41(2):44-48
针对目前传统大气辐射传输模型使用时难以确定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问题,提出一种仅依靠影像自身信息的大气校正算法,该算法针对南海水域清澈的特点,将暗像元法和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相结合,通过暗像元匹配和迭代运算确定气溶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Sen2cor算法相比大气校正后的地物剖面光谱曲线基本一致,校正后影像能够反映出水深与蓝绿...  相似文献   
383.
钨(W)是重要的关键性金属资源之一,广泛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及军事工业等领域.中国钨矿资源丰富(储量占全球?60%,年产量占全球?80%),是世界上重要的钨金属资源基地,其中华南地区(赣南-粤北-湘南)是中国钨矿成矿带重要产区.充分了解其矿床成因、精细成矿过程和矿床分布规律,将进一步指导矿床的寻找和勘查.成矿时代是解决...  相似文献   
384.
沙尘天气对榆林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娟  王浩  刘杰  王越  卢立栋  陈洁 《中国沙漠》2021,41(2):59-66
基于2013-2018年榆林市沙尘天气和环境空气质量逐日数据,定量分析了沙尘天气对榆林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绝对贡献和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沙尘天气对榆林市AQI的贡献率为0.7%-11.1%(平均值±标准差6.4%±3.8%);对PM10的绝对贡献为 1.0-13...  相似文献   
385.
针对既有城市蔓延测度研究中测度单元和尺度单一的问题,该文通过构建本地化的加权城市扩散模型,以北京市为例,探究城区、城区缓冲区、市辖区等不同尺度对城市蔓延测度的影响,并在1 km2格网、区县、主体功能区等不同单元上分析2000—2020年的城市蔓延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高度蔓延地区随时间变化不断向城区外围转移。其中,2000年城区尺度下的城市蔓延程度最高,而2010、2020年则变化为城区3 km缓冲区尺度;(2)城市蔓延受交通辐射影响较大,且高度蔓延地区由高速公路附近区域逐渐向环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区域演变;(3)中心城区蔓延程度呈现降低趋势,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中蔓延程度始终保持最低水平。该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治理、城市更新与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6.
为了研究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作用下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局部抗震性能,针对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进行局部抗震性试验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某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工程进行分析,构建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分别输入0.4g、0.5g、0.6g的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测试不同深基坑施工阶段和插入比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性能,并研究不同地震烈度对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位移的影响。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获取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位移以及加速度响应,实现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局部抗震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与深基坑开挖深度、插入比和地震烈度有关。其中,深基坑开挖深度和地震烈度与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成反比,而插入比与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成正比,且能够有效提高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87.
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的用水评价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祖昊  王浩  贾仰文  张学成  庞金城 《水文》2011,31(1):8-12,25
用水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现行的用水评价存在4个方面的不足,即:缺乏供用耗排统一评价,缺乏用水过程与自然水循环过程的统一评价,缺乏地表用水和地下用水的统一评价,缺乏用水量与用水效率和效益的统一评价。以上4个方面的不足,导致评价结果不准,评价内容不能满足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基于流域二元水循环理论,通过理论推导,本文提出了基于流域二元水循环全过程的用水评价方法,即体现4个统一评价的评价方法:供用耗排统一评价,用水过程与自然水循环过程统一评价,地表水和地下水用水统一评价,用水量与用水效率、效益统一评价。所提出的方法对用水评价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8.
淤泥--一种新型的矿产资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宜吉  王浩  吴曙亮 《江苏地质》2003,27(3):185-186
淤泥是以含水铝硅酸盐为主的各种矿物的混合物 ,是一种资源量丰富和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新类型矿产资源。1 成因类型淤泥可分为自然与人工两成因类型。1 1 自然成因类型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各种淤泥。①海岸带淤泥 :沉积于非基岩海岸河口一带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淤泥 ,即海岸滩涂带淤泥。②河流淤泥 :在平原区由于河水流速变缓而沉积于河床中的淤泥。③湖泊淤泥 :河流搬运的粘土在流入湖泊时因流速变缓而沉积于湖泊中的淤泥。④沼泽淤泥 :湖泊萎缩、湖水变浅或干涸过程中形成的淤泥 ,即沼泽化形成的淤泥。⑤泻湖淤泥 :封闭或半封闭的海湾形…  相似文献   
389.
作为无颌类脊椎动物的现存代表之一,日本七鳃鳗(Lampetrajaponica)是研究免疫系统起源与进化的重要模型。为了探究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信号通路在日本七鳃鳗免疫调节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克隆了日本七鳃鳗TGF-βⅠ型受体基因(L-Tgfbr1)的编码序列,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335 bp,编码444个氨基酸残基。L-Tgfbr1蛋白含有已知的TGF-βⅠ型受体分子的主要功能结构域,其中位于胞内的丝/苏氨酸激酶催化结构域保守性较高。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Tgfbr1处于脊椎动物Tgfbr1蛋白的底端进化枝上,表明其在Tgfbr1进化史中具有原始性地位。实时定量PCR结果发现,L-Tgfbr1在心脏等组织中的转录水平较高。利用脂多糖注入七鳃鳗激活其先天性免疫应答,L-Tgfbr1在肾脏、鳃、髓小体、肝脏、白细胞、口腔腺中的转录水平呈现一过性的迅速上调。利用免疫印迹进一步验证了脂多糖免疫24 h时后L-Tgfbr1在白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发现L-Tgfbr1蛋白主要分布于七鳃鳗白细胞和髓小体细...  相似文献   
390.
苏鲁造山带南缘基础地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鲁造山带南缘发育的超高压变质成因的榴辉岩带是整个中国中部造山带折返抬升最高部位,具有较典型的造山带根部特征。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查明区内发育岩石地层有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东海岩群、中新元古代锦屏岩群和云台岩群,呈一系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岩块分布,岩石中密集发育晋宁期韧性推覆剪切带和右形走滑韧性剪切带,后期普遍为印支期滑脱韧性剪切带叠加,形成复杂的韧性剪切系统,是阜宁期华北板块南缘地体拼贴B型俯冲碰撞作用、晋宁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软碰撞作用和印支期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A型俯冲碰撞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