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岔路口矿床是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的巨型斑岩钼矿床(Mo金属量246万t,工业品位0.087%),其形成与晚侏罗世晚期侵入的细晶斑岩和花岗斑岩关系最为密切。岔路口矿床中发育多种类型的角砾岩,包括岩浆角砾岩和热液角砾岩。通过对这些角砾岩详细的填图和鉴定,并根据其角砾类型、基质、胶结物和结构差异,又将热液角砾岩分为A相、B1相、B2相和E相4个亚相。其中,A相角砾岩形成最早,是细晶斑岩流体释放的产物,以无矿石英胶结物为特征。随后,花岗斑岩侵位形成了以长英质岩浆(含石英、长石斑晶)为胶结物的岩浆角砾岩,花岗斑岩流体的释放造成的超压作用和流体演化,形成了胶结物组合分别为石英+辉钼矿+黄铁矿、绢云母+伊利石+黄铁矿+萤石和绿泥石+碳酸盐+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萤石的B1相、B2相和E相角砾岩。在角砾岩形成过程中,流体化作用造成的角砾混合和磨损是B1相和B2相角砾岩中复杂成分角砾和大量岩粉基质产生的原因。富基质的角砾岩虽然由于渗透性的降低,造成自身钼品位较低,但它代表了流体聚集的位置;在角砾岩形成过程中,它是高渗透性带,可以作为流体运移的通道,在成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略深的岩体侵位深度、单次较小释放量流体的多次注入、富氟的岩浆-热液系统及围岩先存薄弱构造是岔路口斑岩钼矿床内角砾岩主要呈脉状产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62.
柴蚂金矿床位于陕西省凤太矿集区西北部,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西侧约0.5km处,二者在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等方面均较为相似。该矿床共划分出5个含矿带,其产出位置受地层和构造联合控制。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以石英脉型为主。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早期石英-碳酸盐阶段、主成矿期石英-碳酸盐-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石英阶段。本次工作对主成矿阶段的白云石、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进行了Sm-Nd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03.2±1.6Ma,表明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结合前人对区内金矿、岩浆岩和构造活动的研究认为,柴蚂金矿床是印支末期后碰撞过程中形成的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63.
针对BDS实时高精度位置服务中实时轨道修正参数的计算问题,给出了一种BDS实时轨道修正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实时轨道修正参数的外符合精度及其精度衰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BDS实时轨道修正参数基本可满足实时高精度定位的需求,GEO卫星实时轨道修正参数在3个方向上的平均精度为2.3 m,IGSO卫星和MEO卫星实时轨道修正参数在3个方向上的平均精度优于8 cm。  相似文献   
264.
红山嘴北部的克上组与克下组地层存在明显的沉积差异。为明确克拉玛依组沉积特征及成因,利用地震、钻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克拉玛依组的岩矿特征、岩相类型、沉积相类型与展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克下组为以牵引流为主的辫状河沉积,发育辫状河道(Gi→St→Sp→(Sh)→Md)、心滩(St→Sp?Sm)及冲积平原(Mr?Md→Fr),河道砂体呈条带展布,多呈孤立状分布于厚层泥岩中;克上组为碎屑流、洪流与牵引流共同作用下扇三角洲沉积,平原发育辫状河道(Gmm→Gcm→Gi→Sh)、辫状分支河道(Gcm→Gi?Gt)与辫流坝微相(Gp?Gi→Gcm),前缘发育水下分流河道(Gi→Gt→Gp→St)、河口坝(Md→Sp?Sw)及水下分流间湾微相(Md?Sc),所沉积的厚层砂砾岩体相互切割叠置,连片分布,连通性好。受控于物源体系前移与供给强度的增加、古气候由干旱—半干旱向半湿润—湿润转变及湖平面上升,研究区克拉玛依组经历了由辫状河向扇三角洲转变的沉积演化。  相似文献   
265.
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做了梳理和评析,并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一些工作基础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详细阐释补偿依据、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5大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几点展望,旨在为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6.
通过水库调配、统筹兼顾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对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环境改善及生态系统稳定意义重大。阿克苏河作为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输水的最大补给源,其流域内的水库在维护塔里木河下游农业和生态安全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EOS/MODIS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长时序的水库面积遥感监测数据库,分析了2009—2020 年阿克苏河流域内的三个主要大型平原水库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探究水库面积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结合人类活动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克苏河流域3 座平原水库年内面积总体呈现“前高-中低-后高”的走势,由减少趋势向增多趋势转变的时间“拐点”出现在8 月,主要与当地农业灌溉用水密切相关;同一水库月内面积变化较大,因用水需求较大,月最小面积在3—7 月变化剧烈;上游水库面积年际间逐年减少,胜利水库面积总体逐年增加;耕地面积的扩充尤其是水浇地的增加,增大了用水需求,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竞争性用水需求加大;蒸发对平原水库有影响作用,使得水库周边局地湿度增加,局地生态改善。  相似文献   
267.
利用新疆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61—2021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基于常规气象统计方法,对不同气候背景下北疆地区初、终霜日和霜期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初霜日在背景I下呈较快推迟趋势,速率达0.36 d/a,背景II下变化趋势很小;终霜日在背景I下反呈推迟趋势,速率达0.15 d/a,在背景II下呈较快提前趋势,速率达0.28 d/a;霜期在背景I、II下均呈缩短趋势,缩短速率分别为0.24 d/a、0.35 d/a。(2)在气候背景I下霜期的缩短主要由初霜日推迟而导致,在气候背景II下霜期的缩短主要由终霜日提前所导致。(3)北疆地区平均初霜日在背景II下变化趋势很小是因为此时段下北疆初霜日西部在提前,东部在推迟,且推迟与提前的变化趋势相差较小;平均终霜日在背景I下反呈推迟趋势的气候条件是此时段下北疆春季气温变化趋势为-0.357 ℃/10 a,空间变化上则是因为此时段下北疆终霜日整体呈推迟趋势,仅阿勒泰地区东部、哈密地区东部呈提前趋势,且推迟速率较大,提前速率较小。(4)由气候背景I转为II,北疆初霜日等级出现由低向高移动的趋势,终霜日和霜期则与其相反。(5)相关季节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对于北疆地区初、终霜日的影响较为显著,初霜日与夏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终霜日与秋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