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45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沿集宁-凉城-千里山一线分布着大量的强过铝质花岗岩.与一般强过铝质花岗岩相比,其SiO2含量、Al2O3/TiO2比值(小于100)、Rb/Sr比值和Rb/Ba比值低,但CaO/Na2O比值高(大于0.3).稀土元素复杂,正Eu异常、负Eu异常、Eu异常不明显均发育,大致可以分成2种类型:第一类具有中等程度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缓;第二类轻稀土特征与第一类一致,但其重稀土变化大.稀土元素特征不一致主要是由于其源岩不同.LILE(K、Rb、Ba)相对富集,HSFE(Nb、Ti、P)亏损,这种地球化学特征暗示该区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源区成分为杂砂岩,熔融温度较高,来源较深,其构造环境与澳大利亚拉克伦造山带一致,属高温型碰撞带,应为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和东北陆块古元古代碰撞峰期后岩石圈伸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22.
晋冀蒙高级区两期高压麻粒岩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晋冀蒙高级区存在两期高压麻粒岩,其分布、产状、时代、成因都不同。早期高压麻粒岩,沿宣化西葛峪、大东沟、怀安蔓菁沟南部、恒山白蟒石一带分布,呈透镜状产于钾长花岗岩中,形成时代约2400Ma,属岩浆包体。晚期高压麻粒岩,沿孔兹岩系和麻粒岩杂岩的接触带分布,呈透镜状、岩脉状产出,并和孔兹岩岩片、高温韧性剪切带、超基性岩一同构成具有“混杂岩”性质的构造-岩浆杂岩带,其时代为1800Ma左右。  相似文献   
23.
承德北部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1,自引:10,他引:21  
最近在承德市北部地区发现了许多呈透镜状包体产于花岗片麻岩中的高压基性麻粒岩。运用全岩Sm -Nd、Rb-Sr、单颗粒锆石U-Pb 等多种同位素方法对这些高压麻粒岩进行了年代测定,得出了7个可供研究的年龄数据,即全岩Sm -Nd 等时线年龄2550±21Ma和3060±2.3Ma,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1550±33Ma 和1568Ma,和单颗粒锆石U-Pb 同位素不一致线的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3432±556Ma 和1817±17Ma, 颗粒锆石的谐和年龄1831±4 Ma。在详细分析这些年代学数据可能的地质解释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的高压麻粒岩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推测其原岩最早可能形成于新太古代早期至中太古代,并经受了太古宙末期花岗质岩浆侵入和变质作用改造。但其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很可能是古元古代末一次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 最终进入上地壳可能在中元古代早期才完成, 与中元古代地壳的大规模拉张和燕辽裂陷槽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4.
北岔沟门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成矿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颗粒锆石U 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方法 (TIMS)阐明河北省北部北岔沟门地区极具特色的中生代浅成侵入岩组合的形成时代及其成矿意义。研究表明 ,北岔沟门一带发育了包括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角闪黑云二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等在内的具浅成岩浆侵入作用特征的侵入岩共生组合 ,其中石英二长斑岩、角闪黑云二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的TIMS锆石U 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 14 7.6± 1.6Ma、14 6 .2± 1.4Ma和 14 6 .2± 3.9Ma,代表了浅成侵入岩的侵位成岩时代 ,该侵入岩石组合与北岔沟门含金银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 ,构成了华北陆块北缘地区中生代典型的浅成岩浆侵入作用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25.
