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397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根据甘肃地震台网测定,1982年6月8日17点40分49.6秒在北纬37°40'',东经102°34'',即武威县上坊寺一带发生一次4.0级(Ms)地震。震中区听到地声,有感强烈,人们惊逃户外,个别干垒土坯墙摇倒,上坊寺林扬路连陡坡塌方。  相似文献   
862.
由于空间和时间都是大尺度的,所以有可能揭示出太阳活动与500毫巴天气图型存在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象1963年1月那样,当在太平洋沿岸有明显的长波脊向北伸展时,在太平洋沿岸东西向伸展很广的负偏差区域里出现的低指数型的气压场,多数往往是在太阳黑子极小的时候,而少数在极大时候的趋向。因为这样的天气图型和超长波有关,所以天气图型至少是受太阳活动以及超长波的发生和发展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3.
“瓦拉亚窟”洞穴系统地处怒江峡谷,岩溶发育动力条件优越,在滇西北及青藏高原南延区域约4 km2的狭小范围发育了垂向分布超过五、六百米,洞系总长达27 km以上,洞体巨大,岩溶发育演化地史形迹丰富,是滇西北及青藏高原南延区域规模巨大的迷宫式溶洞系统。具有空间上分层、分支及形变复杂多样,溶蚀、沉淀、侵蚀、搬运、沉积形态和物质丰富多彩的景源特征,对“三江并流”区喜山运动以来的地质演化、岩溶作用与水文地质研究等皆有重要的价值。笔者根据前人探洞考察资料,结合新的区域地质、环境地质和旅游地质调查等资料,以及现状考察了解获得的信息,以地质学、自然资源学和美学理论为指导,对“瓦拉亚窟”洞穴系统的形成条件、结构体系和景观、形成及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评价了地质旅游资源价值,提出了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64.
察尔汗盐湖北侧沙丘沉积物颗粒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扫描电镜对比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北侧线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沉积物颗粒的表面显微特征。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北侧线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沉积物石英颗粒表面具有明显的风成特征。颗粒以次棱角状为主,普遍发育典型的碟形撞击坑、麻坑和新月形撞击坑;察尔汗盐湖北侧沙丘沉积物以物理分解和机械搬运作用为主,化学风化作用较低,反映了当时干旱炎热的沉积环境;贝壳状断口、平行擦痕及V形坑的存在表明柴达木盆地沙丘沉积物前期曾受到冰川或流水的作用,推断出柴达木盆地周围高山的剥蚀产物或察尔汗盐湖的湖相沉积物可能是察尔汗盐湖北侧沙丘沉积物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865.
印度洋冬季海温异常对中国春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0 2004年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个测站逐月降水观测资料,考虑赤道海温强迫和中高纬地区气候变化中大气环流的桥梁作用,首先对冬季印度洋海温距平场与同期北半球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进行奇异值分解(SVD),然后分析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国冬季及后期春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洋冬季海温距平场第一奇异向量是全区一致的单极型分布形势,而且对中国春季降水的影响显著,特别是与长江中下游以北至华北地区、新疆等大片地区的春季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当印度洋冬季海温距平场第一奇异向量处于正位相的时候,海温异常偏暖,此时对应的东亚地区上空西风急流减弱,日本海附近500 hPa位势高度出现正异常中心,使得东亚大槽偏东、偏弱,有助于低层偏南气流带来的水汽在长江中下游以北至华北地区形成水汽辐合,从而造成该地区春季降水偏多。因此,印度洋冬季海温距平场的第一奇异向量可以作为次年长江中下游以北至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季节预报的一个前期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866.
为快速解决翠湖湿地沉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的问题,2012-2013年对翠湖湿地沉水植物的修复实践和恢复技术作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影响翠湖湿地沉水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为光照强度和植食性鱼类数量;水体浊度偏高影响了沉水植物获取足够的光照强度;在修复性种植时用渔网围栏后沉水植物存活率大大提高;种植沉水植物时兼种浮叶、挺水类植物修复效果较为理想;轮叶黑藻为修复后湿地沉水植物群落的优势物种,具有快速的净化效率,可将轮叶黑藻作为群落主要优势种用于受损湿地沉水植被修复。  相似文献   
867.
搜集日本震前与震后中国大地基准33个观测站10 d的GPS数据,采用相同的数据处理模式将震前与震后结果统一到相同的框架与历元下,分析日本大地震对中国大地基准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日本大地震对我国东北及沿海大地基准站影响稍大,平面变化最大将近2.2 cm,垂直变化最大将近2.0 cm,对内陆大地基准站影响不明显。我国东北地区有向东南方向变化的位移,且我国大地基准大都略有抬升,这与此次地震机理较一致。  相似文献   
868.
拟合推估法用于似大地水准面拟合时会遇到观测噪声和信号之间权比的不协调,导致观测权阵和信号向量的权矩阵比例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固定效应参数和随机信号参数的估值。当观测值含有粗差时,会使结果严重扭曲。基于此,文中将抗差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用于似大地水准面拟合中,可自适应调整观测噪声与信号之间的权比,同时又可抵御粗差的影响。采用某山区的实测数据进行试算,外符合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拟合推估法构建的似大地水准面外符合精度较正常拟合推估方法提高1cm多,且解较稳定。同时,抗差自适应拟合推估不仅有效抵御粗差的影响,而且可以调整二者权比,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69.
康新宇 《地图》2014,(6):68-75
湖州,古称“菰城”、“乌程”、“吴兴”,地处江浙皖三省交界处,北濒太湖,西依天目山,是太湖南岸一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古城,也是太湖流域唯一以湖命名的城市,囊有“吴越古邑、东南望郡”的美誉。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置湖州,因滨太湖而得名,“湖州”之名由此始,以后的1000多年,虽经多次政区变化,“湖州”之名沿用至今。千年未移的古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项梁、项习习起兵,在东莒溪和西莒溪交汇处的江渚汇东北处,即现湖州市区中心广场、人民公园附近,建项王城,史称“项王故城”,是为湖州筑城之始。后因外筑罗城,故称子城,现人民路附近有湖州子城城墙遗址。此后历代,如唐、宋的州治,元之路治,明清的府治,一直都在子城,城址未变,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870.
大数据驱动的人类移动模式和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基于个体粒度的海量时空轨迹获取人类移动模式成为可能。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基于手机通话数据、公交卡刷卡记录、社交网站签到数据、出租车轨迹、银行刷卡记录等进行了人类移动模式的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时空分析方法,为从个体角度审视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并可以应用于交通、公共卫生等领域。总结了基于大数据的人类移动模式研究流程,归纳了人类移动模式的基本度量方法,探讨了解释所观测移动模式的模型构建方法,指出了地理环境对于移动模型建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