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21.
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资源潜力是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地下水资源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下水资源模数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模型软件。该软件可根据评价指标域值,生成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通过黄河下游浅层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的应用表明,本软件可辅助专业人员进行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22.
正大牧场放牧业是潘帕斯草原最适合的农业地域类型吗?我国的东北地区应该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吗?在课堂探究讨论的时候,学生有时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由于缺少现实的经验和深入的思考,教师常常并不能从正面直接回答"好不好",而只是从侧面间接解释"能不能"。事实证明,如果课本知识与实际生产的矛盾冲突不能获得明确的解答,学生就会失去对学科知识探究的兴趣,这样的教学不利于新课标要求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3.
移动测量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手段可以为数字城市提供多种数据,极大地丰富了数字城市的内容,也为数据的快速更新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介绍移动测量系统的特点和原理,分析其在数字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4.
应用数学模型实现坐标系统的转换,转换的精度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针对平面坐标转换模型参数间的相关性可能导致的法方程系数矩阵的病态性,该文在非线性平面坐标转换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并得出线性转换模型。通过算例对线性转换模型参数的相关性、模型的病态性、及其正则化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法方程系数矩阵呈病态性,但病态性不是由于模型参数的相关性引起;应用参数的正则化解转换控制点的坐标,其转换精度高于最小二乘解。  相似文献   
125.
推行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和农村人口流动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局限;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使农村上地在稳定承包权,坚持自愿和效益优先的原则下,出现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局面。这种被  相似文献   
126.
127.
区域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复杂,国内外主要的评价思路是建立以方法本身为基础的评价模型,这种评价思路会引起与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自身的“不兼容”性,可以通过合理利用不同方法进行组合的评价模式来减小这种“不兼容”性.通过分析现有评价方法的适宜性,针对其不同的优缺点,提出了利用不同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方法进行组合评价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扬长避短原则、互扬互抑原则、提高资料的利用率原则、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度原则.以青川县滑坡危险性评价为例,对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分别与AHP法和信息熵进行组合评价,其结果的精度要高于单独模糊综合评判法,但由于历史监测数据不充分,使得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的模糊综合评判与AHP的组合评价法的精度要高于基本监测数据的模糊综合评判和信息熵的组合评价法.  相似文献   
128.
中晚全新世以来玛曲高原的化学风化过程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玛曲高原东南部具有代表性的黄土-古土壤-风成砂沉积剖面进行常量、微量元素及地球化学风化参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4C测年结果,探讨了中晚全新世以来玛曲高原的化学风化过程。结果表明:(1)不同地化学元素在剖面中的化学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常量元素Ca、Si、Na以强烈迁移淋失为主,Fe、Mg则表现为明显富集;元素活动性及迁移顺序为Ca >Si >Na >Al >K >Fe >Mg;常量元素的迁移特征表明玛曲高原处于脱Ca、Na的初期化学风化阶段;微量元素除Sr迁移淋失显著外,Cu、Mn、Zn均呈现出强富集特征。(2)根据典型地化学元素记录的冷干-凉润-凉干-温湿的气候变化过程,结合化学风化指标将玛曲高原中晚全新世以来的化学风化过程划分为3.8 ka BP以前的风化较弱期、3.8~3.5 ka BP风化较强期、3.5~1.6 ka BP风化减弱期和1.6 ka BP以来的风化增强期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9.
以一座大跨度单线铁路连续梁拱桥为背景,建立了考虑轨道约束和相邻构件碰撞效应的动力分析模型;通过输入40组水平双向地震动记录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探究轨道约束和拱肋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减震榫-拉索限位器"与"自恢复耗能支撑(SCEDB)-屈曲约束支撑(BRB)"控制水平向地震反应,并对比两种组合减震控制系统的减震效...  相似文献   
130.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三河—平谷地震区的地震目录、GPS测量和周边台站的地电、地磁、地下水、水温及钻孔形变观测资料,绘制了相应的图件,对该区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夏垫—三河附近小震活动频繁,震源深度较浅,地震活动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周边台站的电、磁、水、温和形变在地震发生前后大部分有前兆异常现象,且特征各异,其特征和异常与三河—平谷地震区的构造运动及该区的地震活动有着密切关系,这些地球物理场特征可为今后的台站观测提供基础,将各方面的特征综合考虑,会对地震前兆信息的观测和识别具有一定的意义,进而为该区的地质构造运动特征、地震监测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地质和地球物理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