阿尔金成矿带主要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简要介绍了阿尔金成矿带近年来发现的主要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矿床S、Pb、H、O等同位素地球化学,测定了部分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成分和温度,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矿床的成因。该带主要矿床类型有火山喷流块状硫化物铅锌铜多金属矿床(喀腊大湾)、叠加改造型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更新沟和拉配泉)、斑岩型铜矿床(索拉克)、卡林型金矿床(祥云和盘龙沟)、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采石沟)、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红柳沟)、与钾长花岗岩侵入作用有关的热液金矿床(大平沟)等。  相似文献   
26.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金矿床类型、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主要有三种类型金矿床:构造蚀变岩型、中基性岩浆热液型和绿岩型。它们分别受控于不同地质条件:构造蚀变岩型主要受控于韧性剪切带或断裂带构造,中基性岩浆热液型主要受控于中基性幔源的埃达克岩-赞岐状岩-富Nb辉长岩,绿岩型金矿主要受二道洼群地层控制。然而,这些矿床成因复杂,往往受控于多个成矿因素,当上述两个以上成矿条件同时存在时,成矿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如绿岩型金矿主要受控于二道洼地层,但矿体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或断裂构造的叠加部位控制。因此,在本区寻找以上三种类型的金矿床,特别注意在二道洼群地层、中基性幔源埃达克岩-赞岐状岩-富Nb辉长岩附近和韧性剪切带或断裂构造叠加部位。另外,由于与中基性岩有关的矿床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注意寻找该类型矿床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7.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沿集宁-凉城-千里山一带分布着大量S型花岗岩,主要为强过铝花岗岩,少量为偏(亚)铝质花岗岩.S型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的特点是SiO2含量较低(大部分<74%),Al2O3/TiO2比值低(<100),CaO/Na2O比值高(> 0.3),Rb/Sr和Rb/Ba比值较低,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复杂,如Eu正异常、Eu负异常和Eu异常不明显均出现,具有中等程度的轻稀土元素富集.这种地球化学特征暗示该区S型花岗岩的源区成分为杂砂岩,形成于主动大陆边缘,且熔融温度较高,来源较深,相当于澳大利亚拉克伦造山带S型花岗岩,为高温型热造山带产物.通过对该区不同岩体锆石SHRIMP测定,该区S型花岗岩形成年代为1904~1921 Ma,该时代代表华北克拉通北缘古元古代一次造山作用的时代.  相似文献   
28.
超大陆旋回和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构造与成矿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 ,诸多将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相结合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对成矿作用地进一步认识。构造背景是成矿作用的基本控制因素 ,同时矿床的形成也受背景地质条件的制约。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 ,成矿作用在地史中具有明显的旋回性 ,与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作用相一致 ,即成矿旋回与超大陆的裂陷、离散、会聚和拼合作用等构造旋回相耦合。大量资料说明 ,在地史中 ,至少存在 7个超大陆旋回 ,最早的超大陆可能出现在 2 70 0Ma ,其后分别在 2 70 0~ 2 5 0 0Ma、2 5 0 0~ 180 0Ma、180 0~ 10 0 0Ma、10 0 0~ 5 4 0Ma、5 4 0~ 2 30Ma、2 30~ 0Ma出现了超大陆旋回 ,在相应的演化阶段也出现了相应的成矿旋回。这一事实表明 :构造背景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区域成矿作用和矿床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冀北高压麻粒岩带中各岩石单元岩石组合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划分出北部红旗营子表壳岩带、中部高压麻粒岩带和南部单塔子 -桑干杂岩带三个构造岩石单元 ,进而对中部高压麻粒岩带划分出南北两个亚带。南部亚带主要为 2 5 0 0Ma的钾长花岗岩、高压麻粒岩和再造的单塔子 -桑干杂岩 ;北部亚带由 2 0 0 0~ 180 0Ma的花岗岩带、红旗营子群岩片组成。推断本区高压麻粒岩带实际是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两次超大陆汇聚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30.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铅锌银矿床成矿作用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分布着许多大中型铅锌银矿床,依据其成因特征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沉积喷气型矿床、叠加改造型矿床、与大红峪期碱性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中生代火山-斑岩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具多期多成因的特点:古元古代火山沉积作用不仅可能形成了区内最早的VMS型矿床,而且成为区内最重要的矿源层;中元古代早期形成了本区最古老的浅成热液银多金属矿床;中元古代中期形成了又一期VMS型矿床;而中生代是本区铅锌银最重要的成矿期,成矿显然受基底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