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59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大陆成矿作用是当代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大前沿,增进对大陆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是孕育和建立大陆成矿理论框架的核心和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对系统完整地记录大陆碰撞过程的典型造山带的成矿作用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对碰撞造山过程及壳/幔相互作用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和成因联系缺乏深刻的理解,导致了对碰撞成矿阶段以及各阶段动力学过程认识不清,引发了较多争议。青藏高原造山带,成矿规模大、形成时代新、矿床类型多、保存条件好,为系统地研究大陆成矿作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天然实验室。“印度-亚洲主碰撞带成矿作用”973项目组通过对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历时3年的系统研究,建立了青藏高原重要成矿事件的时空坐标,初步建立了成矿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模型或构造控制模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大陆碰撞带成矿理论新框架,包括三大成矿作用和12种矿床类型:同碰撞造山成矿作用(65-41 Ma,4种矿床类型),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 (40-26Ma,4种矿床类型),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25-0 Ma,4种矿床类型)。其主控因素分别为:碰撞造山背景、壳源岩浆活动和大规模剪切变形;陆内转换背景、幔源岩浆活动和大规模走滑-推覆-剪切作用;后碰撞伸展环境、壳/幔岩浆作用和热液对流系统。  相似文献   
72.
众所周知,金矿化可在地壳演化历史的各个阶段和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内产出。从太古代变质岩到中新生代火山岩,从超镁铁质科马提岩到碱性侵入岩均可成为金的成矿主岩,但是大量统计资料表明,世界上许多重要的金矿床均赋存在前寒武纪地盾区的绿岩带,我国70%的原生金矿床均同前寒武纪变质岩有关。金矿的成矿主岩分别为角闪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其中以五台群(耿庄和兴寨金矿的赋矿层位)、太华群(金铜岔、文峪和大湖金矿)、桑干群(小营盘、张全庄金矿)、胶东群(新城、焦家、玲珑和三山岛金矿)、八道河群(金厂峪金矿)、建平群(东风山和  相似文献   
73.
同其它类型金属矿床一样,金矿床模式也是人们对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高度概括,并且用文字图表来表述的一种思维方式。一个比较完善的金矿床模式不仅有助于对矿床成因的了解。而且对指导隐伏矿床预测和进行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许多地质文献中常见的模式概念有以下几类:①描述性模式,又称经验模式:它是在某类矿床已有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数据基础上提出的地质模式。②成因模式:将某类矿床地质特征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然后对其之间内在联系和各组成部分在成矿过程中所起作用做出合乎情理解释的一种模式。③产出可能性模式,一些文献中又称勘探模式:这是以矿床成因模式为基础,以有效勘探费用为指标进行矿  相似文献   
74.
聂凤军  张洪涛 《地质论评》1989,35(4):297-306
本文从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研究角度出发,详细论证了哈达庙含金侵入杂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研究认为:侵入杂岩体内的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和隐爆火山角砾岩是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与含基性岩成分较多的陆壳岩石深熔作用有关。从杂岩体边缘到核部,随着岩体从中基性到酸性方向的演化,碱质组分、成矿元素(Au、Ag)和挥发份的不断聚集,不仅形成了一系列隐爆火山角砾岩脉,同时也促进了金的沉淀富集。对比研究表明:流纹岩脉与侵入杂岩体是异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浊积岩中金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的全面论述,综合国外一些主要的比较典型的浊积岩型金矿床,指出该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6.
文章对辉铜山铜矿床内的钾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化学分析、钕同位素测量和高精度的40 Ar/ 3 9Ar法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钾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 (192± 3)Ma ,相当于燕山早期 ,它们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 ;成岩物质来自地幔 ,并遭受了地壳物质的混染。岩浆侵位可能与本区在燕山早期发生的陆内伸展有关  相似文献   
77.
北山地区照壁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照壁山金矿床是北山地区中部金矿集中区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床之一,金矿化主要在黑云母花岗岩株内或沿其与志留系公婆泉群火山-沉积岩的接触带产出,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296±5 Ma.金矿体主要由含金石英脉,网脉和细脉浸染状块体组成,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自然金和银金矿,脉石矿物为石英和绢云母.围岩蚀变自含金矿脉(体)向外,分别为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另外,沿岩体与火山-沉积岩接触带常可观察到黄铁绢英岩化.微量元素和硫、氧、氢及铅同位素数据表明:黑云母花岗岩是同碰撞造山期深源岩浆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成(岩)矿物质主要来自壳幔混合源,含矿热液是岩浆热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的产物.海西期花岗质岩浆活动不仅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热力来源,而且是成矿热液对流循环的"发动机",成矿体系温、压降低是导致金沉淀与富集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8.
甘肃花牛山东钾长花岗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甘肃花牛山东复式花岗岩体中钾长花岗岩的钾长石进行了详细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11个加热阶段所获数据构成-条相关关系非常好的直线,其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94.25±1.96 Ma(2σ).40Ar/36Ar初始值为288.87±2.17(2σ),接近于尼尔值(295.5).鉴于该岩体形成之后未受到明显的构造-岩浆活动或其它热事件的影响,因此,194 Ma代表了钾长花岗岩钾长石的形成时代.花牛山东钾长花岗岩是燕山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由此推断,花牛山地区构造-岩浆活动时间不是印支期,更不是海西期,而是中生代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79.
北京密云沙厂环斑花岗岩杂岩体黑钨矿钐—钕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缺少可直接用于同位素测年的金属矿物,许多钨矿床的成矿时代大多数是悬而未决的地质难题。本文以我国著名北京密云沙厂环斑花岗质杂岩体内产出的黑钨矿为研究对象,对钨矿床的形成年龄进行了测定,8件黑钨矿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430±93Ma(2σ),Nd初始比值为0.510992±3(2σ)和ε_(Nd)(1430Ma)为-10.5±0.84(2σ),这是迄今在我国测定到的最老的钨矿床成矿年龄。通过对全国已有钨矿床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对比分析,并且结合它们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可以认为,我国最古老的钨矿床很可能形成于中元古代,而并非是古生代。另外,密云沙厂地区钨矿床的成矿作用与中元古代富矿碱性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0.
内蒙古东七一山萤石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等离子质谱和等离子体光谱对内蒙古东七一山萤石矿的萤石矿石和围岩样品的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矿石的∑REE<30×10-6,LREE为5×10-6~15×10-6,HREE<5×10-6,Y<20 ×10-6;而围岩的∑REE>290×10-6,LREE>240×10-6,HREE>40×10-6,Y>70×10-6.可将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的分布型式分为轻、重稀土富集型两类一类矿石的∑REE多小于29×10-6,LREE/HREE和La/Yb分别大于7和12,δEu、δCe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85~1.10,Ce、Eu基本不显异常;另一类的∑REE 约18×10-6 ,LREE/HREE和La/Yb分别小于3和2,δEu为0.45~0.70,δCe为0.70~0.90,具明显的负Eu异常,Ce微具负异常.矿石与围岩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萤石矿系岩浆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