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全岩中微量铅分离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在Dowlx1-x8或AG1-x8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用0.1mol/L氢溴酸作洗提剂,成功地将Pb(Ⅱ)与Fe(Ⅲ)、Zn(Ⅱ)、Ca(Ⅲ)等十多种元素离子一次分离,6mol/L盐酸解析铅,制备出纯度高的铅同位素质谱分析样品,提高分析准确度及精密度,方法简便、快速、适应各类岩石及矿物。  相似文献   
72.
为了开发智力资源,发现和堆荐测绘科技人材,鼓励广大青年测绘工作者理论结合实际写出优秀学术论文,为测绘事业繁荣和发展贡献才智。中国测绘学会从一九八七年开始,每隔一年组织评选一次。去年,开展了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年青年测绘工作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全国各省级学会推荐参加评选的论文由中国测绘学会组织了专家评审,后经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理事会议审核批准,评出优秀论文17篇,表扬论文24篇。  相似文献   
73.
为了积极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发进取总结实践经验,推进学科发展,省科协于一九八九年组织了第三次省级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省测绘学会积极参加,评出了三等优秀论文七篇,这是测绘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省科协、省科干局统一给获奖同志颁发了证书。因此,省测绘学会于五月二十九日下午在省测绘局会议室举行了“优秀论文授奖大会”参加会议在杭会员小组代表30多人。会议由学会秘书长夏树兴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74.
一九九一年一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在杭州市召开了浙江省测绘学会四届三次理事会暨表彰先进会员小组和学会活动积极分子。参加会议有名誉理事2名,理事29名,省科协学会部沈桂坤到会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75.
熊发挥  杨经绥  巴登珠  高健  来盛民  张岚 《地质学报》2016,90(11):3099-311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加查县杰莎岩体主要由蚀变较强的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豆荚状铬铁矿组成。铬铁矿矿体呈东西向,倾向北西,矿体的围岩为纯橄岩及方辉橄榄岩,长20~40m,宽1~3m。镜下特征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铬铁矿中铬尖晶石的Cr#=67.9~88.5,Mg#值变化在64.6~68.2之间,TiO2含量为0.06%~0.18%,Al2O3含量为13.1%~16.5%,表明杰莎铬铁矿为高铬型铬铁矿。方辉橄榄岩中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特征表明杰莎岩体既具有深海地幔橄榄岩特征,也具有岛弧地幔橄榄岩的特点。并且依据铬尖晶石-橄榄石/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成分,识别出杰莎岩体至少经历了2期过程,包括早期部分熔融(20%~30%)和晚期的岩石/熔体反应作用(35%)。因此,杰莎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可能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其他岩体一样,经历了洋中脊及俯冲带的多阶段叠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76.
徐向珍  杨经绥  熊发挥  巴登珠 《地质学报》2016,90(11):3215-3226
本文对罗布莎蛇绿岩康金拉11号铬铁矿矿体的近矿围岩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分别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两个样品的年龄都非常发散:纯橄岩的时代跨越早白垩世到太古宙,年龄125.6±2.6~1791±23Ma,4粒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30.0±2.8Ma(2.1%)。而方辉橄榄岩的年龄208.9±3.7~2770±44Ma,从晚三叠世到太古宙,2粒锆石的加权平均值为209.7±5.2Ma(2.5%),锆石的复杂年代学结果反映该岩石经历的多阶段地质演化过程。激光拉曼分析显示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中的锆石含磷灰石、长石和石英为主的地壳物质包裹体,暗示其地壳成因,记录了地幔经历了地壳混染过程。这些物质存在于由洋底扩张形成的蛇绿岩中,表明俯冲下去的大陆地壳物质在地幔循环中被运移到海底扩张脊并出露地表。结合我们在康金拉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中发现的大量异常地幔矿物,可能显示了一个地壳物质俯冲至地幔,而后从洋脊回到地表的物质循环过程,佐证了豆荚状铬铁矿多阶段多期次的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77.
喜马拉雅造山带北缘的大反转逆冲断层(GCT)位于印度-亚洲的碰撞边界,平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展布,向北逆冲使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向北叠覆在冈底斯地体之上。大反转逆冲断裂制约了中新世Kailas式系列磨拉石盆地(Kailas、秋乌、大竹曲、罗布莎以及朗县)的发育,自西向东磨拉石盆地中砾石变形逐渐增强。本文通过GCT东段"罗布莎-郎县砾岩"的研究,获得罗布莎-朗县变形砾岩中的碎屑锆石的沉积上限年龄为早渐新世(28.7~29.1Ma)。罗布莎-郎县砾岩具有基质糜棱岩化、发育地震化石假熔岩和向北剪切指向的特征,表明其经历了受GCT断裂控制的砾岩盆地在浅部形成、插入10~15km深部并受地震影响形成假熔岩,然后折返到地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8.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的第二章表明,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较前期评估结果更为严峻。人为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恢复力恶化,生物群落转移,疾病的传播范围和发病率增加,野火燃烧面积增加和持续时间延长,局部地区物种灭绝,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增加。未来气温升高2~4℃情景下,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中高灭绝风险物种占比为10%~13%,野火燃烧面积增加35%~40%,森林地区50%以上树木面临死亡风险,15%~35%的生态系统结构发生转变,碳损失持续增加,气温的升高将进一步加剧这些风险造成的严重且不可逆的影响。通过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等人为适应和减缓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的气候变化范围内保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在气候变化下的恢复力。加剧的气候变化将阻碍适应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保证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考虑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加快适应措施的部署。  相似文献   
79.
选择AG50W—X8阳离子交换树指,用0.46mol/L硝酸一次分离提取铷,用2.06mol/L盐酸分离Fe+++、Al+++、Ca++等干扰元素,然后收集锶,再将锶经国产71-616×20×0.7H+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用1.7mol/L盐酸分离残余Al+++、Ca++。最后用3.4mol/L盐酸提取出纯净的锶。方法适用各种岩石和矿物。本法优于国内其它方法的特点是仅分离一次可提取出纯净的铷同位素质谱分析样品,提高了分析的精密度、准确度。  相似文献   
80.
省测绘局综合测绘大队学组,在大队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依靠全体会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加强了自身建设,自觉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组织活动,活跃小组的生活,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