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利用巢湖ACN钻孔,通过多参数磁性测量、粒度和AMS 14C测年分析,探讨了近7000年以来巢湖沉积物磁性特征变化及其控制因素,并进而探讨了其对亚洲季风变化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ACN钻孔磁性特征由磁铁矿主导,其变化主要受沉积动力环境控制,间接反映了流域降水的变化.总体上粘土含量高的沉积物中磁性矿物含量较低、颗粒较细,形成于高湖泊水位环境,对应了降水量高的时期;而>32μm组分含量高的沉积物磁性较强、颗粒较粗,形成于低湖泊水位环境,对应了降水量低的时期.巢湖ACN的磁性记录(尤其是χARM/χ和χARM/SIRM两个参数)揭示了近7000年以来巢湖流域降水具有减少的趋势,导致湖泊收缩和沉积物中磁性矿物颗粒变粗.在这一长期变化的基础上,还存在6000aB.P.,5500aB.P.和3800aB.P.附近的显著干旱事件.这一磁性记录与中国东部地区的石笋、湖泊等记录可以很好地对比,是亚洲季风演变的区域响应结果.  相似文献   
132.
曹娥江位于钱塘江河口区,建河口大闸前受钱塘江涌潮影响,沉积作用与物质来源较复杂,建闸后则改变了河流原有沉积作用与物质来源。采用XRD和环境磁学分析,对曹娥江流域表层物质中的黏土矿物组合和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曹娥江干流沉积物来源。结果表明:表土与支流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合和磁性参数特征相似,1.4nm黏土矿物以蛭石和1.4nm过渡矿物为主,χ、SIRM、HIRM和χARM值较高。干流不同河段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合和磁性参数特征存在差异,上浦闸以上河段1.4nm黏土矿物以蛭石为主,4种磁性参数值较高,与表土、支流沉积物的值相近;新三江闸以下河段1.4nm黏土矿物以绿泥石为主,磁性参数值相对最低;上浦闸至新三江闸段1.4nm黏土矿物则以绿泥石+蛭石为主,磁性参数值介于前两者之间。物源分析结果显示,上浦闸以上河段干流沉积物来自于上游支流和流域表土,新三江闸以下河段干流沉积物主要为江外(长江口、杭州湾和钱塘江)物质,上浦闸至新三江闸段则兼有流域和江外两个区域物质,且江外物质对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3.
师春  师雅洁  郭婧 《西部资源》2012,(4):192-193
固阳组在测区内分布广泛,主要出露在固阳盆地的昔连脑包,西河盆地的兴茂昌,塔林宫盆地的塔林宫、本布黑,园房子盆地的毛忽洞、园圃图,东红胜盆地的流通壕一带,出露面积1,823.4km2,其岩石组合、生物特征、沉积环境等方面都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4.
师中雨 《河南地质》2009,(12):48-49
本刊讯 进入11月份以来,襄城县国土资源局依托每周集体学习日机关内举办的“国土大讲堂”这一新的教育载体,紧密结合自身业务,加强廉政警示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5.
长江上游社会经济因子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recent years,the role of human activities in changing sediment yield has become more appar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ojec-tions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but it has not been evaluated at the macro scale.Taking Sichuan Province and Chongqing C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sediment yield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based on section data in 1989 and 2007.The results show that sediment yield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opulation density and cultivated area,in which the former appears to b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sediment yield.Moreover,in the relation of sediment yield vs.population density,a critical value of population density exists,below which the sediment yiel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density and over which the sediment yield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population density.The phenomenon essentially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factors,such as topography,precipitation and soil property,and some human activities on sediment yield.The region with a higher population density than critical value is located in the east of the study area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plains,hills and low mountains,whereas the opposite is located in the west and characterized by middle and high mountains.In the eastern region,more people live on the lands with a low slope where regional soil erosion is slight;therefore,sediment yield i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population density.In contrast,in the western region,the population tends to aggregate in the areas with abundant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which usually lead to a higher intensity of natural erosion,and in turn,high-intensity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n these areas may further strengthen local soil erosion.It is also found that popu-lation tends to move from the areas with bad environment and high sediment yield to the areas with more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and less sediment yield.The natural factors have greater influence on sediment yield of western region than that of eastern region.Generally,the natural factors play a dominant role on sediment yield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相似文献   
136.
深部气层和干层测井模拟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气层和干层的区分是常规测井解释的难题,认识始于实践。本文依据东濮凹陷深层试采资料,建立了两个模式各四个以参数的隶属度曲线,进行气层和干层模糊综合评判研究,并用该地区深层试井资料作了检验,效果颇佳。证明模糊综合评判是区分深部气层和干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7.
甘肃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九年四月二日至五日在兰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省的地矿、有色金属、石油、煤田、核工业、地震、环保、大学和科研等十个系统24个单位近百名代表.这是甘肃省矿物和地球化学工作者的盛大聚会.这次会议还特邀了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沉积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沉积学委员会委员叶连俊教授;著名天体地球化学家,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欧阳自远研究员;捷克斯洛伐克地质矿产局,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54项目执行主席让、帕萨瓦博士;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甘肃省科协.省地质学会.地震学会.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科学技术协会的代表到会表示热烈祝贺;四川陕西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发来贺电,热烈祝贺甘肃省学会的成立:省内有关单位和有关学会也发来贺信和贺电;著名矿物学家、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涂光炽教授也来电祝贺学会的成立.该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77篇,内容涉及矿物学、矿产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方法和综合研究等,代表了我省岩石矿物地球化学是近年来的最新成果.特邀代表叶连俊教授.欧阳自远研究员和帕萨瓦博士均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使代表们获益匪浅.这次会议大会交流学术论文21篇,分组会交流12篇.与会代表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的学术观点,展开了自由讨论,贯彻了“百家争鸣’的方针,会议开的朝气勃勃,富有生气,气氛友好热烈.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开的很成功,是一次难得的、很有收获的盛会,完全达到了会议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8.
许炯心  师长兴 《地理学报》1995,50(4):335-343
将地生态学概念与方法用于水库修建后河床调整过程的研究,以老哈河红山水库上游为例阐述了河漫滩地生态系统影响下的河型转化过程,由于水库上游河漫滩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导致了河漫滩淤积过程的改变,使河岸组成物质变细,抗冲性增强,因而促使建库前的游荡河型逐渐转化为曲型。  相似文献   
139.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低频雷达技术,它可在上海市区潜水面高、土层湿度大的地质条件下,快速而有效地探测地下管道的分布情况,以促进上海市区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0.
为加快开发大西北,为甘肃脱贫致富作贡献,促进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服务,甘肃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发挥学会横向联系广、科技人才荟萃的优势,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共同发起,联合省地质学会、煤炭学会、石油学会、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能源研究会、核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