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379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武汉东湖不同营养型子湖的水生生物与水域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1991-1993年研究了武汉东湖4个营养型不同的子湖中水生生物与水域功能,表明各子湖之间各类水生生物的生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茶港湾的HBC和FC的数量,藻类的细胞密度和初级生产量,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个体密度等均居4个子湖之首,其水质已达到了超富营养水平,将该湖区的作为污水天然净化区进行管理,可望对东湖的主体湖区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郭郑湖的水质状况仅次于茶港湾湖区,处于富营养阶段,该湖区多项生  相似文献   
92.
暂缓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遗迹资源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暂缓开发”是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时,如果不具备保护条件,就暂缓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3.
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层序地层学,为人们理解聚煤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国内外近海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的分析,认识到:海侵过程成煤、幕式聚煤作用、事件成煤作用、海相层滞后时段聚煤等观点的提出,大大促进了含煤岩系研究的发展;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聚焦于基准面与泥炭堆积关系的研究,煤岩学、煤化学方法与层序地层学的结合使这种关系更加清晰化;地层接触关系、煤层特征、煤岩特征和煤化特征是判断煤层作为成因层序地层边界的重要依据;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由聚焦于层序格架中煤层位置的研究,逐步转变为关注于煤层中高频基准面旋回的研究和可容纳空间与煤层、煤岩关系的研究。今后的研究要逐渐拓展到内陆湖盆,应建立不同构造背景下的内陆湖盆成煤模式或理论。   相似文献   
94.
黑龙江东安金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东安金矿是在黑龙江省发现的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该矿床产于下白垩统火山岩-潜火山岩环境中,受库尔滨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近矿围岩硅化强烈、冰长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发育,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主要成矿过程发生在144℃~348℃之间,成矿深度为0.2~1.0km,成矿流体液相成分主要为K 、Cl-等,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按照现行的低温热液金-银矿床的分类原则,该矿床应属低硫化型.文章通过对东安金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于确定矿床成因,进行成矿预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
王绪民  赵灿  陈善雄  庄心善 《岩土力学》2013,34(11):3134-3140
采用二次掺水法制备氧化钙胶结砂样,为加速碳酸化将试样放置在充满干冰的养护箱中养护,养护完成后对不同氧化钙掺入比的试样进行固结排水三轴试验和碳酸钙定量化学试验,分析了氧化钙掺入量对胶结砂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定义了反映胶结物生成量的化学指标 ,利用 修正了摩尔-库仑强度理论。结果表明:二次掺水法可有效控制人工胶结砂的初始含水率,CaCO3胶结物的形成对试样物理力学特性有极大影响。在不同围压下,试样均表现出应力软化。随氧化钙掺入比的增加,试样应力软化现象逐渐增强,并且黏聚力及内摩擦角增量逐渐增大。胶结砂具有压硬性,围压、氧化钙的掺入比对试样剪胀有抑制作用。随着 的增加,试样黏聚力、摩擦角增量均有明显提高,通过试验数据得到了 与试样黏聚力、内摩擦角增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对摩尔-库仑强度理论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能够反映胶结物的形成对胶结砂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以地图的发展进程为主线,通过系统梳理“地图”的相关概念、技术、应用和特征,来探究从古老地图到地理信息时代地图的创新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7.
对黑龙江省地电阻率台网近些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对台网的两个地电阻率台观测资料进行了评估,发现林甸台地电阻率数据受各种干扰非常严重,无法提取震兆信息,而绥化台的观测数据质量较高,映震效能较好。绥化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曲线具有规则年周期变化特征,以此为依据进行各向异性的前兆异常特征的研究,发现利用原始曲线法和归一化月速率方法,在中强地震前震区一定区域内的电阻率各向异性值(S)会出现上升型或下降型异常变化。分析认为速率法对于提取短临异常,判断发震时间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8.
利用基于时-空传染型余震序列(Epidemic Type Aftershock Sequence, 简称ETAS)模型的随机除丛法,重新审视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可能存在的长期地震活动异常,研究了川滇地区背景地震活动特征,并评估了当前的强震危险状态.对川滇地区1970年以来的ML3.0以上的背景地震和丛集地震活动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震丛集特征明显、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地震序列常有前震事件.直接将概率值作为地震计数的权重,对地震丛集率空间分布图像分析表明,汶川MS8.0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存在着长期、大范围的地震丛集率低值区,震前该段处于应力闭锁状态.对川滇地区地震丛集率低值区内背景地震与全部地震的累积次数、b值和新定义的Δb等统计参量的分析表明,龙日坝与龙门山断裂带具有地震活动的关联性,川滇地区当前的强震潜在危险区可能是巧家地区和汶川MS8.0地震破裂尚未穿越的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此外,还发现b值倾向于反映局部应力场变化,而Δb能较为敏感地给出更大范围应力场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99.
地震计阶跃标定自动处理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定是监测运行中的地震计主要技术参数的有效手段,保证了观测数据的产出质量。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地震计阶跃标定算法,旨在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适合计算机自动的,成批的处理标定数据。  相似文献   
100.
沈阳台的PET型相对重力仪是国家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也是"十五"项目为数甚少的国外引进仪器,东北地区共有3台。本文主要对该仪器在沈阳地震台运行两年多的时间里,它的运行情况以及出现的几次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