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195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590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代子中 《四川测绘》1996,19(2):70-70
本文介绍了土坝坡脚线放样方法,并对精度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2.
代子中 《四川测绘》1996,19(4):157-158,167
本文对太阳,月亮的引力作用于引线线使其产生运动作了定性分析,从而是得出了对引张线观测的最佳日期和时间,以及引张线的最佳方向。  相似文献   
103.
穿越雷州半岛时地形对热带气旋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49~1993年共计29个穿越雷州半岛台风及热带风暴特性变化进行的分析,得出:台风及热带风暴强度(Vmax)一般在登陆前6小时开始明显减弱;台风过岛后强度平均下降24%,热带风暴强度平均下降33%。热带风暴8级大风圈范围的缩小亦较台风为大;半岛对台风和热带风暴移向的影响,台风受影响较早;不论对台风或热带风暴,穿岛前、后均未出现路径明显南折现象。  相似文献   
104.
黑龙江省密山市密1井水位于1993年7月12日21时17分日本北海道西南海域Ms7.8级强震前4天开始出现的水位异常现象,这可能是地下水位的远场前兆效应,对强震孕育过程的理解提供了新的科学线索。  相似文献   
105.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浑沌动力学研究固化介质中裂纹的传播问题,描述了地震发生的动力学模拟,探讨了利用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6.
利用航空远红外遥感技术探测地下热管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7.
区化综合异常模糊评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区域化探反映多种矿化信息、综合异常的多成因性及异常分类难的实际情况,基于矿床的一般成晕特征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及数理统计方法构造了可系统评判区内异常序次、矿化种类的区化综合异常模糊评序法,最终以实例说明评序结果基本与异常区矿化规模相符。  相似文献   
108.
宁夏南部山区,位于北纬35°14′~37°00′、东经105°15′~106°58′之间,约占宁夏面积的2/5,包括清水河上中游、葫芦河上游、泾河上游三个水系,90%以上属于半干旱干旱地区。年降水量800~250mm,年水面蒸发量800~1500mm,年径流深300~5mm。降水与径流由南而北递减,而水面蒸发则逆增。水资源缺乏成为制约该地区生产发展和贫困的一大原因。自1958年以来,建成近200座中小水库和众多的塘坝,发展了50多万亩水浇地,部分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进入80年代,经济发展加快,水资源缺  相似文献   
109.
首次采用高精度、全自动、数字化、含有电磁场5个分量的 MT 测量系统,在中国西北祁连山中段进行剖面式 MT 监测中,获得了较为真实的青海共和7.0级地震(1990年4月)的临震电磁幅射前兆信息.使用全定量化的频谱分析新方法,并且综合剖面多次复测资料,在时间-空间的双度坐标上跟踪分析.结果指出,大震临震电磁幅射前兆谱的特征主要有:(1)呈传导电流为主的同步电场干扰型;(2)频谱分布的窄带性(0.5—20s);(3)振幅的奇异性(电场干扰脉冲幅值为正常值的10~2数量级);(4)一定程度上显示孕震源的方向性;(5)幅射的间发性(临震3天中出现3个高峰时段).更为有意义的是:在高峰期至发震时刻之间约有48小时的相对平静间歇,此间观测者就能够在现场迅速响应,作出临震预报的判据.MT 监测所获得的临震电磁幅射信息主要是传导电流,而地下较为普遍存在的壳内高导层可能为该传导电流回路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便于被较远的 MT 监测点所接收.  相似文献   
110.
力馬河区域地質概述本文所述的地区位于康滇地盾的中部东側。区內出露的主要是前震旦紀变質岩系和部分中生代的陸相沉積岩層,而古生代及震旦紀海相地層僅分布于区域外圍。无論是中酸性、基性或超基性的火成岩均广泛出露于古生代以前的地層中,加上多次的構造作用,使这里的大部分岩石都遭受深度的变質。(如圖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