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29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阐述了蒙库早泥盆世火山沉积盆地的构造特征.通过对该盆地火山沉积构造演化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其结果认为,该盆地是一个明显的非对称的陆内裂谷,其火山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二个阶段:早期石英角斑质火山沉积阶段和晚期细碧-角斑质火山沉积阶段.由于蒙库铁矿床的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二个火山沉积构造演化阶段,因此铁矿床集中产于向斜构造的核部地层,并与细碧-角斑岩建造关系密切.后期的变质变形-岩浆侵入作用又对海底喷流沉积矿床起到了明显的改造-叠加富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2.
新疆西天山的群吉萨依中基性侵入一次火山杂岩体,形成于晚古生代晚期后碰撞造山的裂谷构造环境。群吉萨依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该中基性侵入一次火山杂岩体中。其中,Ⅱ号铜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筒中,这个发现为该区铜矿找矿提供了新的找矿线索,可将隐爆角砾岩筒型铜矿床作为铜矿找矿的主攻类型。由于隐爆角砾岩筒是直接控制铜矿化蚀变作用的火山机构,因此,群吉萨依铜矿点具有形成大型隐爆角砾岩筒型铜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3.
新疆沙尔布尔海底火山喷流沉积磁铁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沙尔布尔铁矿床形成于古岛弧区内的局部拉张环境。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串珠状产于中志留统沙尔布尔组顶部 ,具多层产出特征 ,矿石具块状、条带状、浸染状构造。矿体附近有红碧玉 ,矿床具“底蚀特征”及底板矿化特征。磁铁矿矿石、矿物及红碧玉的稀土元素含量总量低、具负铈、负铕异常 ,属轻稀土富集型的特征。磁铁矿爆裂温度高达 370~ 4 30℃。成矿流体是以岩浆水为主 ,混有古大气水的混合流体。磁铁矿矿石中之石英的 δ30 Si与碧玉的 δ30 Si相近。据此提出矿床为海底喷流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24.
东川矿区几个关键构造问题与铜矿远景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初步提出了东川大型推覆体的几何结构、烂泥坪黑矿尖子控制特高品位裂隙富矿的层控脉型脆-韧性剪切带及白锡膜矿段的构造推覆模型。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著者们认为:东川地区具有发展成超大型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因而生产矿山仍有地质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5.
初洞岩体是一个罕见的复杂地质体。它以其独特的岩石外貌、多期次的矿物世代、罕见的组构特征及复杂的变形机制而不同其它岩体。在研究其岩石结构构造基础上,对反映其成因信息的组构特征进行了理论解释,并将其命名为流改质碎斑岩──一种底辟构造岩。进一步研究后提出:流纹斑岩、碎斑熔岩及流纹质碎斑岩组成“三位一体”的次火山侵入杂岩体,并依此建立起特殊构造环境下岩石分阶段逐渐自碎的一种新底辟构造机制。  相似文献   
26.
新疆阔尔真阔腊金矿床中伴生钴的发现及其找矿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阔尔真阔腊金矿床位于新疆准噶尔西北缘的萨吾尔山东部,形成于晚古生代岛弧构造环境,受隐爆角砾岩筒控制,其容矿岩石为中泥盆统萨吾尔山组的岛弧型富钠质安山岩。金矿石中硫化物的钴含量较高,为0.007×10-2~0.15×10-2,平均0.04×10-2。19个样中,Co≥0.02%的有14个,占74%,往深部钴含量有变富倾向。建立了阔尔真阔腊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二阶段成矿的套叠式结构找矿模型,开拓了阔尔真阔腊矿区的找矿思路。阔尔真阔腊金矿床中伴生钴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找矿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7.
艾丁克罗赛岩体位于名的喀拉通克-南马克苏特铜镍成矿中基性岩带的中部,产于那林卡拉-吉木乃二叠纪叠加型陆相断陷火山盆地,形成于海西晚期后碰撞造山的陆内裂谷构造环境,区域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它属于与铜镍成矿有关的岩体,并经历了较好的深部岩浆分异作用,其铜镍硫化物矿浆熔离作用强度虽比喀拉通克含矿岩体相对偏弱一些,但是仍具有形成比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相对贫化一些的块状硫化物铜镍矿体的成矿条件,而且不排除在其它地区史晚期的隐伏岩体形成较好的铜镍硫化物矿床可能性。  相似文献   
28.
文章重新厘定了桂东南原定为“寒武系”地层的时代,确立了海西期云开变质核杂岩体结构;提出本区金银矿床分为混合岩化—岩浆热液型和变质—岩浆热液型的成因类型,建立了金银矿床成矿模式,即地槽发展时期形成矿源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促进金银组分活化迁移与初始富集,剥离作用使金银组分再次迁移富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指出找矿重点为云开隆起区外侧及边部断裂带。  相似文献   
29.
广西古潭重晶石矿床中,与矿体密切伴生的硅质岩呈层状产出,具显微隐晶-细晶质结构、球粒结构,并具明显的层纹状构造及条带状构造,结合硅质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及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的综合研究表明,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30.
新疆温泉县北达巴特斑岩铜钼矿的蚀变带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达巴特铜钼矿赋存于酸性次火山.浅成斑岩体中,其矿化作用呈上铜下钼的双层矿化结构模式。蚀变作用可划分为二期:早期蚀变作用发生在主成矿期之前,表现为黑云母化和钾长石化;晚期蚀变作用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硅化、绢云母化、水白云母化、伊利石化、萤石化、电气石化及绿帘石化等,其成因类型可确认为斑岩型铜钼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