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54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千里岩隆起位于南黄海的最北部,是一个长期裸露的基底隆起区.通过对南黄海重力异常的区域分析和异常分区以及与苏鲁隆起的地质对比研究,认为两者具有同一地质成因,前者是后者的东向延伸,皆成因于印支期华北板块和与扬子板块的碰撞.早白垩世,后期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使千里岩断裂带反转变化为同生正断层.  相似文献   
92.
在分析城市化背景下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内涵与生态重建途径基础上,从城市布局与流域自然生态格局的关系,城市用水与流域生态用水的关系,以及城市污染控制与流域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分析城市化对于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提出城市化背景下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重建主要策略:(1)优化城市布局形态,恢复流域生态功能;(2)遵循区域地带规律,保障流域生态用水;(3)加强控制措施整合,促进流域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93.
贵金属分析应用火试金法分离富集时,试金配料复杂、耗时较长,分析成本相对较高,空白较难控制.本文建立了采用过氧化氢-盐酸湿法分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Pt、Pd、Au的分析方法.在10%的盐酸介质中,以LSC-400巯基树脂和活性炭为混合吸附剂,采用动态吸附方式对样品中的Pt、Pd、Au分离富集,用Lu作内标元素,195 Pt、197 Au、108 Pd为待测同位素消除了非谱线干扰和谱线干扰,三元素的回收率均大于96.4%.方法检出限(3σ):Pt为0.06 ng/g,Pd为0.08 ng/g,Au为0.12 ng/g,优于火试金等其他分离富集方法的检出限.应用于测定国家标准物质,Pt、Pd、Au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12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6.1%,满足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分析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提高了分析速度,有效地降低了测试过程的空白值.  相似文献   
94.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江孜地区上古新统-下始新统甲查拉组记录了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的早期地壳加厚和沉积历史。本文我们报道了甲查拉组详细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和全岩Sm-Nd同位素数据。甲查拉组由青灰色厚层的岩屑砂岩夹泥岩组成,不整合覆盖在宗卓组之上,碎屑锆石主要的峰值介于350~80 Ma, 900~470 Ma以及1 300~950 Ma,次要的峰值介于2 800~1 500 Ma。全岩87Sr/86Sr介于0.707 505~0.713 174,143Nd/144Nd介于0.512 206~0.512 355,εNd(0)介于-5.52~-8.43。甲查拉组物源区以再循环的日喀则弧前盆地和上三叠统郎杰学群为主,少量物质来自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上述研究表明,甲查拉组沉积在周缘前陆盆地的背景下,且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在始新世期间经历了明显的地壳加厚。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以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成果数据质量控制工作为依托,系统地阐述了应用于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成果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及方法技术.通过实际应用证实了该质量控制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可行性、实用性和代表性,有一定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该方法技术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和推广应用前景,适用于各类地质空间数据项目成果数据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6.
混酸溶解矿石样品,在酒石酸介质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生光谱法(ICP-AES)测定溶液中的铌钽。该方法ρ(Nb2O5)和ρ(Ta2O5)在0~20 μg/mL时,铌钽原子发射光谱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直线关系,Nb、Ta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尺分别为0.999 9和0.999 7。检出限分别为0.023 μg/mL和0.072 μg/mL。本方法测定标准样品,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对实际样品分析,Nh、Ta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0.42%~2.3%和1.8%~3.3%,加标回收率均为97%~103%,适合地质找矿、选冶等领域的样品测试。  相似文献   
97.
为了研究瑞雷面波在通过横向不均匀介质时的传播特性,这里通过利用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对不同宽度及不同埋深的垂直低速带模型进行了瑞雷面波波场正演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瑞雷面波遇到横向不均匀介质时会产生反射和透射,从波场记录可确定低速带的位置和宽度;低速带的埋深直接影响是否能产生高阶模式的面波,当出露地表的低速带宽度增加时,高阶模式面波能量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8.
长期的观测实践表明,地震造成的地下水变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形态包括类似地震波的振荡和与地震波形态迥异的阶跃。  相似文献   
99.
100.
长江宜昌段水系沉积物镉高值带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贡献因子和富集因子等方法对长江宜昌段水系沉积物Cd的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层对宜昌段水系沉积物Cd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震旦系>二叠系>泥盆系>志留系;前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则对长江宜昌段Cd高值带的形成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利用贡献因子、富集因子和MapGIS空间分析综合研究表明,震旦系和二叠系含矿富Cd地层的风化产物是长江宜昌段Cd高值带的主要自然来源。区内锌矿、煤矿和磷矿开采过程中的尾砂、废水的堆积和排放是长江宜昌段Cd高值带的重要人为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