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7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803篇
测绘学   341篇
大气科学   513篇
地球物理   370篇
地质学   1545篇
海洋学   256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218篇
自然地理   17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酚氧化酶 (phenoloxidase,PO)参与无脊椎动物的防御反应。在无脊椎动物中 ,PO一般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酚氧化酶原 (prophenoloxidase,proPO)存在[1]。无活性的 proPO在丝氨酸型蛋白酶作用下转变成具有活性的PO。丝氨酸型蛋白酶本身也以酶原的形式存在 ,可被细菌和真菌等的细胞壁成分激活。酚氧化酶及其因子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酶级联反应系统 ,即所谓的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 (prophenoloxidase activatedsystem ,proPO AS)。该系统由PO、蛋白酶、模式识别蛋白和蛋白酶的抑制剂构成。proPO AS能被微生物的细胞壁成分如β 1,3 葡聚糖等…  相似文献   
32.
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变形特征及其破裂机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1年11月18日,西藏那曲崩错附近发生了一次8级地震,地表产生了长达约91公里的破裂带。本文总结了该破裂的几何、位移分布特征,讨论了破裂的形成机制和崩错地震的发震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33.
在构造和气候的综合作用下,本区在早第三纪成为一个大型裂谷湖盆,并在沙四、沙三和沙一期因受古太平洋海泛影响而具有"近海"湖盆的特征,其演变经历了初始形成-强烈扩张-晚期扩张-收缩干涸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湖侵-湖退旋回和湖泊早期形成-中期扩张-晚期收缩三个亚旋回。  相似文献   
34.
随着GPS应用的普及,高斯投影在测量中出现的机会越来越多。许多文献上都给出了推导过程,这个推导过程的运算量是非常大的,而且计算精度难于提高。经过研究,一种易于编程的递推公式被发现,虽然这个公式在计算量上没有减少,但是可以较好地解决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35.
地壳的拆离作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约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伸展条件下的地壳拆离作用是岩石圈减薄的重要浅部构造响应。晚中生代时期的伸展构造(包括拆离断层、变质核杂岩构造和断陷盆地)在华北、华南、东北和东蒙古及贝加尔地区普遍发育,它们切过上部地壳(断陷盆地)、中、上地壳(拆离断层)或中部地壳(变质核杂岩)。地壳拆离作用具有运动学极性(NWW或SEE)、几何学宏观(区域)对称与微观(局部)不对称性、遍布全区但不均匀性,以及形成时间的跨越性(140~60Ma)等特点,并使得地壳和岩石圈发生显著的减薄。本文研究揭示出现今岩石圈厚度变化与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的发育程度和分布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变化的基本规律是,除新生代裂陷发育区岩石圈厚度明显较小且厚度有迅速变化外,从华北向贝加尔地区总体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加厚,也即东亚地区岩石圈具有楔形形态。晚中生代时期的地壳(或地幔)拆离作用伴随着广泛的岩石圈减薄作用,区域岩石圈同时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减薄和破坏,华北克拉通在这一时期的破坏仅仅是区域岩石圈减薄在华北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6.
地质工作是一个科学技术密集的行业。作为地质矿产工作,要想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取得突破,在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评价中取得成效,归根结底,取决于地矿行业的自然科学专家、管理专家对我国地质情况的认识深度,取决于对规律的把握程度。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东南部地区中晚奥陶系砂岩中重矿物分析研究,表明库鲁克塔格露头样品稳定重矿物为锆石-电气石-石榴石-磁铁矿-赤褐铁矿组合,孔雀1井样品稳定重矿物为锆石-石榴石-电气石-白钛石组合,二者有些差异,但分析结果反映了同样的母岩性质.研究区内沉积岩母岩主要来自于酸性、中基性岩浆岩和部分变质岩,为混源产物.结合对地震剖面的分析,认为研究区物源来自南(阿尔金造山带)和北(库鲁克塔格隆起)两部.根据稳定重矿物ZTR指数判断,南、北两个方向而来的沉积物在孔雀1井附近交汇,并沿各自路线运移、沉积.  相似文献   
38.
对河南省栾川县大练沟泥石流治理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开采只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开采的矿渣乱排乱放现象非常严重,严重破坏了环境,象这样的矿山在全国各地有很多,随着时间的发展,松散堆积的矿渣在洪水的作用下顺着沟道倾泻而下,形成泥石流,对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威胁,矿山泥石流逐步发展,进入发展期和活跃期,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对这样的泥石流沟进行研究和治理是很有必要的。在对河南省栾川县大练沟泥石流的治理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现总结归纳出来,希望对类似泥石流沟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9.
(1)透镜状菱形断块及其对花岗岩型高品位铀矿床的控制 走滑叠接带所形成的透镜状菱形断块是花岗岩型高品位铀矿床最普遍、最重要的成矿构造场地.矿床定位于菱形断块内,如苗儿山矿田由新宁一资源断裂的次一级控制断裂双瓜断裂、天金断裂、香草坪断裂、茶狮断裂、孟沙断裂呈向北撒开,由南收敛的走滑带状叠接,形成东西高角度对倾、具地堑式正断层组合的菱形断块,控制了沙子江、双滑江及孟公界等高品位铀矿床分布(图1).  相似文献   
40.
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是喜马拉雅特提斯洋壳和地幔的残余,以洋中脊型(MORB)岩石组合为主,被认为是中生代冈瓦那板块裂解再拼合的一条缝合带(王希斌等,1987;肖序常,1984).蛇绿岩带的罗布莎岩块中产有我国目前最大的铬铁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