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192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638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1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学旅游地的空间重构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宁  朱竑  刘晨 《地理科学》2014,(12):1462-1469
文学和旅游之间关系十分密切,以文学旅游地为切入点,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凤凰古城如何通过文学和旅游的影响实现其空间重构,得到结论如下:1开发者的旅游开发行为迅速改变了凤凰的社会经济结构,在其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权力主体(政府、开发商、小成本经营者、旅游者等)之间的权力博弈实现了空间的"权力化"重构;2以沈从文及其作品等为代表的湘西文学作品和旅游者的地方想象共同建构了凤凰古城的地方形象,文学和旅游的"邂逅"赋予凤凰诗性的想象空间,实现了凤凰古城诗性空间的构建;3权力空间和诗性空间的建构过程是相互影响的:权力空间的构建过程中包含了权力主体对诗性空间建构过程的运用;反之,诗性空间的建构过程也包含着不同权力主体对空间的利用和争夺,并受之影响。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山地灾害研究进展与未来应关注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3.
长江中游生态区湿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空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长江中游生态区湿地类型、湿地植被和鸟类生境分布情况及湿地保护体系现状,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初步构建了合理保护长江中游生态区湿地的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长江中游生态区已建立了各级不同类型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共78个,使大约33.6%的湿地面积受到了保护:但仍有3种湿地型和2种自然湿地植被没有纳入保...  相似文献   
994.
凹陷向斜区岩性类油藏是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以松辽盆地升西-徐家围子向斜葡萄花油层为解剖对象,在向斜区构造单元细分基础上,对不同构造部位油藏类型和油水分布规律进行剖析:向斜外缘缓坡区主要发育油水界面相对统一的构造-岩性油藏;向斜过渡陡坡区主要发育上油下水或油水互层的断层-岩性油藏;向斜中心深洼区主要发育油水到置的岩性油藏;油平面上受断层密集带背形构造控制呈“条带状”分布,垂向上受沉积演化序列和微相物性差异影响“择层”分布。进而对向斜区油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得出向斜区成藏的4个主控因素:①有效烃源岩匹配古构造决定南北构造单元油富集差异;②油源断层组成油优势输导通道;③微相物性差异造成高孔渗分流河道砂体为油聚集优质储层;④断层密集带背形构造构成油富集主要部位。最终建立了向斜区4种成藏模式:①向斜中心深洼区断层密集带背形构造控藏模式;②向斜中心深洼区断层密集带间油选择性充注分流河道控藏模式;③向斜过渡陡坡区反向断层遮挡控藏模式;④向斜外缘缓坡区正向构造圈闭控藏模式。  相似文献   
995.
长白山地区晚新生代火山地貌形态研究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地区晚新生代火山岩规模巨大而且来源复杂。本次研究主要基于新生火山岩与基底地质体在地貌形态上的差异及火山口群和锥状火山口的地貌特征,利用ASTER-GDEM数据,通过地形高程、地势起伏度、坡度、典型剖面、地形参数等分析手段,对比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对长白山晚新生代火山岩区的地貌形态进行解译、分析。解译所得到的研究区晚新生代火山岩、火山口群和锥状火山口的分布特征与地质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地形剖面分析揭示甄峰山火山口群呈现熔岩高地的地貌特征,指示裂隙式火山活动,其他火山口群均呈锥状火山地貌特征。各锥状火山口群的地形参数特征与地质资料所确定的形成顺序较为一致。在各锥状火山口群及周边地区共解译锥状火山口149个,正确率75%,预测15个,对进一步野外地质调查具有指示意义。此外,综合解译结果及前人地质调查分析,认为长白山晚新生代火山岩及火山口群分布受NW向深大断裂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6.
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朔州矿业公司所属4家煤矿临近担水沟大断层,地质条件复杂,次生构造发育。各煤矿于2005年均进行过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但从采掘工程对地震勘探成果的验证情况来看,很多落差5~10m的断层均未能查明,严重制约了煤矿的安全生产。为此,结合采掘工程所获得的矿井地质资料,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动态解释,同时利用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有效解决了影响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地质构造问题,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997.
安宁 《地理学报》2022,77(6):1518-1530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如何积极构建其国家形象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综合问题。研究援引批判地缘政治作为理论工具,以在津巴布韦的调查作为经验材料,探讨了津巴布韦不同主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动态地理想象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津巴布韦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地理想象不再受到以其国家宣传话语主导的基于殖民历史和独立战争的历史叙事所支配。相反,在其快车道土地改革运动、中国“走出去”战略及其与非洲日益紧密的联系,以及以“特朗普主义”为代表的全球地缘政治湍流不断等时代背景下,津巴布韦内外部社会关系产生了剧烈变化,不同主体之间(包括国家、政府、政党、协会、企业和个体等)的关系开始变得复杂,津巴布韦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因此不再受到历史叙事的单方面影响,也受到流动的中国企业、移民及其在地实践,以及津巴布韦内外部社会关系变化与这种实践之间的互动的影响,从而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不断解构和重构。研究拓展了批判地缘政治理论对话语的理解,强化了该理论与现实问题产生互动的潜力。从应用价值来看,研究讨论了它塑路径对中国国家形象营建的逻辑,对于全球转型背景下如何打造中国国家形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王雨  安宁  胡志丁  王丰龙 《地理研究》2022,41(3):931-944
在国际形势应对和国内社会治理的需求推动下,目前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本形成了外源性研究与内生性研究并行的学科体系。然而与国际关系学、政治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相比,中国政治地理学研究的影响力仍然有限,相关理论和方法较少被其他学科采纳应用,在国内外地缘战略和社会政策制定中的声音也相对不足。本文一方面直接回应了其他学科对“地理”内涵及其重要性的偏见和误解,另一方面指出了中国政治地理学自身在机理性研究、宏观-微观联系、研究对象整合和理论建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还从权力-空间关系出发,明确了政治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期望有助于整合研究议题、凝聚研究共识、推动知识积累,从而增强政治地理学科的理论生产能力及其在更广泛学科体系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在泰勒课程开发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导、研、展、评”四段式研学课程设计模式,结合五台山地理研学资源,从学生的知识和信息储备、研究性学习探索、学习成果展示、全方位评价等方面展示了课程设计过程,以期为研学课程设计及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非合作不断深化,在非洲的中国企业与地方愈加紧密的经济和社会联系不仅加速了非洲城市化进程,而且也深化了移民企业的本土化程度,使其成为日常社会实践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多元化的方式重塑非洲社会对于华人企业和中国国家形象的理解。目前国内学界有关中国移民企业及其在当地形象建构方式和影响的研究较少,尤其缺少基于微观视角探讨企业形象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以津巴布韦哈拉雷地区的华人移民企业作为案例,结合定性和定量混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探讨影响非洲员工企业形象建构以及对华人企业继续在当地建厂支持程度的因素,以反映中国移民企业在非洲当地的社会融入情况。研究表明:显著影响因素主要与工厂的工作环境、管理体制、社会网络以及对区域的影响有关,而与非洲员工个体因素关联性较弱。因此,研究进一步置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并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移民企业融入地方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