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8篇
地质学   7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71.
通过对桂北平英花岗质岩体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论证了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源区性质及其与宝坛锡矿的成矿关系。该岩体中心相-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表明,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834.2±5.1 Ma,属新元古代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平英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强过铝质的特征,岩石富集Cs、Rb、U、Ta而亏损Ba、Sr、Ti等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呈右倾形和强烈的Eu负异常(Eu/Eu*=0.05~0.31)。花岗岩中锆石的εHf(t)值介于-12.6~-1.6之间,峰值在-4.8~-3.0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C(Hf)在1.83~2.51 Ga之间,峰值在1.9~2.0 Ga之间。这些特征表明平英岩体形成于该区古元古代富硼基底的部分熔融作用,并经历了高度的分异演化过程。桂北九万大山—元宝山地区的新元古代黑云母花岗岩具有良好的锡成矿潜力,是华南多时代花岗岩演化及锡多金属成矿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2.
昆明盆地浅层孔隙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盆地内地下水水位动态曲线特征及其影响条件,将孔隙水年内变化动态划分为灌溉型、开采型和降雨型等三种类型。在时程演变上,近20年来,除少数开采井点水位下降外,区内大多数富水块段地下水位一般变化不大或略有回升。盆地西部、北部地下水水位表现出一种缓慢抬升的过程。而盆地东部边缘和南部呈贡附近地下水受开采影响,水位呈下降趋势。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昆明盆地地下水普遍遭受污染,浅层地下水开采强度在降低,同时,农业用水量也在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内孔隙水水位抬升有很大影响。然而90年代以来,昆明地区进入一个相对丰水期,降雨量的增加是盆地内孔隙水水位整体抬升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3.
世界祖母绿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祖母绿矿产资源、成矿地质环境与成因、祖母绿的包裹体特征研究及其呈色机理等方面,对当前世界主要祖母绿矿床的研究现状、分类等进行了评述。分析了祖母绿中包裹体的形成及其与成矿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也对我国的祖母绿矿床作了简要介绍。最后对祖母绿矿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4.
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和实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现状、趋势及任务,描述了目前在空间数据挖掘中常用的一些算法;然后以海岸带地理环境评判为例,介绍了挖掘算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75.
中咱地块南部的志留系有别于三江构造带其他地区的志留系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 ,将这套地层命名为吉仁水组 ,代表中咱地块南部地区志留系的岩相类型 ,时代为志留纪中、晚期。根据岩相类型的差异 ,中咱组可划分为两个岩性段 :第一段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灰岩、白云岩构成 ;第二段由泥质岩、细粒碎屑岩及白云质灰岩、灰岩、白云岩组成 ,陆源碎屑成分含量较高 ,碳酸盐岩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6.
77.
云南省第三系十分发育,植物化石丰富,这就使得用植硅石研究第三纪地层成为可能;另外植硅石能在一些哑地层或缺少生物标志的黄土或沙滩中大量保存下来;而且植硅石记录与孢粉记录相比,代表了更小范围的植被特点,对于恢复彩色沙林古气候、古环境的变迁更具指导意义。本研究的所有植硅石样品皆采自云南陆良彩色沙林内。彩色沙林位于云南高原东部,陆良断陷盆地的南端,成景岩石属于上第三系下新统茨营组。岩性为粗-细粒砂,局部有薄层泥。茨营组分上下两段呈不整合覆盖在元古界牛头山组长石石英砂岩之上。采样剖面91.7m,共采集植硅石样品18个,各取样约30g。样品处理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表层系统开放研究实验室完成,方法参  相似文献   
78.
甘孜-理塘构造带泥盆系的深水沉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孜-理塘构造带由大面积为三叠系地层覆盖而难以对其下覆的地层进行研究,导致了了们对甘孜-理塘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认识产生很大分歧。通过对劳改皮沉积混杂岩体的地层学、生物学,沉积学和岩石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甘孜-理塘构造带三叠系盖层之下可能存在大面积的泥盆系、甚至上古生界的深水沉积。进而得出甘孜-理塘洋的演化历史应该向前推移到早泥盆世,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晚二叠世,同时指出,沉积混杂岩是研究隐伏基底的重要  相似文献   
79.
云南高原湖泊面临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高原湖泊目前正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本文分析云南高原湖泊环境遭破坏的原因,提出对高原湖泊开发利用以及环境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80.
云南会泽石炭系摆佐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云南会泽石炭系摆佐组中、粗晶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对白云岩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等分析、研究。研究区位于华南陆块群扬子微陆块滇中(昆明)中生代隆起带,白云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灰-灰白色、肉红色、米黄色中、粗晶白云岩,白云岩在岩石学特征上具有半自形-自形结构,MgO-CaO分析显示白云石是交代或重结晶成因而非沉积成因的;微量元素分析显示白云岩中Sr含量较低,反映了白云岩可能是后期埋藏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且白云化时间较晚,Sr已经大量流失,同时Sr/Ba比值较高,表明白云岩在深埋过程中所形成时水介质盐度较高;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Ce、Eu呈现负异常,Ce弱负异常由于Ce3+ 将不断被氧化成相对易溶的Ce4+ 离子被迁移而贫化,Eu弱负异常可能为Eu在化学风化过程中被优先带出而造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该区白云岩具有较高的成岩温度(52.40℃~69.44℃)和盐度指数Z值(121~125),表明其形成环境为超咸浓缩海水环境并具较高的成岩温度,推测该地区白云岩为中深埋藏环境,根据区域地层资料、区域构造演化史推测其白云岩化时间可能发生于二叠纪,属后生白云岩。综合分析认为本区白云岩成因为埋藏成因,并且在后期可能受到了构造作用和地壳抬升作用的影响,使白云岩产生化学风化作用,造成Eu的负异常,这可能与滇东北地区印支-海西阶段所形成的拉张和垂直升降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