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铜在自然界中多以氧化物和硫化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部分以单质或者合金状态产出。总结了自然铜矿化的类型、特点、形成条件以及成矿机理,阐述了找矿前景。自然铜的矿化类型主要有岩浆岩型、砂岩型等,部分与有机质共生或产在氧化带,产出环境为低温、弱碱性还原环境。玄武岩型自然铜矿化分布广、规模大,是形成工业矿床最有利的矿床类型;砂岩型自然铜矿床主要见于湖南麻阳一带,成矿前景优越,有可能找到更多更大的工业矿床(体)。  相似文献   
112.
The Proterozoic anorogenic magmatic rocks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Bayan Obo deposit region. They are composed of trachyte, magnesioarfvedesonite-feldspatite, potash-rhyolite, dacite, rhyolite, quartz porphyry and trachy basalt. A lot of high-K diabase veins (dykes) are also found. These anorogenic magmatic rocks are derived from the mantle. They have lowerεNd (t) (4.52-5.88) with T(Nd DM)=1.54-1.92 Ga. Their 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T(Nd DM)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ores, implying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were derived from these anorogenic magmatic rocks. The zircon U-Pb ages of the rocks are 1.8 Ga.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ayan Obo Group was replaced by the hydrothermal solution related to the anorogenic magmatic rocks,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deposit.  相似文献   
113.
云南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44,自引:15,他引:44  
为探讨兰坪盆地内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水_岩反应的可能性 ,对矿集区的热液矿物、蚀变岩石和原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热液成矿阶段形成的方解石、菱铁矿、菱锶矿的δ13 CPDB 值为-8.3‰~ + 2 .7‰ ,相对变化较小 ;而δ18OSMOW 值为 -2 .5‰~ + 2 4.3‰ ,变化较大 ,且出现了自然界中少见的极低值(± 0‰ )。水岩交换模拟反应显示 ,在成矿早阶段 ,成矿流体的δ13 C和δ18O值分别为 -7‰和 + 7‰ ,与岩浆水组成特征相似 ,它是一种具有深源CO2 的热卤水。在此流体中 ,可溶性碳以HCO-3 为主 ,方解石等热液矿物的形成温度为3 0 0~ 160℃ ,水岩交换比值较小 (0~ 0 .4)。在成矿晚阶段 ,成矿流体的δ13 C和δ18O值分别为 -2 .5‰和 -12 .5‰ ,可溶性碳以H2 CO3 为主 ,方解石等形成温度为 2 50~ 150℃ ,水岩交换比值稍大 (0 .2~ 0 .6) ,显示出晚阶段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的特征。δ13 C值的增加 ,很可能与降温作用和灰岩的溶解或去碳酸盐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4.
In intermediate-acid magmatic rocks,alkaline magmatic rocks,gneisses and migmatitic rocks K-feldspar is a rock-forming rock in which the contents of Pb are highest,just 2-10 times those of the whole rock,3-16 times those of mica minerals and 6-32 times those of quartz.The lowest contents of K-feldspar are recognized in Early Proterozoic and Achaean rocks,with Pb in the K-feldspar accounting for less than 10% of that in the whole rock;in post Middle Proterozoic alkaine magmatic rocks,K-feldspar-rich granites and metamorphic rocks the contents of K-feldspar tend to increase,with the proportion granites and metamorphic rocks the contents of K-feldspar tend to increase,with the proportion of Pb over that in the whole rock being obviously increased.In the alkaline rocks in which K-feldspar accounts for 50%-70% of the total in the whole rock,the contents of Pb in K-feldspar account approximately for 70%-95% of the total lead in the whole rock.Being accessible to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n the late periods,K-feldspar was conversed to sericite,calcite,quartz,etc.In the process of such conversion the lead would be leached out and then find its way into fluid phase.This kind of trans-formation can provide sufficient ore-forming material for later Pb metallogenesis.  相似文献   
115.
内蒙古盂恩陶勒盖矿床产于由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和白云母斜长花岗岩组成的海西期盂恩花岗岩基的中心部位,矿体受东西向断裂控制。呈脉状。矿床主要有用组分为Pb,Zn,Cu,Ag,含Sn富In,Ga,Cd等分散元素,为一典型的多元素共生的多金属矿床。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与赋矿的海西期花岗岩和矿区外围燕山期花岗岩的长石及全岩铅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显示出矿石铅既不是由这两期岩浆活动提供的,也不是来自这两期花岗岩的改造,矿石铅与不同期次岩浆岩铅的对比显示,矿石铅来源于地幔岩浆分异,矿区深部可能存在地幔来源的岩浆岩。  相似文献   
116.
白云鄂博矿区广泛分布着元古代非造山岩浆岩.主要岩性是粗面岩、镁铁钠闪石-长石岩、钾质流纹岩、英安岩、流纹岩、石英斑岩和中长玄武岩,并有大量高钾辉绿岩脉(墙)出露.这些非造山岩浆岩来源于地幔,它们的ε_(Sr)(t)值都较低,ε_(Nd)(t)主要集中在4.52~5.88,钕模式年龄T_(DM)~(Nd)集中在1.54~1.92 Ga.它们的Nd同位素组成和钕模式年龄都与矿石一致,意味着成矿物质来源于这些岩浆岩.这些岩浆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8 Ga年左右.各种研究结果表明矿床是与非造山岩浆岩有关的热液交代白云鄂博群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7.
滇-黔相邻地区鲁甸-威宁-带产于峨眉山玄武岩中的自然铜矿床(点)经过几十年尤其是近5年来的研究,在成矿理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找矿勘探方面一直难以突破.文章重点讨论了与成矿规律和成矿远景有关的一些地质和地球化学问题,认为矿化受夹层和断裂双重控制,发现许多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不支持火山-岩浆热液成矿,成矿以后期热液作用为主.与基伟诺型矿床相比.有限的玄武岩体积、陆相地表喷发等因素对形成大矿是不利的,而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内玄武岩厚度巨大、构造应力集中、深部存在隐伏岩浆侵入活动三位一体的地区有可能找到中型规模以上的矿床.  相似文献   
118.
哈播富碱侵入岩体位于哀牢山-红河新生富碱侵入带的南段西侧,该岩体由4个单元组成,分别是坪山单元(EP)、三道班单元(ES)、阿树单元(EA)及哈播南山单元(EH)。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坪山单元成岩年龄约为36 Ma;三道班单元成岩年龄约为35 Ma;阿树单元成岩年龄约为37 Ma;哈播南山单元成岩年龄约为33 Ma。围绕该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分布着一系列中小型金矿床,分别是哈播金矿床、哈埂金矿床及沙普金矿床,这些金矿床与哈播富碱侵入岩体有着密切的时空联系。岩体及矿床微量稀土元素研究表明:1)哈播富碱侵入体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北端的玉龙、多霞松多斑岩有着非常相似的蛛网及稀土元素配分图,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成岩背景及物质来源;2)哈播金矿床、哈埂金矿床、沙普金矿床及哈播富碱侵入岩体有着相同的物质来源,其源区具有壳幔混合特征;3)各矿床成矿流体富Cl^-,而F^-含量则较低;成矿流体富集亲硫元素Cu、Zn、Cd、Pb及铁族元素Co、Ni;4)哈播金矿床、哈埂金矿床及沙普金矿床总体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为还原环境,但是该区成矿热液体系较复杂,这种复杂的成矿热液体系与哈播富碱侵入岩体脉动式侵入造成的热叠加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9.
传统的恒定流经验摩阻公式作为对恒定流状态下摩阻的总结,建立在摩阻、流速、水深存在单一关系的基础之上。而非恒定流条件下,水文要素的涨落存在先后顺序,各水文要素之间不再是单一关系。为提高一维非恒定流摩阻的模拟精度,考虑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对摩阻的影响,运用量纲分析整理出以微分结构表达的摩阻改进公式。并设计实验模拟单峰水流过程,验证公式改进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对于谢才公式,改进公式提高了对一维非恒定摩阻的模拟精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0.
马磊  闫浩文  何毅  张乾  刘波 《干旱区地理》2017,40(2):405-414
本文应用喜马拉雅南麓地区MODIS NDVI 植被遥感数据和格点数据,采用趋势线分析、多元回归等方法分析了该研究区2001-2015 年植被 NDVImax 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利用Person 相关分析探讨了植被 NDVImax 时空变化特征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1-2015 年,喜马拉雅南麓地区年内平均 NDVImax 1~3 月份呈下降趋势,4~6 月份开始缓慢生长,6~9 月份进入植被生长高峰期,10 月份开始逐渐降低;植被 NDVImax 平均值为0.59,植被覆盖度较高;空间上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平均 NDVImax 随海拔变化表现出明显规律性,80%的植被主要分布在较低海拔区(<4 050 m)。(2)15 a 间,喜马拉雅南麓地区植被 NDVImax 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年均 NDVImax 呈三个变化阶段:2001-2006 年和2010-2015 年分别以0.003 9·a-1、0.005 3·a-1 的速率增长,而2006-2010 年以-0.007 0·a-1 的速率减少。植被生长季 NDVImax 呈4 个阶段:2001-2004 和2007-2010 年分别以-0.001 8·a-1、-0.010 6·a-1 的速率逐年减少,但2005、2006 两年(0.014 8·a-1)快速增长至最大值,2010-2015 年(0.006 3 a-1)波动增长。空间上大部分地区表现出不显著退化,但少部分地区表现出不显著改善(0.05< p<0.01),而西段低海拔区表现出极显著改善。(3)喜马拉雅南麓地区植被的变化主要由温度和降水量共同影响,此外,高海拔区气温上升引起的冰川融水对植被生长起到一定的作用,中部低海拔区可能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